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中产家庭以为留学后,孩子就有了出路,会迎来更好结局。实际上的确有,毕竟留学红利还是要奖励给一部分人的,否则不会完成这个击鼓传花的游戏。但并不会奖励给所有人。

大部分留学生还是要硬吃学历贬值的伤害的,只不过有的人抗性高点,有的人提前把这个问题规避了。今天我们聊下,如何对抗学历贬值的问题。到底该怎么破局?

No.1 刷好学校,把护城河拉高

对抗学历贬值第一步,就是要拉高自己护城河。泰坦尼克要沉了,也是先淹下面的。在上面的依旧有逃生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你选择回国,你留学最大意义就是刷好的学校去。挑选对你最有用的榜单。比如QS这种可以介入雇主等指标的,水分比较大,学校自己有操作空间的。这类榜单就能拔高你原本上限。

学校维持在QS前50才是安全线,至于更靠后的学校,比如格拉,南安,利兹或伯明翰这种,不能说这些qs前百学校没价值。只能说,这种学校也对抗不了现在学历贬值的局面。而曼大或往上这类学校就具备。还是会被市场最先挑选。而且本科就是这类学校会有更优先主动权。都说现在求职难,其实我这边好多名校学生依旧手里几个offer可以挑选,并没市场说的那么下行。

好学校的核心逻辑是,英国不行,可以港新,港新不行可以土澳。总有一个适合的学校可以接纳你。而且土澳最近开了不少一年的硕士课程,就不需要你1.5年或2年,就1年可以完成学位。这是变着法的要撬英国墙角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No.2 尽可能留在海外,不要回来

市场环境不好的时候,就容易形成内卷。很多内卷是没必要的,就付出很多,只是为了讨好企业。自己真不是受益人。

你看很多现在在珠三角的都跑hk去上班,然后来回两个多小时hk往返深圳通勤一样。就hk那边不加班,事少,下班后不会有老板私你,工资还高。不像深圳这种一线城市,薪资就那样,事还多,你还得加班,根本不可能平衡生活和工作。换个局域网又好起来了。

这个模式同样适合你留学后,留在海外的模式。就你去留学,核心思路不用再刷专业怎么样,你如果想留下为目的,就需要换一种生存模式。这个模式是如何融入当地人,如何融入人家社交体系,如何链接当地人。你如果还是国内学生那一套,读最多的书,然后再去卷工作,再从工签折返回来。这么个流程,肯定是不行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如果你从源头先解决了留的问题了,再倒过来找工作了?是不是所有问题都妥协 。那怎么从源头解决留的问题?其实现在市面上很多不同的组合玩法。还有男男局,女女局,细节就不多说了,你们细品。只要思路打开,你就是玩的顺风局。

No.3 考虑稀缺专业或特殊专业

就我们的教育体系是存在问题的,而且没办法破局,大家都在迎头向上。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都被裹挟走一种模式,就不断往下读,往高了读。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好像并没解决经济问题,只是延缓了我们就业问题。

其实我们留学也好,刷好学校也好,读到博士也好。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一个好工作,解决之后咱们的经济问题,俗点来说就是搞钱。那么有没有可能直接读好定向专业后直接搞钱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是有的,在国内一些定向专业可能并不被人稀罕,但在eu或澳洲这种,有些特殊工种不但好留,薪水都不错。比如护士,比如玩电缆高空作业的,懂家电修理的,比如开大卡车的等等职业很多的。如果你成绩一般,直接去学这种专项的技能其实也是好的,比你不断刷学校,但求职没着落要好。毕竟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卷到qs前50学校的。读书如果不是你擅长的,那么找个技能,把剩下时间和注意力全all in上,你也是这个领域的半神了。

就eu那边很多人又懒又注重个人生活空间,他们很多人只想要好处又不愿付出。我们稍微比他们努力点,就能获得更多机会。你看似进入了一个在国内觉得不体面的行业,但你得到的其实比很多白领金领还要多。你很快在英国或土澳可以买房置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了个结:其实市面上路一直很多,只不过很多国内家长被自己的视野给局限掉了。看到大家都这样在弄,自己交压力大了,逼着孩子也要跟上大部队。他们补课,你跟着补,没完没了,反而老师都开小灶去得这个好处了,在学校反而这个题都讲过了,就过了。如此循环了。

我们要解决的问题,焦虑的根源其实还是想解决孩子的经济问题,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从终局的角度去为孩子量身定制的去思考下能干什么。能好好把学术搞定的,就好好刷学校去。不能的逼也没用,找个技能稳住他自己的后半生技能。极力给孩子多创造更多选择机会,而不是只能在一个服务器里面没得选,只能被大环境这只手推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