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备受公众关注的邯郸初中少年遭3名同学杀害案,时隔几个月之后,终于迎来了一个结果。
据媒体报道,河北邯郸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
认定三名嫌疑人构成故意杀人罪,对被告人马某某不予刑事处罚,对被告人李某处以有期徒刑12年,对被告人张某某判处无期!
同时,虽然不追究他的刑事责任,相关公安机关和教育部门依法决定对马某某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不少网友纷纷感叹:这3个罪恶滔天的坏小子终于判了!
在此之前,关于这起案件会有一个怎样的结果,网上的争论确实也不小。
有人从法律专业的角度去分析,认为不会判的“多严重”;
有人则从情感上去理解,不重判如何去告慰这个无辜被害的孩子,让这个家庭的余生如何能得到安生?
判决结果出来了,【情依旧没得大过于法】,对此,很多人心里是五味杂陈。
是应该赞同法律坚持了它的权威性,没有被舆论所裹挟;还是为受害者感到不值,为可能带来的负面社会影响而担忧?
按照《刑法》的规定,一个无期,如果表现好被减刑,实际执行的刑期不少于十三年。
张某某只有13岁,13年后才26岁;李某也是13岁,12年有期如果减刑,最快6年就能出来,也不过19岁。
两人出狱后,也正是年轻力壮的年龄,他们真的能痛改前非、重新做人吗?
用网友的话说,恐怕继续危害社会的可能性更大。
小小年纪就如此心狠手辣,将来难道不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吗,这难道不是在纵容犯罪吗!
而同样是只有13岁的受害人,却永远把生命定格在了2024年3月10日,那块还带着寒气的土地里。
也难怪网友们想不通,换作任何一个人,恐怕都接受不了这个的结果。
看到评论区,很多网友把矛头对准了办案的法官,其中不乏一些过激的言论。
其实,能够理解大家的激奋,但是这一次,大家很可能错怪了法官。
这次判决的主要问题,其实并不在于法官判得“轻”,而是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法律的一些规定已经明显不符合当今实际。
我国很多法律法规中均有明确规定,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其惩处的力度要轻于成年人。
比如《刑法》第十七条中规定: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百一十三条提到:
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三条也规定:
未成年人犯罪只有罪行极其严重的,才可以适用无期徒刑。
第十八条规定:对未成年罪犯的减刑、假释,在掌握标准上可以比照成年罪犯依法适度放宽。
同时,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不适用死刑,这也是被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公认接受的《儿童权利公约》的基本要求。
其实,这些法律规定的初衷,是为了加强对于未成年人的权益保护,却“无意”中成了一些未成年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的依仗。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无奈。
其实,邯郸杀人案能有这样的判决,已经算是当前法律制度下顶格的处罚了。
要知道,如果不是《刑法修正案(十一)》,把刑事责任年龄从十四周岁有条件地下调为十二周岁,这三个初中生恐怕一个都不会被判刑。
因为按照原先的刑法,只有年满十四周岁,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等重罪,才会追究其刑事责任。
所以说,不是法官判得轻,是在如今的法律框架下,只能判到这个程度。
其实,大家冷静想想,像邯郸这样社会关注度如此之高的案件,恐怕没有哪个法官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包庇他们。
问题的根源不在办案法官头上,对法律条文的修改者是重中之重。
比起孟子的“性善论”,似乎荀子的“性恶论”,对于未年人犯罪更适合。
就像《未成年人保护法》,它更应该保护的是守法的未成年人,一旦触犯了法律,就不应该再归到受保护的范畴。
法律要起到“惩恶扬善”的作用,“惩”是很关键的。
同样,要保护未成年人的利益,对违法者的追究更不能手软,尤其是恶性的犯罪,就不应该再适用“从轻处罚”的条款。
年龄不应该成为逃避法律责任的理由,这其实已经破坏了法律一直在提倡的“公平”。
我们也强烈呼吁,对于故意杀人等严重的未成年人犯罪事件,不设年龄下限。
只有打消掉某些人的侥幸心理,才能让法律真正起到震慑犯罪的作用,也才能真正保护到我们的未成年群体。
比起保护这些作恶者的权益,法律更应该考虑的是,怎样避免13岁男孩被害的悲剧重演。
感谢您的阅读,期待您的留言和分享,让我们共同探讨这个话题。
免责声明:文章中的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本文旨在弘扬正能量和正确的价值观念,无任何不良诱导倾向,文中图片若有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本人进行删除。
渔夫说事
用独特的视角关注社会热点,用老百姓的语气评说身边时事,这里是不一样的渔夫说事!
449篇原创内容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