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说到“气死我了”,本质上只是夸张的说法,用来表达激烈的情绪情感。
可是你想得到吗?人真的能被“活活气死”?
11月份,在江苏某地,两名男子王某和张某两人各骑一辆电动车,在一个路口相撞。
万幸的是由于双方车速都不快,所以没造成什么伤害。
放在平常人身上,可能拌两句嘴就得了;谁知这二位竟然颇有小事闹大的倾向,因为车祸的责任归属问题发生了争执。
两个人你来我往,越吵越激烈,正在这时,王某突然身体不适,脸色苍白,一头栽倒在地,失去了意识。
周围围观人群立马拨打了急救电话,医护人员迅速赶到,将王某送到医院进行抢救。
可遗憾的是,王某终究没能抢救过来,由于心脏病急性发作导致的心源性猝死,王某的生命就此终结在了这一个小小的车祸上。
王某的家人得知这个噩耗后悲痛欲绝,他们将张某告上了法庭,要求他承担责任和经济赔偿。
按说,因为和张某吵架而导致王某心脏病发作,张某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
但是法院却发现了一个关键的线索,那就是王某的真正死因。
就在四天前,王某刚刚做完心脏手术,手术刚结束他就骑车外出,还和人发生了激烈争吵。
法官认为,王某作为第一健康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明知自己心脏不好,仍无法有效管控自身情绪,因此应当承担大部分责任。
且王某死亡的原因是自身疾病,争吵只是诱因之一。所以在最后的判决中,张某承担了5%的责任,而王某本身则承担余下95%的责任。
这件事看似离谱,其实又在情理之中。
许多网友纷纷表示:“原来气死人是真的!”“我上次和人吵架,就吵得胸闷气短了好几天!”
事例频发
在江苏事件发生的前几日,还有另一个类似的事例:
在首都国际机场,一男子在机场与人争吵,双方骂战正激烈时,该男子突然捂住胸口倒地,失去意识,身体抽搐。
随后医护人员及时赶到,送医抢救,应该已经脱离了危险。
中新健康紧急提醒大家,情绪激动的时候可能会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心梗,甚至有室颤的可能。
第二个原因,还有可能在情绪激动时诱发恶性的心律失常,包括实行心动过速、心室颤动、也会引起猝死。
如果患者之前有过高血压等疾病,也可能在情绪剧烈波动后导致血压飙升,引起血管撕裂,包括主动脉撕裂,引发猝死。
六月份,在浙江丽水,一女子因为和老公吵架情绪激动,突发呼吸性碱中毒送医抢救。
据悉,女子因为家庭琐事和老公吵架,突发胸闷不适、呼吸急促等情况,继而瘫倒在地,全身抖动,手指僵硬呈现鸡爪形。
呼吸性碱中毒即使肺通气过度,该疾病为全身性疾病,涉及到全身多个系统,发病时患者倒地不起,手脚发麻,感觉到很难受也很恐惧。
《增广贤文》曾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并不是说让我们一味忍让,而是说不要经常生气,也不要热血冲头。
这样不仅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碍,也会影响到我们的心理健康安全。
伤身伤心
我们常说“气大伤身”,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来说,更是要修身养性,情绪不要波动太大。
因为“愤怒”这种看似常见的情绪反应,正在成为一点一点蚕食健康的隐形杀手。
当我们生气时,心血管首当其冲。
研究显示,持续的情绪波动会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在老年群体中,经常生气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要大得多。
而在年轻人群体中,频繁的愤怒情绪会引发早期动脉粥样硬化。
除了心血管,免疫系统也容易受到影响。长期的负面情绪会削弱免疫系统的功能,使身体更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
除此之外,在愤怒的影响下,人会长期处于肌肉紧张状态,这可能引发一些慢性疼痛,如颈椎痛或背痛。
谈完了“气大伤身”,再来谈谈“气大伤心”。
有学者认为:生气是在拿别人错误来惩罚自己。
因为生气是一种情感的自我消耗,持续的愤怒情绪在消耗个人的精力和认知资源,且会让人陷入负面的思维循环,失去冷静思考的机会。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做:反刍思维,
是指经历了负面事件后,个体对于此事件的过程、自身的应对方式、过程中消极的自我情绪进行的反复的思考。
这种重复性的回想不但不利于事情的解决,还会拖着自己一次又一次陷入到消极的情绪之中无法自拔,最终造成严重的后果。
暂时的愤怒就像炮仗,炸响之后就结束了;而长期的、反复的愤怒情绪就会像连绵不断的山火,对你的心理健康成危害。
如何排解?
有人说:“那既然生气这么伤害身体,那我以后就尽力压制住自己,不让自己生气好了!”
其实这种想法也是错误的,生气是一种自然反应,爆发怒火和生闷气、压抑怒火都是很伤害身体的行为。
我们要生气,但是要合理地发泄、表达情绪。
首先,我们要接纳情绪的产生。有些人在情绪产生后会自我厌弃,觉得自己是暴躁的人、不分青红皂白就发脾气的人,因而自我价值感降低。
我们要认识到,生气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就像吃饭喝水一样;我们要接受它的存在,而不是压抑和否认。
其次,我们可以掌握一些情绪调节技巧,其中认知重构法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认知重构训练是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通过改变人们的负面思维模式,来改变心理状态,促进心理健康。
简单理解,就是“凡坏事往好处想”。
例如开头两车相撞的事例,我们就可以想,人平安就是不幸中的万幸了,别的东西争个高低有什么意思呢?
再比如,某件事因为某种缘故被搞砸了,我们就可以想,这次就当长个教训,吃亏也只吃一次,下次再有这样的情况就知道怎么应对了。
最后,就是如何正确发泄。
有些人可以通过打游戏、听音乐、看书平复心情;也有人通过运动流汗在发泄情绪;也有人升华情绪,利用激越的心情进行一些艺术创作。
总之,我们要找到正确的、适合我们的发泄方式。
对于自身情绪的管理,不仅仅是为了自身安全,也是为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如果你已经习惯于情绪的激烈爆发,长期沉浸在生气情绪之中,那么对你来说,学会排解情绪就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成长的过程。
不只是愤怒,还有焦虑、悲伤……情绪管理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也是我们需要打的一场持久战。
愿我们都能够成为情绪的主人,而不是情绪的奴隶。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