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的最后一天。
过去的一年里,我们见证了许多作家的离世。今天,我们整理了其中的14位,这些名字中,有的可能是你的文学启蒙,有的你可能从未听闻。在时间的催促下,我们只能不舍地道一声再见,而文字不朽,我们总能通过阅读的方式,再无数次与他们重逢。
01
孙玉石
(1935.11 — 2024.1.13)
▲孙玉石,满族,舒穆禄氏。正白旗后裔。辽宁海城人。著名学者、文学史家、文学批评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代表作有《《野草)研究》、《中国初期象征派诗歌研究》等。
孙玉石“在现代文学学科发展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钱理群语)。他的学术道路起步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他怀着对美的追求进入北京大学,先是写诗,后走上研究诗歌之路。
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孙玉石是现代文学学科重建的中坚人物,自觉坚持着文学史书写应当公平、完整、多元的观念。1983年,专著《中国初期象征派诗歌研究》出版,王瑶表明该书“着重探讨了中国现代诗歌中一个客观存在的历史现象——即象征派诗在中国传播、发展和衰落的过程”,如实呈现了这一流派的探索与成就,尤其是“对于促进主流的向前发展有历史作用”。温儒敏指出,20世纪80年代中期现代文学学科开始重视流派、思潮问题,其中有着孙玉石先生研究的推动和影响。
▲孙玉石的《新诗十讲》
02
谌容
(1935.10.25 — 2024.2.4)
▲原名谌德容,女,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汉口镇。中共党员,中国内地女作家、编剧。1975年,出版个人首部长篇小说《万年青》。代表作《人到中年》《太子村的秘密》《错、错、错!》《中年苦短——谌容随笔》等。
谌容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勇于触及现实问题,作品大多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出版于1975年的处女作《万年青》描绘了华北某地农村反对“包产到户”的斗争故事;写于1976年的《光明与黑暗》取材于在山西农村生活的真实体验,作家因而“略知他们的苦衷和在夹缝中为民谋利的种种斗争艺术”。1979年创作的《永远是春天》则写出了从抗日战争到“文化大革命”的几十年风云变化。从取材来看,它涉及十年浩劫的全过程,是最早出现的从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对“文化大革命“作否定评价的一部中篇小说,由此奠定了谌容以后创作中批判极左思潮的基调。
▲谌容的《人到中年》
03
马识途
(1915.1.17 — 2024.3.28)
▲马识途,1915年生于重庆。革命家、作家、书法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清江壮歌》《夜谭十记》,纪实文学《沧桑十年》《在地下》,短篇小说集《找红军》《马识途讽刺小说集》等。
马识途是一位优秀的革命家和文学家。1936年参加革命,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
马识途与巴金、张秀熟、沙汀、艾芜并称“蜀中五老”,其早期小说《夜谭十记》中的《盗官记》被改编成著名电影《让子弹飞》。
▲马识途的《夜谭十记》
04
齐邦媛
(1924.2.19 — 2024.3.28)
▲齐邦媛,辽宁铁岭人,1924年出生,台湾地区以及国民党政界人士齐世英长女。1947年,毕业于国立武汉大学外文系,同年到台湾,受聘为台湾大学外文系助教。代表作有《最后的黄埔》《一生中的一天》《巨流河》 等。
在台湾,齐邦媛有着“永远的齐老师”之称,23岁应聘到台湾大学外文系任助教开始,她毕生从事教育,并且负责过翻译出版、统筹中学教材编选、推广台湾文学等工作。
《巨流河》既是她一生的缩影,也是一部20世纪中国人的苦难史。
▲齐邦媛的《巨流河》
05
约翰·巴思
(John Simmons Barth,1930.5.27 — 2024.4.2)
▲约翰·巴思,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家,是反讽、戏拟、元小说作家。代表作有《漂浮的歌剧》《路的尽头》《烟草经纪人》《客迈拉》等。
巴思自小热爱音乐,1952年获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文学硕士学位。结识博尔赫斯,并受其影响创作短篇小说集《迷失在游乐场》。
巴思的小说被认为具有后现代主义和超小说性质,反映了二战以来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其论文《枯竭的文学》被公认为后现代主义的宣言书,使得“文学已死”的说法甚嚣尘上。
▲约翰·巴思的《客迈拉》
06
保罗·奥斯特
(Paul Auster,1947.2.3 — 2024.4.30)
▲保罗·奥斯特,美籍犹太人小说家、诗人、翻译家,也是电影编剧和导演,曾和导演王颖合导电影《烟》。其女儿是美国歌手苏菲·奥斯特,前妻是2013年布克国际奖得主莉迪亚·戴维斯。代表作有《纽约三部曲》《布鲁克林的荒唐事》《幻影书》等。
奥斯特的作品最常讨论的主旨人生的无常和无限,被文坛誉为“穿胶鞋的卡夫卡”。其作品融合了荒诞主义、存在主义和悬疑小说等元素,被视为美国当代最具创新性的小说家之一。
▲保罗·奥斯特的《纽约三部曲》
07
艾丽丝·门罗
(Alice Munro,1931.7.10 — 2024.5.31)
▲艾丽丝·门罗,加拿大著名短篇小说作家,1931年出生于安大略省的一个农民家庭,她自少女时代开始写作,一生先后出版了14部短篇小说集。代表作《快乐影子之舞》、《逃离》、《公开的秘密》、《爱的进程》等。
2013年,门罗成为加拿大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瑞典学院给出的颁奖词是:“当代短篇文学小说大师”。门罗一生角色多是家庭主妇,忙于家务和养育孩子,她的写作常常在孩子午睡的间隙,也曾在怀孕期间疯狂创作。其小说多书写小乡镇上普通人的爱情、家庭生活等日常琐事。
门罗以短篇小说见长,她有着清晰明确的现实主义眼光,将叙述的重点全部放在自己可见可感的日常生活之中,以对小镇平凡生活的叙述折射普通人生活的境况与意义,因此被誉为“加拿大的契科夫”“我们时代的契科夫”。并且,门罗的写作也是女性主义文学书写的典范。其小说主角通常都是女性,借由女性角色的视角展现丰富而幽微的女性处境,聚焦于她们困境中的挣扎和自我救赎。她在小说中融入了很多自传成分,常常将对现实的观察和自己亲身的经历相糅合,在虚构和现实的边界之处,门罗用她独有的敏锐细腻笔触向读者呈现了一种立体的生活面貌。
▲艾丽丝·门罗的《逃离》
08
白石嘉寿子
(Shiraishi Kazuko,1931.2.27 — 2024.6.14)
▲白石嘉寿子,日本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出生于加拿大温哥华的一个日本商人家庭,七岁随父母归国,高中时代开始诗歌写作。代表作有《降落鸡蛋的城市》《神圣淫荡者的季节》《砂族》《浮现之物》等。
在早稻田大学文学部就读时期,她深受北园克卫超现实主义诗歌风格的影响,并出版了第一本诗集《降落鸡蛋的城市》,以崭新的诗歌风格于诗坛崭露头角。毕业后,她与大学同学、任松竹大船电影制片厂导演的篠田正浩结婚,婚后的数年里,其诗歌创作曾一度中断。离婚后重返诗坛,创作激情随后呈持续井喷状态,有着“小众性大诗人”的美誉。
白石嘉寿子因受六十年代美国“垮掉的一代”与爵士乐的冲击,极其注重个性的自我表达,其早期诗作有不少关于性、爱、欲望的大胆坦率的书写,也被认为是日本现代诗人中最前卫的女权主义者。她更晚近的作品则转向对人性与自然的关注。整体作品热烈奔放、激情高亢饱满,情感真挚,富有浓厚的现代主义和超现实主义色彩。
▲白石嘉寿子的《新动物诗集》
09
乐黛云
(1931.2.27 — 2024.6.14)
▲女,汉族(有八分之一苗族血统),贵州贵阳人,中共党员,曾任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北京大学现代文学和比较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1年在《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发表《尼采与中国现代文学》一文,开拓了西方文学与中国文学关系研究的新空间。
1931年1月,乐黛云出生于贵州贵阳。4岁时,父母将她送进天主堂,跟随一位意大利修女学习钢琴。6岁时,全面抗战爆发,因家附近没有小学,由父母亲自教她读书。1948年,乐黛云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
乐黛云的一生,“曾在高处起舞,也曾在谷底牧歌”,当过猪倌、伙夫、赶驴人、打砖手,五十岁时才真正“上路”,开始学术生涯,此后一路狂奔成为中国比较文学奠基人,她笑对人生的坎坷曲折,是置身群贤之中而自成传奇的中外“跨文化之桥”的构筑者。她说:“我个人在时运好转时不曾狂傲膨胀,跌落低谷时从不自暴自弃。我知道存在荒谬,却不靠近虚无。我希望一直勇敢、浪漫、自然和自信,葆有开放、批评但也包容、非排他性的心态。”阅读她的人生经历,就是在阅读一段跌宕起伏的历史,亦是在阅读一种洒脱放达的生活方式和勇敢乐观的人生态度。
▲乐黛云的《乐黛云讲比较文学》
10
痖弦
(1932.8.29 — 2024.10.11)
▲痖弦,原名王庆麟,1932年生于河南南阳一个农民家庭,青年入伍,随军辗转赴台。曾任《联合报》副总编辑兼副刊主编,与诗人洛夫和张默共同创办《创世纪》诗刊,著有《痖弦诗抄》、《深渊》、《盐》等诗集。1965年停笔,兴趣转向现代诗歌研究。
痖弦是新诗历史上非常重要的诗人。江弱水曾经有一个说法,新诗一百年了,前五十年看卞之琳,后五十年看张枣,我想在这样一个跨度里,还有两个人是不能忽略的,一个是穆旦,一个就是痖弦。作为一个现代诗人,痖弦的现代意识可能达到了新诗百年里少有的一个境界,甚至可以说他是最具有现代意识的中国现代诗人。他有很高的中国古典文化修养,但他又能对新诗和现代诗歌文化之间的关联有着深刻的洞察,包括他对新诗现代语言的力量有一种很深的领悟。痖弦最可贵的地方就是,他几乎每一首诗,都是完整、独立的一个作品。他有自己的语言世界。这个世界,既呼应了历史的纵深,又面对了时代的广阔。
▲痖弦的《痖弦诗集》
11
聂华苓
(1925.1.11 — 2024.10.21)
▲聂华苓(1925.1.11 — 2024.10.21),出生于湖北宜昌,后于武汉长大,湖北应山(现湖北省广水市)人。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外文系,美籍华裔女作家、翻译家。1976年获诺贝尔和平奖提名。代表作散文《变形虫》《亲爱的爸爸妈妈》,长篇小说《失去的金铃子》《千山外,水长流》等。
聂华苓于1925年1月11日在湖北宜昌出生,因此取名宜生,不久后全家迁往武汉。聂华苓在南京完成学业,于1948年夏毕业,进入南京青年会中学教授英文课,任教时间并不长。同年,她以“远思”为笔名发表第一篇作品,讽刺投机者的散文《变形虫》。
聂华苓的小说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或描写从大陆流落到台湾的小市民的生活和“乡愁”,表现他们想回家又不能回去的空虚绝望的情绪,如《台湾轶事》;或描写故国山河和乡村人物,寄托对祖国、故土、亲人的怀念,如《失去的金铃子》;亦或是描写部分青年在中国台湾或其他地区流浪、放逐的生涯,表现了他们在动乱时期的悲剧性格,如《桑青与桃红》。在文学的题材、形式和风格上,
她综合了中西方的优秀文化传统,既从鲁迅及中国当代作家的文学作品中吸收中国文化传统之长,又吸取了西方文学之精华,摸索出一条中西方优秀文化传统相结合的道路,使她的作品主题思想的深刻性和对现实生活描写的真实性得到完美的统一,既民族化又现代化。
▲聂华苓的《桑青与桃红》
12
谷川俊太郎
(Shuntarou Tanikawa,1931.12.15 — 2024.11.13)
▲谷川俊太郎,日本当代著名诗人、剧作家、翻译家。十七岁时受北川幸比古等周围朋友的影响开始诗歌创作。二十一岁出版了处女诗集《二十亿光年的孤独》,并以此诗集被称为昭和时期的宇宙诗人。之后相继出版了《62首十四行诗》、《关于爱》等七十余部诗集。
“生命”、“生活”和“人性”是谷川俊太郎抒写的主题。他的诗作,语言简练、干净、纯粹,尤其是近年的禅意与空灵,透出一种感性的东方智慧。
对于诗歌,谷川俊太郎认为,“诗歌来自灵魂的虚构的存在,某种意义上跟小说相同”。更意外的是,谷川又说:“其实我不喜欢文学。我喜欢'不喜欢用语言活着’。语言落下帷幕前的世界我是喜欢的。我喜欢无法语言表达的活着。相比文学,我喜欢没有语言的音乐。”
▲谷川俊太郎的《二十亿光年的孤独》
13
叶嘉莹
(1924.7.2 — 2024.11.24)
▲叶嘉莹,生于北京,号迦陵,本姓叶赫那拉,满族,加拿大籍华人,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教育家、诗人。代表作有《杜甫秋兴八首集说》《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迦陵论词丛稿》等。
与以诗歌传世或扬名的作家相比,叶嘉莹更多的是强调诗歌创作之于生命本体的意义和价值。她从古人诗词中中获得相知慰藉,汲取生命、品德的力量,苦难的打击在诗词精神感召之下,也可以成为一种对品德意志的锻炼。通过诗词创作,使得忧伤、悲愤、无助、欢欣等情绪得到宣泄,使负面情绪得到净化、提纯,升华为一种人生顽强、悲悯、坚毅的精神境界和意志。她的创作,基本体现了作家的心灵、智慧、品格、襟怀和修养。
▲叶嘉莹的《古诗词课》
14
琼瑶
( 1938.4.20 — 2024.12.04)
▲琼瑶,本名陈喆,出生于四川成都,祖籍湖南衡阳,中国当代作家、编剧、影视制作人。笔名除了琼瑶外,还用过心如、凤凰等。代表作有《庭院深深》,《六个梦》系列、《梅花三弄》系列、以及《还珠格格》系列等。
琼瑶描绘的爱情都不是凡人肉体的爱,而是像但丁在《神曲》中所描绘的那种天堂里的超凡脱俗的爱。琼瑶小说爱的主题不是建立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而是植根于理想的王国,这常常为人所诟病。琼瑶不是按生活本来有的样子再现生活,而是按应当有的样子来表现生活。她描绘的是理想世界,而不是搬演现实生活中的故事。
在台湾众多的言情作家中,琼瑶是颇具特色的。在余年的言情小说创作生涯里,琼瑶的小说从人物、主题到结构、语言等诸方面都形成了独特的风格。琼瑶特殊的生活际遇和美学追求使其前期小说偏爱悲剧,而后期创作则明显地拒绝和消解悲剧。琼瑶小说在情节结构、人物、主题、语言诸方面均存在着模式化倾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琼瑶模式”。在中国现当代言情文学史上,琼瑶是个承前启后的作家,一方面上承前辈作家如张恨水等的文学传统,另一方面又以自己的创作模式影响了三毛、亦舒等同时代及后辈作家。
▲琼瑶的《烟雨濛濛》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