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赖建诚

台湾清华大学经济系荣休教授,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特邀教授,在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领域深耕多年,建树丰厚,长期致力于经济史与经济思想史的大众普及。

文用两个例子,解说欧洲宗教史上的教会竞争策略:(1)为什么教堂要盖这么大这么久?(2)为什么教会有赎罪券?

高耸入云的教堂

欧洲几乎每个大地方,都会看到悠久的教堂,简单说五个重要的。一是巴黎圣母院,终年访客不断,其实它的高度与面积只能算中等。年轻时我上过屋顶逛一圈,对中世纪的设计与建筑能力大为叹服。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就是以此为背景,更让游客深感非来不可。可惜2019年一场大火,烧毁了其标志性的屋顶与尖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济史的趣味》(全新增订版)

赖建诚

格致出版社

2024年11月

第二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德国莱茵河畔高耸入云的科隆大教堂(图9.1),两座尖塔高达157米。二战期间科隆被夷为平地,但盟军在轰炸时完全没损伤教堂,因为这是重要文化遗产,炸下去会结下民族深仇。走进这个哥特式教堂的内部,会有一种震撼的感觉,它实在盖得既雄伟又艺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9.1高耸入云的科隆大教堂

资料来源:Wikimedia Commons

第三个是伦敦的圣保罗大教堂,黛安娜王妃与查尔斯王储的婚礼就在这里,教堂高约111米。我记得我是隆冬时去的,有个管理员提醒我这个不懂礼貌的访客,进教堂后要脱帽。

第四个是罗马的梵蒂冈教堂(圣伯多禄大教堂),参观后才了解什么叫做教廷。我参观过两次,这是全世界最漂亮、最雄伟、最丰富、最权威的教堂。有叹为观止的米开朗基罗作品,天花板上的壁画,让人有天使正在升空的感觉。教堂顶端的圆屋顶,有一幅金碧辉煌的马赛克镶嵌细工图画,漂亮得令人目瞪口呆。在中段的宽广阳台有12尊圣像,各自约有两层楼高,不知建筑时是如何搬上去的。教堂内的电梯宽大,有保养很好的木板,给教会的领袖当座椅。附设的雕刻馆、美术、图书馆,都丰富到让人望洋兴叹。建造梵蒂冈教堂的总经费,以现代的币值和施工技术,300亿欧元甚至3000亿欧元也盖不起来(艺术品要算在内)。

第五个印象深刻的,是法国香槟地区的兰斯大教堂,13世纪兴建,有许多漂亮的石雕作品。大门的圆形彩色窗上头,写了三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拉丁字:“Deo Optimo Maximo”(献给至善至伟的上帝)。

盖教堂的技术困难很多,其中一项肉眼看不到难度又很高的,是空间音响的设计。在没扩音器的时代,如何让讲道者的声音传遍教堂,又没回音干扰,要做好非常不容易,有些教堂就很以声响的杰出效果为荣。

回到主题:为什么在欧洲几乎每座城市都有雄伟的教堂,有些还要盖好几个世纪?以法国斯特拉斯堡大教堂为例,盖了不知几百年,至今还有一边(我记得是右边)的大柱子顶端尚未完成。为什么要用这么长时间盖得这么大?先看看表9.1。

表9.1欧洲各城市大教堂面积与高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料来源:Bercea、 Ekelund和Tollison (2005);作者整理的其他资料。

建造超大教堂,占有当地资源

布里吉塔·贝尔查、罗伯特·埃可隆和罗伯特·托利森(Brighita Bercea, Robert Ekelund, and Robert Tollison, 2005)合写了一篇短文,说明欧洲各地用几百年的时间,花费这么大的人力与财力,来盖超大型的教堂,符合经济学的竞争策略。他们从产业竞争的角度,来看各地竞相建筑大教堂的动机。故事的主轴很简单,摘述如下。

中世纪的经济尚未起飞,以封建领主庄园为重心,每年剩余累积的部分不多。当时最能掌控经济、影响政治的是宗教界,教会拥有城市土地、农庄、捐献,这是其他团体无法比拟的资源。为了维护教会的特权,最好的策略就是以几百年的时间,建筑超大型教堂,把该地区的剩余资源大幅投入教堂。这有两点好处:(1)经济资源与劳动市场都在教会的掌控下,教会的政治、经济、宗教实力稳居第一;(2)其他宗教若想进入此地区,很不容易得到资源盖自己的大教堂,自动形成进入障碍。

天主教会就是用这种“过剩产能”(excess capacity)的手法,盖了一座座比实际需要还大很多的教堂,阻挡其他宗教的进入与竞争。换言之,先抢光对手的可能生存空间,让自己独自壮大,然后又以这么雄伟的教堂(犹如孔雀的漂亮大型尾扇)来炫耀:一方面吸取更多的资源(磁吸效应),第一方面吓阻潜在的竞争威胁者(威慑效应)。

教会抢夺资源的常见手法,是以政治和宗教力量占据有最具价值的土地,然后在各种市集与交易场所课税。接着要求商人捐献报效,用这些钱来盖教堂,或开展军事活动(宗教战争)。教会是宗教团体,但对资源却是精明的垄断者。商人若想要发展大生意或承包工程,教会是他们必须攀结的机构。

教堂更是多重功能的聚会所:是政治、宗教的中心;是民间生(受洗)死(葬仪)的必经场所;也是利益交换、磋商、贿赂、纠纷仲裁、节庆活动的中心。反过来说,中世纪的经济尚未起飞,哥伦布尚未发现新大陆,如果不兴建超大型的教堂,地方经济怎会繁荣?劳动市场怎会活络?政治与工商业的协调、磋商、调解,又由谁来做?

简言之,中世纪教堂之所以要盖这么大这么久,原因很简单:教会先掌控地方的政治与经济资源,然后用过剩产能的手法,以几世纪的时间盖超大型教堂,产生一种“孔雀开屏效应”(grandeur effect)。这么做有三项好处:一方面巩固自己的地盘;二方面向潜在的竞争者与威胁者炫耀,阻挡他们进入;三方面通过这种大型公共建设,繁荣地方经济,活络就业市场。

炼狱观念的产生

第二个教会竞争策略的例子是赎罪券(图9.2),其核心手法是提出一种新教义:炼狱说。炼狱(purgatory)是天主教用来描述信徒死后灵魂暂时受罚的地方(或状态),是天主教教条之一。“炼狱”的拉丁文“ purgare”的意思是洗涤。炼狱的对象是已确定永远得救的人;炼狱在天堂和地狱之间,灵魂净化后便可进天国得享福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9.2 撒旦在散发赎罪券

注:由艺术家Janíček Zmilelý z Písku绘制。

资料来源:1490—1510年间出版的捷克语《耶拿法典》(Jenský kodex)手稿。

炼狱的观念在中世纪出现,成为天主教会的悔罪学说,让信徒的忏悔可以从生前延伸到死后。如何忏悔?其中一种途径就是出售赦免机会(indulgence),信徒可以用金钱赎罪(redemption),来减赎所犯的恶过。天主教会从12世纪起逐渐滥用这项学说,导致后来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 1483—1546)的反抗,引发16世纪的新教改革(Protestant Reformation)。

以下要谈的不是“炼狱”这个观念,也不是它在天主教、基督新教、东正教之内的不同见解,而是为什么要提出这种新教义。罗伯特·埃可隆、罗贝尔·埃贝尔和罗伯特·托利森(Robert Ekelund, Robert Hébert, and Robert Tollison, 1992)提出一种诠释,认为这是因为天主教会在中世纪时,在宗教市场上遇到新竞争对手,市场占有率受到挑战与威胁,不得不推出新产品(炼狱说、赎罪说)来巩固地盘。

主要的论点是:只要教徒能通过购买赎罪券来减轻罪恶感,教会就可以让涤除罪恶的成本降低;信徒只要花钱,就不会把罪恶带入地狱,可加速进入天堂。换句话说,炼狱与金钱赎罪这种新教义,可以降低进入天堂的门槛。在宗教市场上,这是很有创意的新产品:一可以吸引更多信徒;二可以使教会增加许多收入;三可以减少其他教派与异教学说的威胁。

竞争市场上的产品创新

罗马帝国衰亡之后,欧洲地区的宗教市场,大致由基督徒、异教徒、犹太教徒主导;其他的宗教规模较小,威胁性不大。这段期间,天主教逐渐成为最主要势力。到了11世纪,新宗教逐渐兴起,单是在欧洲就有19种宗教;12世纪时数目更明显增加。对付这些异教的主要手法有两种:要么说服他们屈服加入,要么用强硬手段逼服,采取软硬兼施的双面手法。第三种强化主控权的方式,就是在教义上提出新学说,而炼狱是新学说中最引人注目的观念。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敌对的宗教团体抢走了相当多的信徒与收入,这是天主教会维持市场占有率的应变措施。

炼狱的观念在日常生活的具体应用,就是要让信徒所犯的罪恶提早消除,让他们的灵魂洗涤干净进入天堂。这种观念类似商业法里的破产法,容许商人依法宣告破产后,在商场东山再起。炼狱和破产法的共同特征,就是在合法的情况下,降低改头换面重新做人的成本。这种提供新希望的机会,就是一大商机。

具体的做法是:教会告诉信徒说,犯了罪就要赎罪,可以在生前赎,也可以死后赎。赎罪的代价视罪过的严重性,基本上成正比。杀人罪没办法赎减;如果没那么严重,可用在世时的功德(奉献)减赎。如果信徒在未赎罪前过世,亲友家人也可以帮他死后赎罪。教会接受金钱作为赎罪的支付方式。这种新办法广受欢迎,因为市场的需求很大,太多人需要这种新办法减轻罪恶感,或得到教会的宽恕。

信徒相信上帝有一本功过簿(spiritual accounting system),至于是用哪种方式偿赎(用功德、用服事、用金钱),上帝都可以接受;金钱甚至比功德更有效。炼狱的观念出现前,弥补罪过的方法只有一种:用等量的功德来平衡功过。炼狱观念出现后,功德可以用金钱衡量;宽恕也依罪过的大小而有不同价码。富人犯罪过时,不必辛苦累积同额的功德,掏钱可以了事,代价大幅降低。

这种新赎罪方式,不就等于鼓励犯罪?除罪的成本已经降低,支付的方式也方便了,有钱人做些从前不敢做的事也无所谓,只要他们付得起。教会是在追求利润最大化,但对某些罪过(例如造口业伤人),却不易订出赎罪的标准价格,只能依良心程度和经济能力自由奉献。

中世纪的宗教市场竞争激烈,各自推出低价方案(较容易被上天拯救)来吸引信徒。这等于是在教义市场展开竞争,各种宗教推出新教义吸引信徒;炼狱的观念,就是面临强大市场压力时推出的新教义。这种教义在《圣经》内找不到根据,希腊东正教和基督新教,都不认同这种见解。伴随炼狱而出现的,还有两项新观念:赦免与告解。

教皇克雷芒三世(Clement Ⅲ)上任的第一年(1187年),要求主教募款供十字军东征。他授权主教依信徒的人品与献金数量,赦免他们的罪过。到了12世纪,为了支应十字军东征,出售赦免已成为系统化的做法。我们无法估算教会从赎罪和赦免获取多少金额,但知道教皇和地区性的教会如何分配金额:教皇通常分得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有时可分到三分之二。大地区的主教有样学样,和辖区教会分享赦免和赎罪的利益,造成教会的地方与中央互抢财源。

这种新产品推出后,有哪些影响与利弊?教会出售的是无形产品,推出新产品的目的,是要巩固市场的主导地位,以及信徒的品牌效忠度。地方教会熟知教区内信徒的状况(正如厂商对消费者很了解):教会知道哪些人有钱,哪些人犯过哪些错,哪些人良心不安,哪些人会来教会告解自己做过不可告人的事。

如果厂商(教会)的信息完整,又能提供垄断性的商品(教义),通常就能实施有效的差别取价:对富人收取高价格;对小康者收取中价位;对小市民收取低价。梵蒂冈的数据显示:除了上、中、下三种价格,苏格兰地区还有五种差别价格,在某些地方还出现过七种差别价格。

马丁·路德提倡宗教改革时,就把炼狱的观念当成反对的核心议题,其他较小的教派也跟着附和。基督新教宣称信徒可以直接和上帝沟通,不必通过中间人(教士)传达上帝的旨意。基督新教走的路线,是要信徒直接向上帝忏悔,要信徒保有较高的自觉性,透过自励自勉自修,来获取上帝的慈怜。

路德派的新教义,也是在提供廉价的新宗教产品,让信徒用很低廉的成本和上帝直接沟通,逐渐抢走天主教地盘。天主教在12世纪推出的新产品(炼狱与宽赦),在竞争激烈的市场曾经发挥功效,累积了可观的财富。5个世纪后,基督新教用更新的教义,大幅提高市场占有率。

参考文献

Bercea, Brighita, Robert Ekelund and Robert Tollison, 2005, “Cathedral Building as an EntryDeterring Device”, Kyklos, 58(4):45365.

Ekelund, Robert, Robert Hébert and Robert Tollison, 1992, “The Economics of Sin and Redemption: Purgatory as a MarketPull Innovation?”,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 19:115.

“Purgatory”, Wikip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