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三年(昭和十八年)二月,日本从瓜达尔卡纳尔岛撤退以后,开始进入防御阶段。盟军经过新几内亚北岸向北进攻,十月开始控制新几内亚北岸一带,并经过中部太平洋群岛向西进攻,朝菲律宾的吕宋岛进发。
针对这种情况,日本在九月的御前会议上决定收缩战线以应对盟军的反攻,通过了将千岛、小笠原、密克罗尼西亚群岛(中西部)以及西新几内亚、巽他群岛、缅甸等视为“绝对国防圈”的构想。结果,以东新几内亚和拉包尔为中心的大约30万日本军队在敌人后方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只能通过农耕来自给自足,饱受饥饿和疾病的折磨,完全丧失了战斗力。
很快,日本的“绝对国防圈”便烽烟四起,不断被击破。十一月,吉尔伯特群岛中的马金、塔拉瓦两岛的日本守卫部队被歼灭。一九四四年二月,日本在太平洋中最大的海军基地(位于马绍尔群岛中的特拉克岛)因为美国的突袭而损失惨重,被迫放弃。同年六月,盟军攻击马里亚纳群岛,七月塞班岛3万名日本守军全军覆没,岛上很多普通的日本国民也纷纷自杀。马里亚纳群岛的失陷,标志着日本本土已经进入美国空军轰炸的范围。
对于日本的战时经济而言,将南方占领地区的资源输入日本本土转化为战斗力具有决定性意义。但是,瓜达尔卡纳尔岛之战中,因为征用大量船舶,民用海运能力一落千丈。而且由于日本丧失了制海权和制空权,日本船舶运输受到盟军的潜艇和飞机攻击,损失惨重。
进入一九四四年(昭和十九年)之后,“绝对国防圈”的崩溃和船舶、飞机的损失更加严重,日本只能接二连三地放弃南方航线。七月塞班岛失守之后,日本的战时经济进入崩溃阶段。没有任何南方资源能够运进日本,武器生产也开始减少,这种状态在此后十一月开始的美军对日本本土大轰炸之后愈发严峻。一九四四年下半年,日本的战时经济已经完全崩溃。
彻底动员与国民生活
侵华战争全面开始以后,日本的兵力一直不断增加,一九四一年亚洲太平洋战争爆发时已经达到了239万人的规模。一九四三年战局逆转的时候,日本兵力有337万人,而到一九四四年十月则达到了504万人,占日本男性人口的14.6%,已经完全超过了兵力动员的极限,可以称作“连根拔起式的彻底动员”。因此,一九四三年将征兵年龄降低到19岁,暂停征召学生入伍的情况一去不复返。
一九四三年(昭和十八年)十月二十一日,在凄风冷雨之中的明治神宫外苑田径运动场(现在的国立竞技场),文部省主持召开了学生入伍壮行会。来自东京和周边各县的入伍学生在场内列队前行,接受东条英机首相的检阅和激励。看台上挤满了他们的家人、同学、女友等,约6.5万人为他们依依送别。参军的学生带着各种各样撕心裂肺的苦楚奔向战场,有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有对父母和全家以及恋人的深情,也有对自己挚爱的学术研究的诀别。据推算,参军的学生总数达到13万到20万,其中战死的学生总数至今仍无法确定。他们面对即将来临的死亡时留下的文字《倾听涛声》(现在收入岩波文库),可以让更多的后世人倾听他们的心声,质问战争究竟意味着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战死者在瓜达尔卡纳尔岛之战以后迅速增加,一九四三年(昭和十八年)全年达到10万人,一九四四年十月达到14.6万人,到战败的一九四五年竟然达到112.7万人,在战争陷入绝望阶段后更是直线上升。当时社会上还存在着所谓“荣誉战死”的说法,特指那些在热带丛林中因为饥饿和疾病而丧生的士兵。
因为需要动员青壮年男性参军,加上军需工厂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断增加,社会上出现了劳动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一九三九年(昭和十四年)颁布的《国民征用令》规定,那些从事和平产业的人们、倒闭商店的从业人员,以及农民们都需要被动员起来进入军需工厂。亚洲太平洋战争开始以后,类似的征用制度更加严格,国家要实现“国民中没有不劳者、有闲者、无业者”。14岁到40岁的男性以及14岁到25岁的未婚女性都被动员起来,组成勤劳报国队参加义务劳动。同时还组织女性成立了勤劳挺身队,起初是在政府的指导和鼓励之下成立的,但后来逐渐具有了强制性,大量女性被迫进入工厂。
一九四三年六月,根据内阁会议的决定,开始全面动员学生。此前的义务劳动一般是临时性行为,有一定的季节性。在此之后,政府倡导“劳动就是教育”的机会主义理念,大学、专科学校、中学的所有学生,被强制在军需工厂和农村用义务劳动来代替正规的学校教育。
前线和后方如此彻底动员,造成了国民日常生活境地的迅速恶化。首先是粮食危机。侵华战争爆发之后,大约有200万名青壮年劳动力离开农村参军,还有200万人通过征用等其他方式进入军需工厂,农村失去了最主要的劳动力,人手不足的情况日益严重。不仅如此,由于化肥和农机具严重不足等原因,最早从一九三九年(昭和十四年)开始,粮食生产就开始减少。
粮食生产减少导致国民生活水平降低。如果把每个国民在一九三四—一九三六年间的平均粮食拥有量视为100的话,一九四一—一九四五年的占比每况愈下,分别为92%、87%、83%、75%和60%。按照同样的方法来计算,衣料的占比分别为65%、64%、38%、13%和4%,而以西装、内衣为代表的包括毛巾、袜子和手套等在内的日常用品则踪迹全无。一九四一年(昭和十六年)四月之后,以六大都市为开端,通过记账式分配来进行粮食配给,11岁到60岁的男女老少,每天的配给量为2合3勺(当时日本人的消费量平均每人每天为3合)。开始还能配给大米,但慢慢小麦、粗粮、薯类和豆饼等替代粮食不断增加,而鱼和肉等副食品则年年减少。国民摄取营养的最低限彻底被突破,人们开始陷入慢性饥饿状态。城市里的人们只能跑到农村去买东西,勉强维持着基本生活,为此违反经济管制而遭到逮捕的人屡见不鲜。
粮食供应与劳动条件的恶化导致国民健康遭到极大损伤,死亡率不断上升。特别是肺结核患者数量不断攀升,仅仅在战争失败后的一九四五年,就有20.3万人因此丧生。从总体上看,这一时期国民体质的下降成为投入战争带来的重大问题。一九四一年(昭和十六年)政府通过了人口政策,以日本本土人口达到1亿为目标,提出了“多生多养”“结婚报国”等口号,对生育5个以上孩子的家庭以及早婚早育的家庭予以奖励。另外,日本政府也模仿纳粹德国的绝育法,公布了对那些带有遗传性疾病的人群实施绝育手术的《国民优生法》。同时制定全民保险政策,设立健康保险公会,强制国民加入。虽然当时也制定了保护产妇和婴幼儿的政策,但是出生率仍持续走低、婴幼儿死亡率仍居高不下。究其原因,第一是营养不良,其次也有过度疲劳以及疾病困扰等因素。这些都体现出战争时期母亲和婴幼儿境遇之严峻。
绝望的抵抗——本土空袭与冲绳之战
一九四四年(昭和十九年)七月,马里亚纳群岛,尤其是塞班岛的失守,动摇了日本的战争指导体制。东条英机很早就开始强化首相的权限,自己兼任陆军大臣和参谋总长,挟天皇以令天下,严密监控那些尝试动用宪兵力量来反对自己的动向。但是,近卫文麿、冈田启介、平沼骐一郎等有首相经历的重臣们,逐渐加入了反对东条英机的队伍,最终以问责马里亚纳群岛失败的方式,迫使东条英机内阁集体辞职。
东条英机内阁之后,七月二十二日,陆军大将、朝鲜总督小矶国昭组阁。首相小矶国昭设置了最高战争指导会议,取代此前的大本营政府联席会议,试图将国务与统帅二者归一,但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八月召开的最高战争指导会议,天皇也亲自出席,通过了今后的战争指导方针。其基本判断是日本的国力和战斗力已经逐渐失去了计划性,在一定时期内只能达到阻止敌人进攻的程度,对于胜利的展望则一字未提。
一九四四年(昭和十九年)十月,麦克阿瑟麾下的美军在菲律宾的莱特岛登陆。大本营本来准备在吕宋岛与美军决战,但此时不得不迅速调集兵力,联合舰队也全力以赴试图杀入莱特湾,但美国的航空母舰舰队占据了绝对优势,日军遭到毁灭性打击。就在这次海战中,第一航空舰队的司令官大西泷治郎中将开始使用以神风特别攻击队撞击敌方军舰的战法,试图以此挽回颓势。这种让士兵自断生路的非人道的特攻战法,随后在陆军中也被广泛使用,造成更多年轻的生命白白送死,特攻队战死的人数到战败时达到了4400。
战斗从莱特湾向民都洛岛、吕宋岛不断扩大。菲律宾的战斗,早早就变成只是为下一次作战拖延时间而已。吕宋岛上的30万日本军队大部分四散逃入山中,菲律宾当地的民众也有一定的抵抗。日军最终或在弹尽粮绝后饿死,或者得了疟疾等疾病而丧生,完全失去了战斗力。
美军占领马里亚纳群岛之后就开始修建飞机场。一九四四年(昭和十九年)十一月,美军使用远距离轰炸机B-29开始对日本本土进行空袭。最开始空袭的主要目标是东京、名古屋等地的军需工厂和军事设施,但第二年二月以后,轰炸目标就转向了普通的市区街道,而且开始使用能将房屋和人群付之一炬的燃烧弹,进行无差别的地毯式轰炸。一九四五年(昭和二十年)三月九日至十日,进行了以东京平民区为目标的东京大轰炸,共烧毁房屋25.9万间,死亡8.307万人,轻重伤者合计11万人,受灾人数达到89万人。三月以后,空袭扩大到了大阪、名古屋、神户等大城市和地方城市。战争结束之前,沿海各城市还受到来自美国军舰的舰炮攻击。类似这样的军事行动,造成全国219万间房屋被焚,43万人丧生,受灾人数达到1000万。
美国发动的针对日本本土的空袭极大影响了国民的战斗意志。长期战争已经让民众疲惫不堪,加上粮食等日常生活物资匮乏,日复一日的轰炸让国民彻底丧失了胜利的希望,很快就斗志全无。民众的这种心理体现在当时很多流言蜚语中,根据内务省警保局的调查,对天皇的不敬言论和反对战争、反对军部的声音与日俱增。
一九四五年(昭和二十年)一月,最高战争指导会议决定,日本军队必须在菲律宾和台湾、冲绳等地区尽全力让敌人付出惨重的血之代价,为日本本土的决战做好准备。在此前后终于意识到战局不利的昭和天皇,二月向平沼骐一郎、近卫文麿、广田弘毅、若槻礼次郎、东条英机等重臣征询意见。这些人中,只有近卫文麿向天皇建议尽快争取和平。他在与保守的自由主义团体协商后,向天皇提出上奏文书,认为战败已经不可避免,“与表面上护持国体相比,更令人担忧的是战败招致的以及应该会与战败相伴随的共产主义革命”。近卫文麿向天皇提议,要想护持国体,须尽快做好结束战争的准备。此时的天皇仍然对陆海军有所期待,希望能再次获得辉煌的战果,为将来的讲和谈判创造一些有利条件,所以拒绝了近卫文麿的提议。战争继续在胜利完全无望的情况下进行。这一时期,无论境外战场还是遭受猛烈空袭的国内,伤亡都在迅速增加。四月五日,完全无所作为的小矶国昭内阁集体辞职,七日,海军出身的铃木贯太郎组建内阁。
就在政权更迭之前的四月一日,美国以1500艘战舰、18万士兵的庞大军队登陆冲绳本岛。守卫冲绳的第32军只有10万人,他们的任务是为了本土决战而担当弃子角色,要打持久战来消耗敌人,让敌人付出流血代价。为此,日军不仅完全没有采取保护冲绳县民众的措施,相反却大规模征用冲绳民众的劳力和物资,为补充军队战斗力动员民众,将中学生、女学生都编入战斗序列,或者令其担任护士(如铁血勤皇队、姬百合部队等)。在山洞中,日军直接或者间接强制冲绳民众集体自杀,还有以涉嫌担任美军间谍为由屠杀普通民众的事件。六月二十三日,司令官牛岛满自杀,日军有组织的抵抗终告结束。其他零散的顽抗一直持续到战争结束后的九月中旬。在这期间,日军的战死者达到了85000多人,冲绳县民死亡人数远超于此,达到了94000人。
冲绳战事正酣的六月,御前会议决定为“护持国体、保卫皇土”进行本土决战,要在海洋、河流、陆地的任何一处采取“全军刺刀见红”的战法。同时解散大政翼赞会及其下属各团体,重新组织为国民义勇队,直接置于军队的指挥之下,这恰恰是以天皇为中心的法西斯统治的极端形式。但是,国民难以燃起斗志,就是全面动员起来的军队,连战斗的武器都没有,陷入了一种“士兵人数虽多,但都是杂牌军”(河边虎四郎参谋次长所言)的状态。
战败——美国投下原子弹与接受《波茨坦公告》
一九四五年(昭和二十年)二月四日开始的一周时间里,正当日本忙着准备绝望的本土决战的时候,盟国首脑即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和苏联元帅斯大林三人在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举行会议,在讨论德国投降后欧洲问题处理方式的同时,也谈及苏联对日参战及其条件。在这期间签订的秘密协定规定,苏联将在德国投降后两到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作为条件,第一,要恢复沙俄曾经在中国东北拥有的特权(控制旅顺、大连两个港口和中东、南满洲铁路),同时收回库页岛南部;第二,决定将千岛群岛割让给苏联。前者是对日俄战争的报复,而后者割占日本领土,实际上违背了盟国的领土不扩大原则。为了尽量不让美国人流血牺牲就迫使日本投降的罗斯福,认可了上述条件。
雅尔塔会议两个月后罗斯福总统病逝,副总统杜鲁门继任。四月十三日希特勒自杀,五月七日德国无条件投降。从四月到六月之间,同盟国50多个国家的代表齐聚美国旧金山,决定成立联合国。日本陷入同盟国的天罗地网,遭到彻底孤立。
直到六月份,昭和天皇才终于朝着寻求和平的方向迈出一步。内大臣木户幸一上奏,认为为了达成“护持国体乃至高无上之目标”,除了由天皇勇敢决断地收拾残局之外,别无他法,天皇接受了这一建议。结果,铃木贯太郎内阁寻求请苏联协调,进行和平谈判,东京与莫斯科的外交部门之间开始谈判。同时,还计划派遣近卫文麿为天皇特使出访莫斯科。但这一切都是竹篮打水,斯大林已经参加了七月十七日开始的三国首脑会议。
从七月十七日开始,杜鲁门、丘吉尔和斯大林在柏林郊外的波茨坦召开三国首脑会议。对杜鲁门来说,敦促苏联履行对日参战的承诺成为最为重要的课题之一。会谈的第一天,斯大林就明确表明苏联将在八月十五日参加对日作战。但是,第二天杜鲁门从美国国内拿到了原子弹爆炸实验成功的报告。因此,杜鲁门等美国领导层改变了初衷,不再寄希望于苏联出兵,而是确信原子弹完全可以结束战争。美国开始背离雅尔塔会议中关于苏联在远东出兵的承诺,希望能够有效利用原子弹爆炸的威力,确保对战后世界的领导权。
原子弹爆炸成功,对美国正在准备的《波茨坦公告》产生了影响。对日宣言的前半部分,严厉警告日本负隅顽抗是走向灭亡之路,后半部分则列举了敦促日本投降的各项条件,包括彻底铲除军国主义,日本领土仅限于本州、北海道、四国、九州及其附属岛屿,解除军队武装,惩罚战争罪犯,恢复和强化民主主义,经济非军事化,以及为达成上述目标而对日本领土实行占领。在上述宣言的草案之中还包括在占领军完成上述目标,正式建立责任政府之后,占领军将立即撤出的内容;在责任政府的相关表述中含有“现有天皇血统基础上的君主立宪制”的字样,也就是说承认天皇制的存在与延续。但是,原子弹爆炸成功之后,这部分内容就被从草案中删除了。七月二十六日,《波茨坦公告》以美、英、中三国的名义正式发表(这时的苏联还没有对日宣战)。
七月二十七日,日本政府得知《波茨坦公告》的内容后,立即报告给天皇和最高战争指导会议。二十八日,《波茨坦公告》在各大报纸上发表,铃木贯太郎首相发表谈话,并不认为这对于日本政府有重大意义,便置之不理。盟国认为这意味着日本拒绝宣言的相关内容,为美国投下原子弹提供了口实。
八月六日,美国首先在广岛投下了原子弹。刹那间,整个城市陷入火海。原子弹的冲击波破坏力巨大,到这一年年末为止,死亡人数超过了14万,而且随着时间推移逐年上升,很多人长期饱受原子弹核辐射的痛苦。日本的战争指挥者大吃一惊,但并没有立即采取行动停止战争。
原子弹爆炸后的广岛街道。上午八点十五分,美国空军B -29轰炸机“艾诺拉.盖”号投下原子弹,广岛市7.6万户建筑物中的92%瞬间被毁。这张照片是在离爆炸中心点2.3公里御幸桥的西诘一带拍摄的。一九四五年(昭和二十年)八月六日,广岛御幸桥(照片摄影、提供:松重美人)
美国投下原子弹实际上促使了苏联提前对日宣战。八月八日,苏联以日本拒绝《波茨坦公告》为由发表对日作战宣言,从南库页岛到中国东北挥师大举进攻,比原来预定的时间早了一周。第二天上午,日本最高战争指导会议召开,会议一直开到晚上,外务大臣东乡茂德主张将维持天皇制、护持国体作为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的唯一条件。针对这种看法,陆军大臣阿南惟几与陆海军统帅部部长一起提出——(1)护持国体的同时还要增加其他条件;(2)军队自主撤兵(反对解除武装);(3)日本自己惩治战犯;(4)不能占领日本等——四项条件,以此为前提接受《波茨坦公告》。双方意见针锋相对,争论不休,吵到八月九日,第二颗原子弹在长崎爆炸,造成了大约7万人死亡。当天深夜召开的御前会议上,军部依然坚持此前四个前提条件的主张,铃木贯太郎首相发言提出,“钦仰圣裁之外,别无他途”。天皇下定决心,以护持国体为唯一条件接受《波茨坦公告》。
日本政府对于能否护持国体惴惴不安,美国政府答复日本称,从投降之时开始,天皇和日本政府的统治权将置于盟军最高司令官的管辖之下,同时,日本政府的体制形态将根据日本国民的自由意愿来最终确定。对于这一答复,在八月十四日的御前会议上,军部强硬派主张继续战斗到底,但天皇作出了自己的“圣断”,“有关国体之事,敌国亦予认可,并无丝毫不安”,决定接受《波茨坦公告》。
正在倾听“玉音放送”的人们。八月十五日中午,收音机里传来了天皇本人的声音,国民得知旷日持久的战争终于结束。一九四五年(昭和二十年)八月十五日,于东京有乐町《每日新闻》报社东京总社编辑局内(照片提供:每日新闻社)
一九四五年(昭和二十年)八月十五日中午,昭和天皇通过广播电台下达《终战诏书》,至此,亚洲太平洋战争以日本的无条件投降而告终,第二次世界大战落下帷幕。
【摘自:《帝国时期(岩波日本史·第八卷)》作者/由井正臣[日] 译者/初晓波 新星出版社】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