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谢圣赞

(中共四川省委政研室二级巡视员、研究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新自然主义是对人与自然隔离的否定和扬弃

大略地讲,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可以划分为原始社会、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后工业时代四个阶段。在原始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朦胧和混沌的状态,人类对自身与自然的关系缺乏理性的认知,人类总体来说是匍匐于大自然的重压之下,“雷神”“雨神”“风神”等等便是人类对神秘莫测的自然力量的原始崇拜,笔者在此不做详细的阐发。

在漫长的农业时代,人们的生活围绕着土地和自然的节奏展开,呈现出一幅“田园牧歌式”的画卷。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们遵循着大自然的规律,辛勤耕耘着土地。春播时节,全家老小齐出动,翻地、播种,播下希望的种子;夏日炎炎,忙着除草、灌溉,守护着庄稼的成长;金秋来临,满心欢喜地收割成熟的谷物,收获一年辛勤劳作的成果;寒冬腊月,也不闲着,修补农具,为来年的农事做准备。

家庭是农业时代基本的生产单位。家族长辈将农耕知识和生产技艺传授给晚辈,代代相传,延续留存。一家人共同劳作,相互扶持,共同应对自然灾害和生活的挑战。邻里之间的关系较为紧密,人们守望相助,农忙时互相帮忙,平日里分享经验和资源。

饮食方面,多以自家种植的农作物为主。新鲜的蔬菜、谷物,偶尔有自家养殖的家禽家畜作为补充。烹饪方式简单质朴,却保留了食物最原始的美味。

人们居住的是简朴的农舍,与田地相邻。房屋多由木材和泥土建造,虽然不豪华,但充满了温馨和生活的气息。

交通相对不便,尽管“鸡犬之声相闻”,但往来聚集并不常有,人们的活动范围大多局限于附近的村落和集市。出行主要依靠步行或者马车,去一趟远方的城镇就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有的人终其一生都没有到过县城。

在农业时代,生活节奏缓慢而稳定。人们与土地亲近,对自然充满敬畏和依赖。虽然物质生活相对简单,但内心却充盈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这种生活方式孕育了淳朴的民风和深厚的乡土情怀。在农业时代,生产力相对低下,人们拥有的物质财富并不十分丰裕,但人们生活的自我满足感和幸福感较现代人而言反而更多一些。在这个时代,主导人们生活方式的思想我们可以称之为朴素的自然主义,它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依相生,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是人们行动的旨归。

工业时代的到来,犹如一场汹涌澎湃的变革浪潮,将人类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在这个时代,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潮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人类凭借着科技的力量和智慧的火花,大规模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工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机器的轰鸣声震耳欲聋,源源不断地生产出各类商品,满足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人类坚信自己有能力掌控自然、征服自然,将自然视为可以随意索取的宝库。在这种理念的驱使下,森林被砍伐,矿山被开采,河流被改道。煤炭、石油、钢铁等资源成为推动工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人们陶醉于经济的飞速增长和物质的极大丰富,却很少去思考这种过度开发给自然带来的沉重负担。

人类中心主义让人们过于自信地认为,科技的进步能够解决一切问题。即使出现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负面后果,也坚信未来的技术能够加以修复和改善。于是,对自然的掠夺愈发肆无忌惮。

城市不断扩张,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交通网络纵横交错。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作与娱乐逐渐与自然脱离。农业也被工厂化的农业生产模式所取代,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追求高产高效,却忽视了土地肥力的保持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问题开始浮现。气候变化、物种灭绝、资源短缺等危机,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敲响了警钟。人们开始反思工业时代人类中心主义的局限性和危害性。

进入后工业时代,新自然主义如同一股清新的风,吹进了我们的生活,为我们重新定义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新自然主义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否定和扬弃,但并不是朴素自然主义的简单回归,而是在现代社会的背景下,对自然的一种全新理解和融合,它倡导在科技进步和人类发展的进程中,不忘与自然保持亲密的联系,寻求一种人与自然的平衡与和谐。

在新自然主义的引领下,人们不再将人类与自然对立起来,而是努力在发展中找到与自然共生共荣的道路,让自然的美丽与力量融入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创造一个发展更可持续、生活更加美好的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选择新自然主义生活方式:回归本真、拥抱自然

在现代社会的喧嚣与纷扰中,一种名为新自然主义的生活方式正悄然兴起,它宛如一股清流,润泽着人们疲惫的心灵,引领着人们回归生命的本真与自然的和谐。

第一,新自然主义生活方式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平和。在这个快节奏、社会竞争激烈、压力日益增高的时代,人们的内心常常被焦虑、浮躁所充斥。主鼓励人们走出钢筋水泥的丛林,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周末,不再是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或者在商场中盲目地消费,而是前往郊外的山林、溪边或者公园。漫步在林间小道,听着鸟儿的欢歌,看着树叶在风中摇曳,感受着大地的生机与活力。我们可以在溪边静坐,看溪水潺潺流淌,鱼儿在水中自在嬉戏,体会着自然的灵动与纯净。与大自然的亲近,不仅能让我们欣赏到美丽的风景,更能使我们从自然的节律中汲取力量和智慧。就像古人从四季的更替中领悟到生命的轮回与不息,从月圆月缺中体会到事物的盈亏变化。当我们置身于大自然中时,我们会发现自己的渺小与自然的伟大,从而学会敬畏自然、顺应自然。

第二,在饮食方面,新自然主义生活方式追求的是天然、健康与简约。远离那些过度加工、充满添加剂的食品,而倾向于选择新鲜的有机食材。多食用当地当季的蔬菜水果,这些食物不仅富含丰富的营养,还带着大自然的气息和季节的韵味。烹饪方式也尽量简单,以保留食材的原汁原味。例如,一道清蒸的鱼,只需少许的葱姜蒜和盐,就能让鱼的鲜美充分展现出来。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品尝着这些简单而美味的食物,感受着食物带来的满足与幸福,而不是被那些油腻、重口味的大餐所累,让肠胃也能享受一份自然的呵护。

第三,在居住环境上,新自然主义倡导打造一个贴近自然、舒适温馨的空间。可以在室内摆放一些绿植,让绿色的生机充满房间的每一个角落。这些绿植不仅能美化环境,还能净化空气,调节室内的湿度和温度。使用天然材质的家具和装饰,如木质的桌椅、棉质的窗帘等,它们给人一种质朴、温暖的感觉,仿佛将大自然的元素引入了家中。房屋的布局也尽量追求通透和采光,让阳光能够自由地洒进屋内,使居住者能时刻感受到自然的光明与温暖。

第四,新自然主义生活方式追求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在与他人交往中,摒弃虚伪、功利的心态,以一颗真诚、善良的心去对待他人。与家人相处时,多一些陪伴和理解,共同参与家庭活动,如一起做饭、散步、看电影等,营造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与朋友交往时,注重心灵的交流与共鸣,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互相支持和鼓励。在社区中,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关心邻里,与周围的人建立起良好的互助关系,让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更加牢固,使生活充满爱与温暖。

新自然主义生活并非是一种逃避现实的乌托邦式幻想,而是一种在现代社会中积极寻求平衡与和谐的生活态度。它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迷失自我,在物质的追求中不忘精神的富足,在科技大潮的冲击中仍能与自然亲密相拥。当我们真正践行新自然主义生活方式时,我们会发现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更为充实和更有意义,我们的内心也将获得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与满足,仿佛找到了那片属于自己的心灵净土,在自然与内心的和谐交响中,书写着快乐而幸福的人生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德昌海花沟:新自然主义生活方式的诗意栖居地

德昌位于北纬27.40度,东经102.18度,是地球上最适宜人居的地带。德昌,山青水秀,物华天宝,文化与旅游相融相伴相生,“诗和远方”在此交相辉映。春天,可以去姑姑山,看万亩野生杜鹃花海,灿若云霞,姹紫嫣红;夏天,可以游黑龙海子,看绿海滴翠,清爽怡人;秋天,可以近距离观赏丰收美景,看香稻基地橙黄一片,葡萄硕果压满枝头;冬天,可以登上螺髻山,看雪花飞舞,银装素裹,以及独树一帜的古冰川。

德昌西临雅砻江、东连螺髻山,群山环抱,安宁河穿城而过,高大的山体阻挡了寒冷的风,并将水分、温度牢牢锁住,加之海拔高低落差大,致使光、热、水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变化明显,形成了亚热带高原季风为基带的立体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瓜果飘香,常年花团锦簇,年均气温18.1℃,年均日照时数2360小时,年均相对湿度64.7%,年均PM2.5指数25,负氧离子浓度达7级标准,森林覆盖率达71.6%,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造就了德昌境内“四时不同景,四处景不同”的独特景观,四季更迭,风物长新,这也让德昌成为“中国气候宜居城市”,享有“春秋三百天、四季养生地”的美誉。

海花沟三面环山,背靠螺髻山主峰,西临安宁河。螺髻山地下水系从崖壁飞流而出,溪流自西北向东南从谷中潺潺而过。谷中常年阳光充沛,空气清新,冬暖夏凉,万亩高山野生杜鹃争奇斗艳,清泉流水四季不竭,山水灵气孕养万物,百年古树郁郁葱葱、随处可见。海花沟处于康养最佳的1300米海拔高度,森林覆盖率达到90%以上。登高远望,谷中呈现出山、水、田、树、花相互交融的秀美画卷。森林、阳光、溪流、花海,与原生态村落辉映成趣,形成了该地区厚重又灿烂的旅游康养文化资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花沟大地公园康养谷项目,源于自然,又超越自然,更高于自然,我们冀望该项目着力做好“四篇文章”,一是立足风土——开发独特的资源禀赋,二是利用风物——挖潜地方特有的丰富物产,三是彰显风俗——传承弘扬特色民俗,四是凸显风景——展现令人赏心悦目的自然人文景观,努力将海花沟康养谷打造成为近悦远来、中外闻名的新自然主义生活的策源地、身心疗愈的目的地、旅游康养的标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