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5166字
阅读预计17分钟
作者|张霆锋 姚晓
编辑|王璇卿
审核|江怡
图源:网络
来巴基斯坦后,结识了不少走南闯北的朋友,他们的人生非常精彩,因此我想通过播客这种形式给大家讲讲他们的故事。这是春野渡的第四期播客:
他是阿富汗塔利班进城后,第一位进行现场报道的中国记者。从北部正在打仗的潘杰希尔山谷,到暗流涌动的首都喀布尔城,到南部并不太平的塔利班大本营坎大哈,他见证了阿富汗的剧变;
他在巴基斯坦驻外十年,亲历了中巴经济走廊给巴基斯坦带来的变化,感受到了“巴铁”的温情与包容……
他就是本期播客的嘉宾——凤凰卫视驻巴基斯坦记者张霆锋。
这期播客我还邀请了来自华为的小姐姐丁爻担任嘉宾主持,带来不一样的角度和思考。
此外,录制播客的当天雷电交加,我们就在春雨和春雷中完成了录制,所以如果听到轰隆隆的背景音,请不要害怕,那是春天的交响乐~
以下是播客的主要内容摘要:
一、驻外记者是个什么样的工作?
驻外记者是我的第一个工作。
驻外记者有很多类型,比如有战地的、非战地的,有国家相对比较不动荡的,也有像阿富汗这种国家相对动荡的。
驻外记者大部分工作,除了一些跟中国有关的新闻之外,主要还是处理当地的经济文化、政治外交问题。像在巴基斯坦,中巴经济走廊落地之后,我们主要精力还是放在关注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和进展上。
跟国内的记者相比,驻外记者更需要的一点就是独当一面,对什么都要了解。毕竟驻外记者跟国内记者不一样,需要对所在国的文化有比较全面的认知。
新闻媒体这个东西,它看似好像只是一个新闻,但当你去做的时候,它往往关系到两国的关系走向。所以你去做报道的时候,必须既了解所在国的文化背景,也能够找到两国的关系点在什么地方,这对一个人的综合素养是很大的考验。
图源:“春野渡”微信公众号
二、了解一个国家,新闻不是全部
如果说一直在国内,想要获取有关国外的信息,包括巴基斯坦的信息,基本上都是通过新闻这样一个渠道,都是今天某个地方爆炸了,明天某个地方又发生袭击,对吧?就是各种水深火热。
事实上当你真正来到这个国家,置身其中的时候,就会发现,现实跟新闻媒体呈现的还是有一定的偏差,因为我们都知道新闻关注的就是热点,而且还倾向于不断地放大热点。
本来一个很小的爆炸,被新闻一渲染,好像大家都觉得这个国家就快完蛋了。但是像我们来了巴基斯坦之后,就会发现其实也没有新闻说的那么恐怖,对吧?
其实这个国家的民风民情还是比较质朴的,也没有隔三差五就发生恐怖袭击或者爆炸,也只是偶尔,而且随着中巴经济走廊的落地,巴基斯坦军方包括政府的反恐力度的加大,国家的安全体系也在不断变化。
所以说,一方面我们要关注新闻对某个国家的报道,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去拨云见日地看,不能听信一面之词。
就像最近这几年好多人来巴基斯坦拍视频,想当网红对吧?为了蹭流量或者蹭热点,就专门去拍巴基斯坦的难民营,拍比较贫困的地方,然后给国内呈现的一个画面就是巴基斯坦整个国家都是非常落后的,大家都是吃不起饭的。
事实上在这生活了这么多年,我们很清楚那些地方都是巴基斯坦的一些局部地区。而且所谓的难民营,并不是巴基斯坦人在那居住,而是阿富汗难民。
真正巴基斯坦本地的老百姓,我觉得他们的生活过得还是很自在的。当然农村可能相对要落后一些,但也没有像难民营那样,或者说一日三餐都没有着落。
【来自主持人姚晓的补充】
我们之前跟刘北的播客中也聊到了这个问题。其实了解一个国家,大多数人都是去百度搜,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就是新闻,但新闻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能叫新闻的,都是一些突出于日常的东西,比如恐袭它就是非同寻常的。你说巴基斯坦人今天吃了啥穿了啥,好像它是一个日常生活,不出现在新闻里,所以我们其实应该get到一点,不要光从新闻去了解这个地方。
现在有很多来这边做自媒体的,其实这是一个很好的角度,因为自媒体可以拍的东西比新闻要广泛的多得多。虽然我们说自媒体为了追热点,也存在一些选择性地去拍一些东西,但是在自媒体越做越多的情况下,它对一个地方的探索或者报道是更广泛的。
事实上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和精神面貌,才是一个国家的底色。所以说,新闻可以作为了解一个国家的窗口,这个国家可能有100个窗口,新闻只是其中一个。
三、巴基斯坦人为什么这么不卷?
相对中国人的那种所谓的卷来说,巴基斯坦人可能更乐天知命,更安于现状。
中国人的这样一种生活状态,当然有中国的社会民情在那,但是把中国的生活状况拿来套到巴基斯坦或者其他国家的人身上,我觉得完全不适用。因为每一个国家都有每个国家的社会民情,他对生活的态度是完全不一样的。
巴基斯坦人主打的就是享受当下,他可能不会去考虑很长远的一个事儿。
他们有三大口头禅,第一个,tomorrow。有什么事儿今天我解决不了,可以明天解决,明天解决不了,可以后天解决。
第二个,inshalla,就是听天由命,谁知道呢?我尽力。
第三个是什么?no problem,no issue。没问题。
严格意义上来说,巴基斯坦的现代化步伐要远远早于中国,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期的时候,卡拉奇、拉合尔这些大都市的现代化设施就已经很完备了。但是30多年过去了,这个国家基本上是止步不前,中国却完全是弯道超车。
你看,巴基斯坦接触现代化比中国早,甚至跟现代化接轨也比中国早,由于它是英殖民国家,它跟现代化的观念知识储备的接轨也完全是无缝对接,不像咱们还要通过翻译,但这种接轨不但没有成为他的跳板,反而成了他的一个短板。
为什么说是短板?因为他一直在享受既定的东西,英国人已经带来的那些东西,而没有考虑如何把这些东西变为一种发展的动力,让自己具备造血能力。
他跟现代化的接轨,看上去比我们早,但仍然处在一个相对传统和保守的社会,没有真正经历过现代观念的洗礼,这就是他的问题和症结所在。
打个比方,巴基斯坦人的家族观念特别强,一个巴基斯坦人,不管是他的社交也好,生意也好,基本上主要还是局限在家族范围之内,做什么都是一家人,不管是搞政治还是做生意,这就导致阶级固化越来越严重。
【来自嘉宾主持丁爻的补充】
家族观念强,对于公司来说也有好处。我们有很多同事,不止是那种高学历的坐办公室的,也包括office boy这种,他们入职都是需要提交无犯罪证明的,然后上面就会写他父亲的名字、住址之类的。
我曾经问我们的IFM经理,如果他拿了公司的资产跑了,你写这个有什么意义呢?难道你还上门去找他爸妈,让他们赔你这个钱吗?
我们的经理就告诉我说,他们确实很看重这一点:不能让父母蒙羞。为了这个,他们也会恪尽职守。因为如果做错了事,公司的人可能会到你的家里去,然后你的亲戚朋友邻居就都知道你的爸妈竟然养出了你这样的孩子。
这种观念能够沿袭几百上千年,肯定是有好处的,倒不是说应该废除这个东西,但是最起码发生一些变革。可以看到它背后的观念导致了社会的不断固化,这种固化导致每一个阶层都没办法进入另一个阶层,很多人就觉得不用奋斗了,听天由命了。
四、 给我发签证的是前政府,迎接我的是塔利班
那是两年前的事了。我接到总部的要求,从巴基斯坦去阿富汗报道。
因为当时阿富汗正在经历“变天”,塔利班正在横扫整个阿富汗,美军包括整个北约都在撤离。如果咱们中方的记者能够进入阿富汗去进行新闻报道的话,不但能够见证阿富汗的历史,还能够作为一个华文媒体发出声音。
因为由于安全问题,当时在阿富汗驻站的所有中方记者基本全部撤出了,所以在整个过程当中,我们看到CNN的记者在报道,看到BBC的记者在报道,看到半岛的记者在报道,唯独没有看到中方记者在阿富汗报道的声音。中国作为世界大国,作为区域大国,这种缺失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
接到总部的要求后,其实我心里除了有一些担心之外,也还是有一些兴奋的,因为也想去看看阿富汗到底发生了什么。
我们去了当时还属于前政府管辖的阿富汗驻巴基斯坦使馆。签证官看到有中国记者要去阿富汗很惊讶,他们就觉得现在阿富汗连我们都不敢去,你为什么还要硬着头皮去?
我们交流了一下,他说给签证没有问题,但是你们的安全需要自负其责,我们就给他们口头承诺,拿到了签证。
第二天我们从白沙瓦的托克罕姆口岸进入到阿富汗。
巴基斯坦这一侧还好,只是检查了我们的有效证件,然后口头叮嘱我们说现在阿富汗局势很动荡,过去之后你们的安全问题要自负其责,我们也给他们口头承诺了。
让我们大吃一惊的是,整个阿富汗一侧的海关完全被塔利班荷枪实弹的士兵把守着,当时塔利班已经接管了喀布尔,接管了各个边境口岸。看到我一个中国面孔过去,他首先不是让我出示护照或者签证,而是问我有没有阿富汗塔利班高层的授权书。
其实我有塔利班发言人穆贾希德的授权书,但当时授权书在来接应我的人手上,他们可能还要半小时才能够抵达边境。
由于没有授权书,塔利班士兵就用枪押着我们,把我们关到了边境的一个临时办公室里,还让一个塔利班士兵守着我们,怕我们逃跑。
差不多一个小时后,来接我们的人带来了穆贾希德的授权书,然后塔利班边境管理局的那些士兵才开始和颜悦色起来,跟我说不用担心,所有的问题,他们都会帮助解决,需不需要喝茶之类。
阿富汗地图。图源:“春野渡”微信公众号
五、在喀布尔街头采访,站在人群中汗毛直竖
到喀布尔之后,虽然对阿富汗整个局势有一定了解,但确实心里还是有些恐惧,倒不是说怕塔利班对我怎么着,而是当时整个喀布尔局势比较混乱,经常有各种大大小小的爆炸。
我们就担心,比如我们去某一个现场,当时安检也不是很严格,万一我们进去之后,突然某一个身上捆着炸弹的自杀式袭击者过去引爆了,我们就烟消云散了。
头一天我们做了两个出镜就回到了住处,最恐惧的还是第二天。
第二天早上一起来我们就去街采,去了之后我们就看到银行门口有很多人在排队取钱。因为当时阿富汗塔利班接管之后,出现了财政紧缩,很多银行是取不出来钱的。
图源:“春野渡”微信公众号
即便你要取钱,要头一天去银行登记,预约完了第二天去排队,他们凌晨三四点就去排队。而且排队等着还不一定能够叫到你的名字,因为它有限额,比如今天就只有50个名额。
我带着我的摄像师,进到排队等待取钱的人群中去做出镜,当时我整个人的汗毛都是炸开的。我就担心这个突发还没报完,突然有个人背着自杀炸弹进去引爆,就彻底玩完了。
做完之后,我跟摄像师说这个地方不宜久留,我们赶紧撤。
当时塔利班刚接管喀布尔才第二天还是第三天。
六、进入还在打仗的潘杰希尔,采访刚下战场的新兵
隔了一个星期之后,我们又去当时还没有打完仗的潘杰希尔,那一路也比较担心。
如果看过地图,你就知道进潘杰希尔只有唯一的一条路,就是一个狭长的山谷,没有第二条路。虽然当时我们是跟塔利班指挥官一起坐着防弹车,但如果两边有袭击者或者狙击枪的话,甚至在路边埋个炸弹,我们都有可能命丧潘杰希尔。
到了潘杰希尔之后,跟塔利班的士兵和指挥官接触下来,虽然危险还在,但感觉放松了很多,没有一开始两眼一抹黑踏入潘杰希尔的那种恐惧了。
图源:“春野渡”微信公众号
让我感触最大的一点,就是很多塔利班士兵的年龄都非常小,可能也就十七八岁,好多都是刚从潘杰希尔山谷参战完,回到省政府那边休整和吃饭。他们见到有中国记者出现在还在打仗的潘杰希尔,都甚为高兴,纷纷过来合影聊天。
当时在潘杰希尔我们采访了士兵,也采访了临时任命的潘杰希尔省长,他们对整个局势还是比较乐观。差不多两个多月后,他们基本上就攻克了整个潘杰希尔省。
图源:“春野渡”微信公众号
七、亲眼见证坎大哈的自杀式袭击现场
当时我也去了南部坎大哈,也就是塔利班的大本营,但那里局势也没有太平稳,除了有反塔利班武装也是所谓的北方联盟之外,还有SK。
其实相对于北方联盟,ISK才是阿富汗安全局势的最大威胁。
因为所谓的北方联盟只是在山谷地区,比如潘杰希尔一些地区,仅限于跟塔利班士兵作战,他们不针对老百姓。但是像ISK它主要针对平民和少数宗教群体,像什叶派。
当时我们采访坎大哈的安全部部长,我们问他说坎大哈作为大本营是不是相对比较安全?他给我们的口头表述也是这边绝对没问题。结果我们头天晚上刚采访完,第二天坎大哈的一个什叶派清真寺就发生了爆炸,死亡近百人。
爆炸的时候正是周五,他们正在那做聚礼,然后突然发生爆炸,而且不只一次,炸了三次还是几次。
图源:“春野渡”微信公众号
我们进去之后,整个墙面窗户玻璃,被炸得稀碎,那些残垣断壁、残肢到处都是,感觉好像投了一个几吨重的炸弹一样,整个清真寺墙壁完全被炸得血肉模糊,那些人体组织在墙壁上粘的到处都是,包括掉在地上的残肢,那种震撼,确实让你感觉活着真的是很幸运的一件事儿,和平真的难能可贵。
作为塔利班再次掌权之后第一个进入阿富汗的中方记者,我在阿富汗逗留了两个半月,见证了阿富汗塔利班从夺权到走向稳定的过程。
阿富汗的社会局势也在慢慢走向平稳,包括社会治安相对也很不错。之前绑架、偷盗、抢劫那些经常发生,塔利班接管之后,凡是出现任何一一宗抢劫、绑架的案件,都会施以重刑。所以好多人都会忌惮塔利班的重刑,导致社会治安一下子就变得特别好。
本文转载自“春野渡”微信公众号2024年3月3日文章, 原标题为《十年驻外记者亲述:穿过战场与恐袭,新闻不是全部》
本期编辑:王璇卿
本期审核:江怡
*前往公众号后台发送“编译”,即可查看往期编译合集
更多内容请见↓
欢迎您在评论区留下宝贵的意见或建议,但请务必保持友善和尊重,任何带有攻击性和侮辱性语言的留言(例如“阿三”)都不会被采用。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