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叶海燕
1995年1月1日,中国第一张都市报——华西都市报正式诞生,与时代共振,与读者相伴。
2025年1月1日,华西都市报迎来创刊30周年。新年伊始,和煦的阳光温暖了冬日的街头。在成都玉林街道、德阳文庙广场、攀枝花三线博物馆、自贡恐龙博物馆等全川30个拾光打卡点,我们精心准备了纪念礼品,诚邀与读者和用户们参与拾光打卡,来一次冬日里最美的邂逅,共同开启新年的封面。
成都伊藤洋华堂锦华店打卡点
每个打卡点位人气高涨,读者们回忆着有华西都市报陪伴的那些温暖瞬间。对于华西都市报的记忆,有小区、楼道墙上挂着的黄色报箱,有无论刮风下雨都会把报纸送到的送报人,有父亲拿着报纸教儿时的自己读报识字。
时光荏苒,三十年的时光一闪而过,黄色报箱已有了岁月的印记,曾经看报识字的孩童已长大成大,30岁的华西都市报,如同一位忠实的老朋友,守护着读者们。从纸媒到智媒,封面传媒也以年轻、活力的面貌,与时代同频共振,引领亿万年轻人的生活方式。
缘分:
4岁儿子和华西都市报同一天生日
在自贡恐龙博物馆的拾光打卡点,一对80后、90后夫妇黄辉、曾春燕带着两个孩子前来打卡,当天正好是小儿子的4岁生日,一家人其乐融融地拍下照片留念,祝福华西都市报生日快乐。
川剧演员刘荣诚在成都市玉林街道一介·巷子里打卡点拍照打卡
“我老公是泸州人,我是隆昌人,我们俩从小就爱看华西都市报,我们的父母也喜欢看。”曾春燕还讲起了自己与华西的渊源,“2003年上初中时,特别爱看华西都市报上的各种故事、新闻。有一天我生日,正好那天的华西都市报农历和国历是同一天,我就收藏了那张华西都市报,作为给自己的生日礼物。祝华西都市报越来越好!”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打卡点
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打卡点位,来自苏州的苏女士表示,不仅是华西都市报的忠实读者,还是封面新闻的“老粉”。“华西都市报虽然主要在四川发行,但是我会经常看电子版。2016年,封面新闻上线后,我第一时间就下了,我手机里还有APP呢”。来成都旅游的苏女士,对于此次能在旅途中遇见“拾光打卡”,感觉十分欣喜和意外,“我也是1995年出生,和华西都市报同岁,新年第一天为老朋友庆生,真是很有缘分”。
回忆:
一张有温度的报纸
在成都光环购物公园的打卡点,市民周先生表示,华西都市报30岁了,自己也实打实看了30年,自己平时还是喜欢看纸质媒体,拿在手上慢慢翻阅的感觉还是很不一样。希望华西都市报能一直办下去。
德阳文庙打卡点
在成都红旗连锁总府店的点位,不少市民在华西都市报创刊30周年打卡装置前拍照。家住附近的刘阿姨谈到:“现在我们都订了华西都市报,报纸上各行各业的信息都有。”退休后的刘阿姨笑呵呵地说,现在年轻人不爱看报纸了,“那时候我家门口有两个盒子,一个是送牛奶的盒子,另一个就是华西的那个黄色的盒子。”
小胡是一位来自德阳的年轻读者,在她的记忆里,华西都市报陪伴她成长,是一张有温度的报纸。“记得小时候家门口、楼道里、小区里随处可见华西都市报的黄色报箱,想要了解国内外的时事,尤其是四川本土的民生热点,就打开报纸看看。”小胡表示,进入新媒体时代后,封面新闻App的推出,以及各大平台封面新闻官方账号的推送,让她感受到了封面传媒年轻化、纸媒化的步伐。
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林学系主任黄燕,带着女儿来到南充北湖公园的打卡点位。她所在的学院,也是全国闻名的“网红顶流”——大熊猫学院。 从中国大熊猫之父胡锦矗,到半个世纪该校几代大熊猫生态与保护科研工作者,再到全国首个大熊猫学院……这些年,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用报道讲述“国宝”故事。
将现场拍摄照片上传至线上打卡,黄燕抽中线上小礼品,还收到线下打卡的大熊猫伴手礼,她直呼“这是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和大熊猫的又一次奔赴。”
祝福:
川剧演员、作家为华西都市报30周年“庆生”
在成都市武侯区玉林街道一介·巷子里主题拍照打卡点,77岁的刘荣诚是国家二级演员,从事川剧表演几十年,看到拍照打卡活动,兴奋地上前参与。“我们那个时代家家户户都看华西都市报,是我们共同的记忆。”她还在现场即兴表演了一段川剧,清亮婉转的声音在社区回荡,真诚献礼华西都市报30周年生日。
“我是华西都市报的读者、副刊作者,更是粉丝。”南充的打卡现场,儿童文学作家蒲灵娟分享,20多年前她就开始阅读华西都市报,是一名忠实读者。后来多篇散文在华西都市报上刊发,成为一名作者。
儿童文学作家蒲灵娟(左)和封面新闻记者合影。(摄影:李欢)
拍照打卡后,蒲灵娟将照片分享到朋友圈“时光的河流中,华西都市报无疑是一条清澈透明孕育蓬勃生机的河流,华西都市报总与千千万万的读者相遇在文字中,于千万人中相遇;相遇在诗和远方;相遇在每一个明媚的日子……”并写下对华西都市报的祝福:“新年伊始,时间向新,祝福华西都市报越办越好,陪伴读者共长情。”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