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底的临近,关于医保额度的话题在社交平台上再次引发热议。有传言称,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内未使用完的余额会在年底清零,这一说法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然而,多地医疗保障局已对此类传言进行公开辟谣,明确指出所谓的“年底清零”纯属无稽之谈。

根据国家医疗保障局的官方解释,所谓的“医保个人账户年底清零”纯属无稽之谈。我国现行政策规定,职工医保参保人员拥有医保个人账户,包括当年度个人账户和往年累计结余账户两部分。每年财政年度末,当年账户中的剩余资金会自动转入往年累计结余账户,本金和利息始终属于个人,不存在清零情况。

对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员,由于该保险制度没有设立个人账户,因此不存在医保卡清零问题。参保人员只需按规定缴纳保险费用,即可获得基本医疗待遇保障。

医保统筹额度并非指个人账户余额

除了医保个人账户外,另一个容易引起误解的概念是“医保统筹额度”。医保统筹额度指的是一个自然年度内医保基金可以支付的医疗费用上限,即参保人在一个年度里的报销上限。这个额度是根据每个自然年度的统计数据来确定的,并在新的自然年度开始时进行更新。因此,不存在报销额度“清零”“浪费”等说法。

医保卡里的资金来源分为个人缴纳和单位缴纳两部分,通常个人需缴纳工资的2%,单位则是8%。这部分缴费依据国家规定存入医保个人账户,供医疗花费使用。医保卡里的资金无法像银行卡那样直接提取,主要用途是支付医疗费用。

为了鼓励更多的人参加医保,特别是那些平时很少看病的人群,国家从2025年起对医保基金零报销人员建立了零报销激励机制。如果某位参保人在一年中没有产生任何医疗费用报销,则次年其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将会有所提升,以此作为对他们坚持参保行为的一种奖励。

医保卡使用更加灵活多样

近年来,为了提高医保资金的利用效率,国家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得医保卡的使用范围更加广泛。例如,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的资金不仅可以用于支付本人的医疗费用,还可以通过开通家庭共济功能扩展到家庭成员共济使用,包括配偶、父母、子女等。此外,个人账户资金可用于支付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和在定点药店购药时发生的个人自付部分医药费用,甚至支持跨省共济,为流动人口和异地居住的家庭成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同时,一些地区还允许使用医保个人账户资金购买商业健康保险产品如惠民保,进一步丰富了个人账户资金的应用场景。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