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科技铸新质,产业创未来。作为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国家重大战略性平台,当前,南沙正不断完善集源头创新、技术攻关、产业孵化、企业培育、科技金融为一体的创新体系,以源头创新、技术攻关、产业孵化、企业培育为梁,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创新平台、新型研发机构、世界一流大学、科技型企业、科技金融、高水平创新人才、一流创新环境为柱,搭建科技创新的“四梁八柱”。
实施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平台化、国际化五大策略,巩固提升汽车、临港装备2个战略性支柱产业,培育壮大生物医药、新能源、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空天5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做强航运贸易、金融商务2个生产性服务业,打造“2+5+2”现代化产业体系。
涌创新春潮,启产业新程。为加快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南沙方案》落地落实,南沙区拟于2025年1月召开广州南沙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大会。
12月24日,2024中国海外人才交流大会暨第26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以下简称“2024海交会”)在广州南沙举行。大会围绕创新人才引进与科技成果转化,全面促进海外人才、科技项目与产业资源的高效对接。海交会被誉为“中国海外留学人员交流第一品牌”,为南沙人才招引提供新机遇。
此前一日,《广州南沙创建国际化人才特区集聚人才九条措施(2024年修订)》(以下简称“新九条”)及配套实施细则对外公布。聚焦精准支持重点产业人才、建立市场化人才激励机制、强化青年人才发展支撑、优化人才政策兑现服务等四个方面,拿出“真金白银”推动高层次人才集聚。
人才是推进产业科技创新的决定性要素。推进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广东的战略之举、长远之策。
集中承载广东省唯一国家级新区、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面积最大片区、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等重大战略任务,南沙加快建设国家级科创平台南沙科学城,聚引高科技项目、先进制造业产业人才,推进产业科技互促双强。
截至目前,全区区级以上高层次人才915人、区级以上项目团队1768个;近三年,国家重大人才项目入选数约占广州全市三分之一,近五年高层次人才数量年均增长100%;2024年香港科技大学(广州)48名教授入选全球2%顶尖科学家榜单。
年轻、开放、活力迸发的南沙
让广大科技人才“图南逐梦”
挺进产业“芯辰大海”
瞄准一流
向港澳及海外人才
抛出“橄榄枝”
“人才新风”自南来。全国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和国际化人才特区三大使命使然,南沙注定要以最大力度、最大诚意加快集聚各类人才。
今年,
南沙携手港澳频频抛出人才“橄榄枝”
联动香港优才及专才协会、澳门专才发展学会共同推动国家移民管理局出台“为港澳永久性居民中的非中国籍人员签发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每次停留不超过90日”等便利化政策;
举办粤港澳大湾区卓越工程师第四期研修班、“图南筑梦”人才沙龙低空经济专场活动,联合主办第四届香港国际人才高峰论坛,参加香港博士智库研究院“科创中国—科创新经济第三届科创香港论坛”,累计达成40个合作意向项目,其中10个已经落地。
不久前结束的第四届香港国际人才高峰论坛,邱达根与刘国勋、赖旭辉以及张江亭等4位来自香港不同界别的优秀代表,获聘为广州南沙新区香港服务中心联络官团队成员。
现场,南沙携手港澳公布博士博士后需求榜单,包含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等超200个粤港澳三地博士博士后岗位需求,综合年薪最高达100万元。(相关链接:)
拿出“真金白银”,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创新人才发展。作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承载区,南沙加快搭建科技创新的“四梁八柱”,“高水平创新人才”是其中重要一柱。
刚刚发布的“新九条”,重点针对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人才,推出系列扶持政策。
例如,个性化引进战略科学家和产业顶尖人才,按“一事一议”方式在人才奖励、项目资助、研发补贴、股权投资等方面给予一揽子支持;
瞄准高端人才,对评定的杰出人才、优秀人才、菁英人才等高层次人才分别给予最高300万元、180万元、90万元人才奖励,对新设立的院士工作站给予最高200万元工作经费;
聚引海外人才,在南沙,国际知名高校博士、持有香港工程师学会、马克斯普朗克协会等国际专业组织职业资格证书、留学归国人员自主创业均有机会获得最高100万元人才奖励。
去年5月,南沙发布《广州南沙国际化人才特区集聚人才九条措施》,强化“国际化人才特区”特色定位,新增不少针对海外人才的条款。
对比之下,“新九条”提质升级,更加侧重南沙重点发展的金融、航运、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产业,新增产业人才专项支持措施,精准制定产业高层次人才评价参考条件,引导人才向重点产业集聚,人才激励机制更优化,政策兑现服务更到位。
目前,围绕汽车、临港装备、人工智能、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领域,南沙已制定《2024—2026年南沙区重点产业紧缺人才目录(试行)》。通过深入调研,绘制重点产业人才开发路线图,形成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汽车四个重点产业人才开发路线研究报告,进一步优化产业人才精准引育路径。
问道深蓝
船海产业成为
人才引育工程“首选”
人才推动科技创新
最终将落在产业发展上
11月17日,我国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在南沙正式入列,标志着我国深海探测关键技术装备取得重大突破。(相关链接: )
南沙拥有深水良港和绵长海岸线,发展海洋经济的条件得天独厚。锚定“海洋中心”发展定位,南沙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以下简称“船海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蓝色机遇”。
船海产业缘何成为南沙人才引育工程的“首选”?
先看经济数据
2023年,南沙规上先进制造业增加值557.59亿元、占规上工业增加值75.9%,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工业产值增长31.2%,全球最大吨位豪华客滚船建成启航。
再看发展平台
在南沙龙穴岛,不仅有造船厂和大港口,还有南沙科学城海洋科技产业集聚区。国家级可燃冰产业基地、广东智能无人系统研究院等大制造、大平台、大装置相继落地。特别是国家“十四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冷泉生态系统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将建成国际首个坐底式深海载人驻留实验室,南沙在中国深海科学研究领域占据重要位置。
作为“千年商都”广州通向海洋的唯一通道,也是广州船海产业集中承载地,广州要突出海洋特色,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科技创新中心,关键看南沙。
近年来,南沙引进培育深海智人、番高领航等一批无人船、水下机器人、无人潜航器等新型海工装备企业,集中布局广州海洋实验室、广东智能无人系统研究院、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17个涉海重点科创平台,集聚云从科技、小马智行、联想懂的、融捷等300余家电子信息、人工智能、新能源企业,支撑船海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这一切都离不开船海产业人才厚实的基底。
南沙现有博士、博士后科研平台39个,其中包括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等5个全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全国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均位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近千名海洋科技人才整建制迁入南沙,广州海洋实验室短时间汇聚18个领军人才团队;
全力打造船舶与海外工程装备产业人才“单项冠军”,南沙接力问道深蓝。
△2022年12月,位于南沙区龙穴岛的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科考码头正式启用
培育生态
引才优才
支撑全过程创新链
产业科技领域往往成功引进一名人才,就会带来一个团队,落地一个项目,做强一个产业。
科技人才创新力赛场见“功夫”,在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博士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中,南沙共有10个项目进入决赛并取得“1特3金2优胜”优异成绩,得奖者既有来自“芯粤能”等高企,也有广州海洋实验室这样的创新机构。(相关链接:)
在海外学成归来的唐丹玲是其中一位得奖者。2020年,她作为南沙区引进高端领军(杰出)人才加入广州海洋实验室。今年1月,率领团队在“南海生态环境综合研究U2航次”中使用我国自主研发的海洋水下重力仪,成功完成我国首次基于ROV(水下遥控航行器)平台的近海底动态高分辨率重力测量。
在唐丹玲看来,南沙为科学研究创造了良好条件,带动一批女性科学家的加入。“我的团队就有近三分之一是女性。”唐丹玲说,此次获奖的南海生态环境综合研究U团队,从首席、骨干到研究助理都有女性,是参赛实验室里女性比例最高的科研团队。
另一位得奖者吴军曾获得2018年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中国获得该荣誉最年轻专家之一。吴军把南沙当作科研事业的重要平台。
“我们的项目主要针对南沙建设智慧城市的相关实际需求,提高其效率和成效。”吴军表示,“南沙在公司发展的各个环节都提供了无微不至的帮助,并且拥有全国最好的科创环境,可以说我们的梦想就是在南沙‘起飞’的。”
青年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据统计,2024年南沙新招收博士后超120名;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累计延揽国际高端人才300余人,48名教授入选全球2%顶尖科学家榜单;全社会R&D经费投入123亿元,R&D强度5.46%、位列全市第二。
做强科技人才引育平台,南沙设有全省唯一的粤港澳大湾区博士后科技创新(南沙)公共研究中心,依托广州南沙资讯科技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实施实验设备共享、科研项目合作、人才联合培养等协同创新模式,累计为全区48家企事业单位培养博士后268名。
南沙呼唤更加国际化的人才,花更大的力气、更多的资源,构建科学家的乐园,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着眼产业人才发展需求,系统打造“上管老下管小、全家无忧”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上线“南沙人才公寓”小程序,实现“在线选房、拎包入住、全程网办”。通过粤港澳大湾区卓越工程师研学活动,累计集聚132名粤港澳高层次人才,达成40项产业科研合作意向,已落地10项。
更有效的政策协同,更聚焦的领域深耕,更软性的环境支撑……在充满活力与机遇的湾区之心,人才正成为南沙赋能产业与科技互促双强的关键密码。
小南带你看
官宣!2025年南沙区中心花市和各镇街花市这么办→
中国首艘,南沙启航!
来源:南方+
图片:资料图
编辑:梁思静
校对:林春萍
二审:谢依庭
终审:黄增才
签发:李立志
出品:南沙区融媒体中心
(本文由“广州南沙发布”原创发布,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公众号不得转载改编,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