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和老友闲聊到了教育改革的事儿,老友一脸疑惑地跟我说:“你听说了没?人大金灿荣教授提出取消中考,学制缩短,可怪了,这动静怎么没掀起多大水花,为啥没人叫好呢?”

我一听,也陷入了沉思,这听起来挺美好的改革点子,咋就落了个这般尴尬的境地,这里面的弯弯绕绕,确实值得咱仔细琢磨琢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取消中考学制缩短,理论上那可是好处多多。

首当其冲的,就是能给孩子们“减负松绑”。

你想想,现在的孩子,从小学开始就被学业压得喘不过气,书包沉得像小山,周末还得穿梭在各种辅导班之间。

中考作为一道“大关”,更是让孩子和家长们如临大敌,为了能考上好高中,那真是拼了命地学,熬夜刷题成了家常便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旦取消中考,孩子们就能从这残酷的升学竞争中解脱出来,有更多时间去发展兴趣爱好,探索未知世界,让童年、少年时光回归纯真与多彩。

再者,学制缩短意味着孩子们能更早地步入社会,开启职业生涯,为社会创造价值的时间也提前了。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知识更新换代快如闪电,早几年进入职场,就能多几分适应变化的先机,积累更丰富的实践经验。

而且,对于家庭来说,也能减轻几年供孩子读书的经济负担,把资金投入到更急需的地方,改善生活质量,这无疑是一举多得的美事儿。

从教育资源分配的角度看,取消中考能让教育资源更加均衡。

现在,为了备战中考、高考,各地都拼命打造“超级中学”,把优质的师资、先进的教学设备一股脑地往这些学校倾斜,导致城乡、区域之间的教育差距越拉越大。

没了中考这根“指挥棒”,各个学校不用再为升学率“死磕”,可以把精力放在提升教育质量的本质上,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相对公平的教育资源,不管是在城市的繁华街区,还是偏远的乡村角落。

可这么好的事儿,为啥大家反应平平,甚至有些冷淡呢?这背后的原因,牵扯太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方面,有一群“既得利益者”在背后“使绊子”。

首当其冲的就是校外培训机构,中考的存在,就像一座“金矿”,让他们赚得盆满钵满。各种中考冲刺班、专项辅导班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家长们为了孩子能考上好高中,不惜一掷千金。

一旦取消中考,这庞大的培训市场瞬间就会萎缩,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他们能不反对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一些重点高中,靠着中考筛选生源,把全市乃至全省的尖子生都收入囊中,维持着高升学率的“金字招牌”,取消中考,生源优势没了,他们自然不乐意。

就业考量也是一大因素。如今这就业形势,那叫一个严峻,大学毕业生都一抓一大把,找工作难如登天。

家长们心里门儿清,孩子要是学历不高,在人才市场上就更没竞争力。虽说学制缩短能早几年工作,但没有高学历“傍身”,很可能只能从事一些技术含量低、薪资微薄的工作,未来发展受限。

所以,哪怕知道孩子读书辛苦,家长们还是咬着牙,盼着孩子能一路读上去,拿个本科、硕士文凭,谋个好前程,在这种情况下,对取消中考、学制缩短的提议,他们自然心存疑虑。

再说说专家教授权威减弱这个事儿。

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大家获取知识、观点的渠道五花八门,社交媒体、网络论坛上,人人都能发表见解,专家不再是唯一的“权威发声筒”。

以往,专家提出个啥改革建议,大家都奉为圭臬,可如今,一些专家不接地气的言论频出,渐渐让老百姓失去了信任。

就拿这次取消中考、学制缩短来说,在家长们看来,教授可能只是站在理论的“云端”,没有充分考虑现实生活中的柴米油盐、孩子的成长困境和就业的残酷竞争,所以,他们的提议也就难以得到大众的热烈响应。

另外,教育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配套措施要是跟不上,再好的设想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取消中考后,如何保证高中阶段教育的质量和公平性?缩短学制,课程体系该如何调整,才能既保证学生知识储备不减,又能提升实践能力?这些关键问题要是没有清晰、可行的解决方案,家长和社会各界自然不敢轻易叫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想让这一改革提议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还得各方齐心协力。

教育部门得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民意,制定详细、周全的配套政策,比如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通发展,让早毕业的孩子有多元的职业发展路径可选;

加大对教育资源薄弱地区的扶持力度,确保公平;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不以学历论英雄,让有能力的人都能脱颖而出。

专家们也得放下架子,多深入基层,了解老百姓的真实需求,让改革建议更接地气。

取消中考、学制缩短,本是一场充满希望的教育变革,但要打破现实的重重阻力,赢得大众的认可与支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