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月,儿子成了老师的“重点关注对象”。
我更是有幸被老师请去学校陪读了三天。
起因是儿子最近上课总是抠摸不断,注意力不集中,下课跟同学追逐打闹,在教室里大喊大叫,老师罚他站在教室外,他不仅不觉得羞耻,反而幸灾乐祸。
我问他,被老师罚站是什么滋味?
他竟然说:
“挺好的,我想上几次厕所就上几次厕所,还可以去操场上玩一会。”
起初,我只觉得儿子不可理喻,不知道被罚站意味着什么,更不知道自己损失了什么。
直到我去儿子学校陪读了三天,我终于明白:
为什么被罚站,反而成了儿子期待的事?
如果不是亲身感受
你真的不知道孩子的苦到底在哪里?
陪儿子上学的第一天,我的腰就已经废了。
从早上八点钟进校到下午五点钟离校,整整9个小时的时间,除了上厕所,接水,我和儿子的大部分时间都要在教室里安静地坐着。
儿子的教室在二楼,为了安全着想,即使是下课时间,老师也不允许下楼活动,不允许在教室里大声说话,随意走动,没有上厕所和接水需求的孩子就只能趴在桌子上静息。
一群正是活蹦乱跳的孩子就像动物园被关在笼子里的动物一样,被迫地安静和温顺。
别说是儿子想要被罚出去喘口气,连我都开始觉得被罚站其实也没有那么糟糕。
陪读不到两天的时间,我的颈椎和腰椎都向我发出了强烈的抗议,我在不停地伸腰和活动颈椎的空隙终于理解了儿子的不可理喻,明白了为什么那么多小学生热衷于厕所社交,衡水中学的厕所文化墙为什么那么火?
记得全国政协委员李国华很早就披露过小学生的厕所社交现象:
课间十分钟,不能走进操场,也不能在走廊里走走停停的孩子只好躲进厕所里社交,放松。
不能在班级里交流聊天的孩子,只好躲进臭气熏天的厕所里聊天、玩耍、吃零食。
如果不是亲眼看到,你真的很难相信:
没有监控,没有老师,没有作业的厕所竟然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的地方。
孩子们在学校的厕所墙上尽情地发泄情绪,挥洒才情。
为厕所里的每一张门命名,划分主题:
在厕所里写诗抒情,表达不满;
在厕所里画漫画,吐槽游戏;
更有奇才,大论厕所文化的重要性;
分享自己的生活妙招,介绍学校电话改装指南,叫人如何在熄灯断电后接上电池打电话,如何在不用插卡的情况下,通过学校网络打公共电话:
甚至还有人搞起了评比,列下“作家榜”和“画师榜”。
厕所里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自由创作,让我们惊叹孩子们的创作能力,同时也让我们的内心变得无比沉重:
到底是从什么时候起,污秽的厕所竟然成了孩子的“安全区”、“休息区”、“精神栖息地”和“特长展示区”?
是谁把我们的孩子们逼到只有在厕所里才能排解自己的情绪,得到片刻的喘息?
又是谁压制了孩子们的才华,逼得他们在厕所里“灿烂开花”?
被逼成“笼中鸟”的孩子
不疯、不病、不成魔才怪
就当我跟闺蜜吐槽儿子压抑的学校生活时,闺蜜告诉我说:
她已经听说好几个朋友家的孩子都已经出现厌学情绪,她们宁可在家里上网课,也不想回到学校上学。
她们觉得在家里上网课更自由,精神也更放松:
没有老师在后面虎视眈眈的监视;
没有争分夺秒,你追我赶的紧张氛围;
她们可以想上厕所就上厕所,想躺下就躺下,想说话就说话,甚至可以出门跑跑步,打打球。
还有一位朋友的女儿,刚上初二,成绩很优异,但却深陷厌学和抑郁的深渊。
只要你拉起她的衣袖,就能清晰地看见她的胳膊上密密麻麻的划痕。
她总是对父母说:
“上学没意思,高兴不起来。”
细细问及原因,得到的答案更是引人深思:
“我找不到朋友一起玩。
上学的时候,老师不让聚堆,下课也不让在教室里说话,除了闷头学习,大家没有别的事可以干。
不上学的时候,大家要么有课外班要上,要么被关在家里写作业,根本就没有聚在一起的时间。”
周边越来越多的妈妈们开始感叹:
现在的孩子真的挺可悲的,她们看起来忙碌不堪,内心却孤独而压抑。
他们的空间被挤压,自由被限制,情绪被压制,自我被忽视,他们活成了学习的木偶,考试的机器。
他们没有释放自己的机会,没有与同伴链接的机会,没有接触自然,舒展运动的机会……
想想我们小时候,一下课就飞速地冲出教室踢球、打乒乓球、羽毛球、跳皮筋、跳马、斗鸡,玩得满头大汗,热血沸腾……
哪怕是10分钟的课间仿佛也有半小时那么长,足够让我们舒展筋骨,活跃大脑。
我们那个时候的校园吵闹非凡,但却充满童趣和活力。
我们对学校生活是满怀期待的,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小圈子,有自己的好朋友,我们能在同伴的相处中体验友谊的美好和力量,也能在集体的生活中感受快乐和竞争。
对比之下,我们不难明白:
为什么以前的孩子挨打挨骂,却很少有心理问题,现在的儿童精神科却挤满了抑郁症小患者?
因为,一个孩子想要健康、快乐地长大,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与自己、与生活、与同伴、与这个世界的链接。
而那些被关在笼子里,限制了自由的孩子,根本无法从同伴中获取能量,无法从生活中汲取营养,无法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无法畅通地宣泄情绪,如此,不被憋疯,憋出病才怪。
活得鲜活的孩子
才会有更广阔的未来
前几天,看到一段周鸿祎的话,我特别有感触。
周鸿祎说:
“中国孩子最大的问题,就是好像所有人都往前赶,英语要比别人好,奥数要比别人考得高,钢琴要比别人弹得好,尽快拿到8级证书,但是成熟却特别晚,想清楚自己要干嘛也特别晚,很多人即使大学毕业了,还特别迷茫,不知道自己这辈子要干什么,甚至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都是在被家长、被学校,被老师安排。
有一些幸运儿经历了多年社会的铁拳,终于想明白自己要干嘛了,但已经没有自己年轻时候的条件,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了。”
仔细想想,多么可悲。
从小学到高中,孩子的每一步都要循规蹈矩,每一步都在追求标准答案,每个孩子都像一个被上紧了发条,设好了程序的铁皮人一样只知道学习和考试。
结果呢,有些孩子被压死在半路上,有些孩子被磨光了灵气,有些孩子活成了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的“空心人”。
就像当前青少年普遍存在的“无目标、无动力、无兴趣、无意义”四无状态;
就像北大一年级新生中那40%的“空心人”;
就像最近中产家庭高频出现的“烂尾娃”。
这些惨痛的教训,无不在告诉我们:
只有学习的生活,剥夺了孩子对生命的体验,对生活的热情,对价值感的追求,造就了孩子今天萎靡不振的模样。
我经常在网上看到很多人夸芬兰的教育很好。
因为在芬兰,7岁以下的孩子不需要为上学做准备;
没有课后作业;
芬兰的父母鼓励孩子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哪怕是逃课去爬树,因为在他们看来爬树也能学到知识;
芬兰的老师支持孩子去玩,并且主动带孩子去玩,在芬兰,每节课后都有漫长的课外时间,老师会带着孩子们冲向户外玩耍;
芬兰的孩子有超长的假期,可以随心所欲地在大自然中玩耍。
就是这样一个在我们看来“放纵孩子去玩”、“一定会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国家,却培养出了“整体表现全球第一”的中学生和高中生。
再看看我们身边那些有出息的孩子,他们的生活也同样很丰富。
山东高考状元孟令昊从小学学习大提琴,哪怕是紧张的高三也要坚持练三个小时的琴。
黑龙江理科状元鄂炎雄从小喜欢玩电脑游戏,为了识别英文提示语,非常用心地背诵英语单词。
甘肃理科状元肖智文酷爱航模。
广西状元杨晨煜从小钟情于纪录片,羽毛球、书法、足球样样在行。
《财富》500强的首席执行官中,大多都有着良好的运动习惯
所以你看,让孩子活得鲜活些,他们才会有更广阔的未来。
丰富的生活不仅不会影响孩子们的学习,反而会帮助他们释放压力,改善情绪,让他们有更多的能量和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业成就。
孩子的生活里
离不开这2种重要的刺激
脑科学育儿专家黄翔曾说过:
从大脑的角度来说,智力不是开发出来的,而是刺激出来的,不同的刺激给到不同的智力。
最重要的就是这两种刺激:
1. 自然环境的刺激。
日本的千叶大学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让东京的那些白领们、很高端但压力很大的商务人士去森林里慢跑或散步两三个小时,然后去测他们的一些身体指标,包括交感神经、心率等。
结果发现,他们的交感神经下降了4%,心率下降了1%点几,体内的免疫细胞上升了40%。
然后,这些商务人士回到了东京,一个月以后发现,上升的免疫细胞虽然有所下降,但依然比原来上升了15%。
一次森林慢跑带来的好处竟然可以持续一个月左右。
所以你看,大自然的魔力就是这么神奇,它可以疗愈我们的身体和大脑,也可以刺激孩子们大脑的成长。
所以,我们不要只让孩子呆在家里玩耍或者学习,有时间的话,一定要经常带孩子们去户外领略一下真正的自然环境,哪怕是家门口的公园或者野生动物园,让孩子们去感受真正的山峰、虫鸣、鸟叫、流水、风声和雨声,让孩子的大脑感受自然环境的刺激。
这不仅有益于孩子的身体健康,还能调节孩子的情绪,给与孩子更多的感官刺激,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培养孩子对生活和生命的热爱,让孩子有足够的积极能量去拥抱这个世界。
2. 社会环境的刺激。
“上千人的社区,孩子下楼找不到一个同龄玩伴。”
“孩子成长的回忆,单薄得只有自己。”
这一代的孩子看似生存的世界丰富多彩,但已经深陷社交不足,沉迷网络游戏,对真实世界缺乏兴趣的心理危机之中。
因为学业的压力,父母的控制,学校老师的限制,让他们找不到青梅竹马的好伙伴;
记不全班上同学的名字;
十几岁的年龄,都没有一个知根知底的心灵知己;
他们缺时间,缺空间,缺玩伴,情感和归属需求严重缺失,对自我和现实的把握感也越弱,“社交无力”的他们只能退而求其次在网络世界和游戏领域,寻找存在感。
北大的袁岳博士在《从社交恐惧到社交厌恶》一文中指出:
“现在大学生的社交能力基本上只相当于一个七八岁孩子的水平。而存在社交障碍的95%以上的原因都在于孩子在上学期间没有机会走入社会,从小不与别人打交道,只是一味读书考试。”
美国《心理学年刊》刊文也指出:
“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缺少玩伴的孩子,日后更容易孤单、忧郁、焦虑、遇事易退缩,甚至影响成年后的人际关系。”
一个孩子的人格成长、心理能量、都需要在关系中去激活。
让孩子去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多与外界交流,孩子才能在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充分刺激大脑,让孩子的大脑变得更丰富,更聪明。
让孩子去发展良好的同伴关系,孩子才不会在自己的世界中形成孤僻、自卑的性格,才不容易出现破罐子破摔的摆烂姿态,更不会发展到厌学、对抗、甚至抑郁、走极端的境地。
所以,不要把孩子关在笼子里,屏蔽孩子可能接触到的一切人和娱乐。
试着让孩子去领略各种各样的人,去接触社会的各种层面,增强孩子与同伴之间的亲密接触,培养孩子健康的社交力,让我们的孩子少一些孤独感,多一些幸福感……
如此,才能让我们的孩子在与同伴敞开地玩耍、深度地沟通、有趣地探索中变成一个身心健康,眼里有光的孩子。
孩子的内心能量就像邮箱里的油,只用油而不加油,早晚都会有耗竭的一天。
没有一个孩子喜欢像机器一样被摆布、被限制、被无休止运转;
把童年还给他们,课间十分钟还给他们;
把玩伴还给他们,把阳光、小溪、树林……还给他们;
他们的身心才能得到喘息和疗愈,他们才能有更大的能量面对未来更大的风雨,才能有更充足的热情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热爱那个一直在努力的自己。
很快就是寒假了,真心地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拥有一个给自己内心加油的假期。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