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发了个公众号文章,其实是在知乎上的回答,主要是讨论了一下,如果国军能够在淮海战役之前按照原计划,都集中到徐州外围,淮海战役可能就会很难打,引来一些网友的批评和讨论。
详细情况可以参考下面的链接:
如果国军顺利撤到徐州,淮海战役就打不成了
我在这里回应两个评论。
第一个,如果按照原计划,国军各部队都集中到徐州周围,与解放军进行战略决战,会不会出现补给的问题?
应该说,能想到这么多部队集中起来,补给的压力很大,这个水平还是可以,可能比八成以上的军迷都高了。
按照《大决战之淮海战役》里常公说的,国军能够集中起来参战的部队总数达到八十万人,都集中在徐州周围,这么多的吃喝拉撒,都是非常庞大的压力。
八十万人的粮食供应,压力就会非常大,这是事实。包括后来补充的战士等等,解放军先后投入参战的部队实际上大概在八十万人左右,前线的补给压力就非常大,用众所周知的陈毅的说法,就是前后有500万人次的民工参与了支前。
但对国军来说,如果出现这个情况,其实反倒是问题没那么大,要比被包围在野地里被动应战好得多。
徐州因为战略位置重要,是淮海地区的中心城市,本身就是坚固设防的重点城市,周围有之前就修筑的半永久的国防工事,所以本身是很难打的。
其次,当时国军已经搞成联勤体制,沿铁路线和主要交通线设置兵站和补给站,物资都集中在一些重要节点上,而徐州之前就是有绥靖公署的,淮海战役之前又变成剿总,本身是储备了大量物资的,周围一些地方的国军作战需要的物资,也需要从徐州转运。
淮海战役的三个阶段中,黄百韬兵团和黄维兵团被包围的时候,虽然确实都很困难了,但稍微留意一下相关的回忆就会发现,无论是黄百韬兵团,还是黄维兵团,都没有出现弹尽粮绝的情况,当时他们自身携带的物资是够用的。
只有杜聿明集团的三个兵团在被包围之后,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不仅士兵没有粮食,战马没有草料,甚至在严寒之中,官兵取暖都没办法,只能就地砍伐树木,扒老百姓的房子,甚至连发现的墓地都会扒开,把棺材拿出来烧了取暖。
杜聿明集团之所以出现这个情况,是因为之前的反感是计划在一星期之内从徐州撤退到阜阳,沿途不补给,到阜阳之后补给,所以计划用五天时间,携带一星期弹药和物资、油料等等,结果是走了一天半就停下来了,没继续走了,变成了纯粹的消耗战。
被包围之后,也没有迅速突围,而是一直没有确定下来到底怎么办,等到决心突围的时候,实际上物资消耗得已经差不多了,需要连续空投物资补给之后,士兵恢复体力,才能突围。
就在这个时候,天时也帮了大忙,连续十天下大雪,空投不了,被包围的部队也无法突围,变成了继续进一步消耗,所以物资消耗完了。
杜聿明集团从徐州撤退到最后被全歼,前后40多天时间,而且是在野地里被包围的,所能用的物资全部是从徐州带出来的,而且只带了七天的。用七天的计划物资要支持四十多天,自然会出现物资短缺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如果国军退到徐州周围,会不会成为长春那种局面,困守孤城,死守变成守死?
回答当然是不会,因为这个情况是完全不同的。
长春被包围的时候,只有两个军的部队,实际上是五个师的作战部队,还要分为中央军的新七军和滇军出身的六十军,兵力并不算多,比包围长春的解放军部队少多了。
长春之前也是东北非常重要的大城市,而且是当时东北亚地区的粮食贸易集散地,确实有很多豆粕。但问题是,长春被包围之后,完全丧失了任何补给能力,只能用里面的储备物资,就算是当时长春的守军只有十万人不到,但被包围持续了半年,物资也被吃完了。
所以,到辽沈战役发动的时候,长春已经比较冷了,不仅粮食严重缺乏,而其同样缺乏燃料,守军也拆了很多老百姓的房子做燃料。
但国军如果在淮海战役的时候按计划撤退到徐州附近,情况就不同了。即使只有邱清泉、李弥、黄百韬三个兵团集中起来,黄维兵团在外围策应,孙元良兵团按计划守备宿县,保护蚌埠到徐州的铁路线,李延年刘汝明兵团在蚌埠一带保护后方。
第一线的作战部队只算邱李黄三个兵团,也有三十万人了,背靠徐州坚城,周围还有强大兵团策应,城内又有冯治安兵团,华野和中野当时的实力,是不足以把这些国军完全包围起来,围成长春那个局面的。
至于还有网友说,冯治安兵团在徐州城内起义怎么办?这个就不用回答了,因为这种四周都是敌人的情况下起义,等于主动暴露自己,送死,毫无意义。
即使后来何基沣、张克侠起义,也是在贾汪地区,是在徐州外围,他们也非常紧张,是和解放军联络好了之后,帮他们保护侧翼,避免起义之后被两翼的国军部队攻击,然后才按计划撤离防区,把阵地交给解放军的。
所以说,战场主动权非常重要。如果国军按计划撤退到徐州,就是他们自己掌握主动。但在撤退途中被打乱计划,黄百韬被迫在碾庄应战,黄维被迫在双堆集应战,杜聿明被迫在青龙集、陈官庄一带应战,都是被动应战,是没有准备的被动应战。
不打无把握之仗,不打无准备之仗,就是这个意思。在自己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又不是在对自己有利的地形被动应战,这是兵家大忌。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