最近,我在后台收到一位家长的留言,她表示很困惑:
“我家孩子小时候挺聪明的,学东西很快,大家都夸他机灵。但自从上了小学之后,成绩一直不上不下,现在五年级了,学习越来越吃力,感觉孩子变笨了……”
了解了一些具体情况后我发现:孩子问题的来源,很多来自家长有意无意的行为。
比如给孩子报了多个辅导班,还经常额外布置“妈妈牌”作业,孩子疲于应付作业,成绩不起色,稍有退步,家长就严厉批评,严重打压了孩子的学习信心。
其实,不仅是这位家长,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误区:总是用“高标准、严要求”来教育孩子,以为这样孩子就能变得更优秀,殊不知,过分苛求孩子,往往会适得其反,让孩子越来越笨,甚至自暴自弃。
今天整理了8个让孩子变笨的“高招”,不知道你会“中”几招?
01
过分苛求孩子
当下教育竞争激烈,不少家长心里都绷着一根弦。我也曾经陷入这个怪圈,孩子写作业,一个笔画歪了,或是数学题步骤少写一点,就忍不住严厉斥责。
从心理学上说,长期处于这种高要求、高批评的环境下,孩子内心焦虑值飙升。大脑的“工作内存”——工作记忆系统,会被焦虑情绪大量占据。
原本能高效处理知识的脑子,此刻全用来应对紧张、害怕被骂的情绪了,学习新知识、整合信息的精力所剩无几,久而久之,思维愈发僵化,对学习也渐渐丧失热情,可不就越来越“笨”嘛。
因此,父母要学会适当降低对孩子的期望,给孩子营造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由成长,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
02
处处干涉孩子
家长放不下孩子,永远长不大。很多父母对孩子控制欲很强,喜欢替孩子做决定,处处干涉孩子的生活。
孩子穿什么衣服、交什么朋友、选什么兴趣班,甚至长大后选什么专业、从事什么工作,父母都要插手。
殊不知,父母的过度干涉会严重阻碍孩子独立性的发展,让孩子变得没有主见,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且,孩子长期在父母的压制下生活,内心会积压很多负面情绪,无法排解,容易形成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父母要学会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由度和选择权,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生活负责,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责任感。
03
过分看重高分
在当今社会,分数依然是衡量孩子学习成果的重要标准。
很多父母非常重视孩子的分数,把分数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孩子考好了,就喜笑颜开,各种奖励;孩子考差了,就板着脸,各种批评指责,甚至打骂。有时候,孩子努力考了99分,家长非但没有表扬却给予一顿批评:“还有一分丢在哪里?”
父母的这种态度会让孩子过分关注分数,一考试的时候就背上一个“想赢怕输”的包袱,形成错误的价值观,久而久之,忽视学习的过程,分数的波动引发孩子厌学情绪,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实际上,日常考试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好的途径。
社会上有一个“第四名”现象,研究发现:到最后,成就最大的往往是第四名学生。这是因为,第四名的学生,在他的前面还有不少竞争对手,受挫感让他不敢掉以轻心,但与此同时,排名第四其实放在班级里,是一个相对靠前的位置,它还能给孩子带来一定的自信,又警示他要不断经受压力和挑战。
分数固然重要,但父母们不要过分看重高分,发现孩子的不足,帮助他努力往前赶,具备能力的孩子,总有绽放光彩的时刻。
04
限制孩子发问
“大人说话,小孩别插嘴”“哪来这么多为什么”……这些话是不是很耳熟?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孩子从小就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他们正是通过提问来构建对世界的认知框架,每一个疑问都是大脑积极思考的信号灯。
当家长不耐烦地堵住孩子的嘴,就是切断知识输入的新渠道,孩子慢慢不敢问、不想问,探索世界的好奇心火苗逐渐熄灭,大脑接收新鲜知识的大门也就缓缓关上,知识储备难以扩充,思考能力原地踏步。
父母要鼓励孩子多提问,对孩子的每一个问题都认真对待,和孩子一起寻找答案,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05
孩子没有平等权
在很多家庭中,父母总是高高在上,对孩子拥有绝对的控制权,孩子必须听从父母的安排,没有平等权。
孩子感受、想法总被忽视,久而久之,他们觉得自己声音无所谓,自我认知模糊。
自信缺失让大脑活跃度大减,不敢在人前表达想法,不敢尝试新挑战,即便有灵光一闪的点子,也被憋在心里,思维活跃度、社交能力发展统统受阻,只能在压抑氛围里愈发沉默寡言、反应迟缓 。
父母要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和权利,和孩子建立平等的亲子关系,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尊重和理解,这样孩子才会愿意和父母沟通,接受父母的引导和教育。
06
事事为孩子代劳
“你只需要学习,其他的事情我来。”生活中,很多父母对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恨不得事事都为孩子代劳。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孩子的能力,父母包办一切的做法只会让孩子失去锻炼的机会,导致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缺乏独立性和责任感。
这样的孩子最后就可能除了学习别的啥都不会了这。将来走向社会,以后你可以想象一下,那是一种什么状态?
父母要学会适当放手,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理能力,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07
对孩子拔苗助长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样的口号让家长们急于求成,过早地给孩子施加学习压力。
孩子刚上幼儿园,就让他学学小学的东西;孩子上小学,就让他准备初中的知识……长期处于超出能力范畴的学习压力下,孩子的大脑不堪重负,不仅学的东西似懂非懂,原本按部就班能发展良好的基础能力,比如注意力、观察力,也因过度疲劳而大打折扣,同时还剥夺了孩子的童年童真童趣,对孩子一生的成长不利。
父母应该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特长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和教育,让孩子在适合自己的节奏中成长。
08
父母关系不和
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如果父母关系不和,夫成天争吵、冷战,家成了战场,会让孩子生活在充满恐惧和不安的环境中。
孩子时刻警惕“暴风雨”来临,这种长期应激状态下,身体会分泌过量皮质醇,损伤大脑海马体——掌管记忆学习的关键区域。孩子根本没法安心学习、探索,心思全被家庭阴霾笼罩,成绩下滑、性格孤僻只是表象,本质是大脑在恶劣家庭情绪环境里“负伤”,认知、情感发展全面滞后。
父母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遇到问题冷静沟通,共同解决,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充满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教育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短跑。家长们,你的初心是为孩子好,可千万别在不经意间,被这些“高招”带进沟里。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种子,有自己的生长节奏和路径。我们需要耐心、理解和正确的方法,才能陪伴孩子健康成长。
家有男娃,探讨男娃的养育心得,记录孩子的学习日常,分享学习干货,一起共成长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