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们对于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体检已经被大多数人列入年度计划中。

今天,合卫小编 请来了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滨湖院区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医师李筠竹,来给大家解读体检中常见的一项指标异常——胆红素增高,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相关的健康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什么是胆红素

胆红素主要来源于红细胞的分解代谢。我们的红细胞在体内的寿命约为120天,衰老的红细胞就会被体内具有强大吞噬能力和防御能力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导致血红蛋白分解产生间接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

这种间接胆红素在血液中与我们体内的“运输标兵”白蛋白结合,被运输到肝脏。在肝脏细胞内,经过一系列复杂的酶促反应,主要是在“劳模”——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作用下,间接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形成直接胆红素(结合胆红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接胆红素随后随胆汁排入小肠,在小肠内经过细菌的作用,进一步转化为胆素原,大部分胆素原随粪便排出体外,从此我们的大便有了颜色,黄色是它本来的样子。还有小部分被肠道重新吸收,经门静脉回到肝脏,形成胆素原的肠肝循环,其中极少部分胆素原进入体循环,经肾脏随尿液排出,这样小便也有了颜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胆红素的正常范围

正常情况下,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与直接胆红素之和)的参考范围一般在 3.4 - 17.1μmol/L,直接胆红素通常在 0 - 6.8μmol/L 左右。不同 医院因检测仪器、方法等因素,参考范围可能略有差异。

胆红素异常患者大多为间接胆红素升高,一般升高值在20~30μmol/L左右,高于40μmol/L以上较少。少数患者会出现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升高,甚至可能达到100μmol/L以上。

03

胆红素升高常见原因

01

肝脏细胞受损

各类肝脏疾病常常会干扰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正常处理流程,导致胆红素升高。例如病毒性肝炎(如甲型、乙型、丙型肝炎等),病毒入侵肝细胞后大量繁殖,损害肝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使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以及排泄能力大打折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药物性肝损伤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某些药物(如抗生素中的四环素、抗结核药利福平、解热镇痛药等)在体内代谢过程中可能产生具有肝毒性的中间产物,损伤肝细胞。

自身免疫性肝炎则是由于机体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肝细胞,仿佛肝细胞被当成了 “敌人”,在这场 “内战” 中,肝细胞功能受损,胆红素代谢紊乱。

此外,酒精性肝病患者因长期大量饮酒,酒精及其代谢产物对肝细胞产生毒性作用,使肝脏逐渐 “不堪重负”,影响胆红素的代谢平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胆汁排泄因素

胆汁的排泄路径如同一条河流,任何环节出现堵塞或不畅,都可能引发胆汁淤积,进而导致胆红素升高。

胆结石是常见的 “河道障碍物”,结石可能卡在胆管内,阻碍胆汁正常流入小肠。

胆囊炎发作时,胆囊的炎症也可能波及胆管,导致胆管狭窄或痉挛,胆汁排泄受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胆管炎同样会引起胆管黏膜充血、水肿,使胆汁的通行受阻。

而胰腺疾病,如胰头癌,肿瘤可能压迫胆管,就像给胆管套上了一道 “紧箍咒”,胆汁无法顺利排出,只能反流进入血液,胆红素水平随之升高。

03

溶血性因素

当红细胞遭到破坏的速度超过了骨髓生成红细胞的代偿能力时,就会发生溶血现象,大量间接胆红素产生,超出肝脏的处理极限,导致胆红素升高。

例如在血型不合的输血过程中,受血者体内的抗体与输入的不相容红细胞发生抗原抗体反应,红细胞被破坏,这就如同一场 “血战”,大量红细胞 “阵亡”,间接胆红素急剧增加。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其红细胞膜存在缺陷,红细胞呈球形,变形能力差,在通过脾脏等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丰富的器官时,容易被破坏,引发溶血性黄疸。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则是由于机体产生了针对自身红细胞的抗体,这些抗体与红细胞结合后,促使红细胞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破坏,导致胆红素升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4

生理性因素

在出生后的一段时间内,由于肝脏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对胆红素的代谢能力较弱,常常会出现生理性黄疸,表现为胆红素轻度升高。不过,这种情况一般在出生后2-3周内会自行消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成年人来说,剧烈运动、过度疲劳、长期大量饮酒或短期内进食过多富含胡萝卜素的食物(如胡萝卜、南瓜、橘子等),也可能导致胆红素短暂性升高。比如,一位健身爱好者在进行了高强度的长时间运动后去体检,可能会发现胆红素水平有所上升。但经过适当休息、调整饮食后,胆红素通常会恢复正常。

04

胆红素偏高的应对措施

01

回顾近期生活情况

当体检发现胆红素高时,首先不要惊慌,应冷静地回顾自己近期的生活情况。

仔细想想是否服用过可能导致肝损伤的药物,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以及保健品等。如果有,应立即停止服用,并告知医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考虑自己的饮酒情况,是否有长期大量饮酒的习惯。如果是,应减少或停止饮酒。

如果怀疑是生理性因素导致的胆红素升高,如过度劳累、剧烈运动或饮食问题,可以尝试调整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减少可疑食物的摄入,一段时间后复查胆红素,观察其是否恢复正常。

02

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如果胆红素持续升高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如黄疸(皮肤和巩膜发黄)、尿色加深、大便颜色变浅、腹痛、恶心、呕吐、乏力等,就需要去医院进行进一步的医学检查,针对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05

预防胆红素升高的建议

01

保护肝脏健康

肝脏是胆红素代谢的关键器官,保护肝脏对于维持胆红素的正常水平至关重要。

首先,要避免滥用药物,尤其是那些已知可能有肝毒性的药物。在使用任何药物之前,都应咨询医生或药师,了解其潜在的风险和注意事项。

其次,要控制饮酒量,长期大量饮酒是导致肝脏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此外,积极预防病毒性肝炎也是保护肝脏的重要措施。及时接种戊肝、乙肝疫苗,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等可能导致血液传播的物品。

对于患有脂肪肝的人群,要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增加运动量,控制体重,防止脂肪肝进一步发展为脂肪性肝炎、肝硬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保持胆囊胆管健康

保持胆囊和胆管的健康对于预防胆红素升高也非常重要。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取,如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这些食物容易导致胆结石的形成,从而增加胆管梗阻的风险。

定期进行体检,通过超声检查等手段及时发现胆囊、胆管的潜在问题,如胆囊息肉、胆管扩张等,以便早期干预。对于有胆囊炎、胆管炎病史的患者,要积极治疗,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防止炎症反复发作,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关注血液系统健康

某些血液系统疾病可能会导致溶血性黄疸,因此关注血液系统健康也是预防胆红素升高的重要环节。对于有遗传性血液疾病家族史的人群,应进行遗传咨询和定期体检,早期发现潜在的血液系统疾病风险。

此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有助于维持机体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减少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最后,李主任提醒大家:体检发现胆红素高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信号,但并不意味着一定患有严重的疾病。通过了解胆红素升高的原因、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和积极的预防策略,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在面对胆红素升高的情况时,及时就诊,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了解,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滨湖院区感染性疾病科是专注于感染性疾病诊疗的现代化科室。科室擅长诊治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及其并发症、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病、遗传代谢性肝病、药物性肝病、不明原因肝病、肝脓肿等。同时,在不明原因性发热、败血症、感染性休克、感染性腹泻等感染性疾病诊治方面有专长。此外,科室还开展肝脏穿刺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技术、人工肝支持治疗技术、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基因分型、病毒定量及耐药检测、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基因分型及病毒定量检测、射频消融技术等专科技术。在重大新发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可为广大市民提供专业的诊疗服务。

06

专家介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筠竹,硕士研究生,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滨湖院区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医师。从事感染性疾病相关专业10余年,擅长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衰竭,药物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等各种肝病的诊治;专注于肝病和感染病的诊断与治疗,尤其在肝病的临床管理、乙肝母婴阻断、艾滋病的临床治疗以及新发突发传染病,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疾病的防控方面具有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擅长处理各类常见感染性疾病,如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

咨询电话:0551-82138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