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圩,民国年间为江都县下辖的一个江边大集镇。其东临大运河,南与镇江隔江相望,是一座具有江防功能的军事要地。
六圩的出名在于民国初期,扬州城第一条通往江南的交通主干道——“扬圩公路”建成通车。扬圩公路建成后,沿途设扬州、虹桥、施家桥、六圩、镇江共5个站点。
老照片:扬圩公路通车后修建的汽车站
遥想当年,欲赴江南的苏中、苏北地区官家百姓、行商旅者,纷纷坐船或步行从兴化、高邮、宝应和泰州等地汇集扬州城里。
然后,再买票坐上公交车,沿着扬圩公路驶往十几公里外的六圩镇,抵达位于长江北岸的六圩渡口后,再坐船渡过长江到对面的镇江,然后再转向江南各地。
老照片:当年行驶在扬圩公路上的交公车
反之,从镇江坐船渡江过来的客商、百姓们,也从六圩渡口坐班车,直抵扬州城。然后,再沿京杭大运河北上,便进入了广阔的中国北方地区。
六圩渡口的地理位置之重要,由此可见一斑。
六圩古渡口保存下来的老建筑
1937年12月8日,镇江沦陷。日军在这座千年古城里制造了惨绝人寰的“镇江大屠杀”,1万多无辜百死亡,无数房屋和历史建筑被毁。紧接着疯狂的日本鬼子又将罪行的目光盯向了一江之隔的扬州城。
12月13日,凌晨时分。天色微明,江雾濛濛。六圩渡口一带的宽阔江面上,悄然出现了数艘黑呼呼的敌军舰,载着大批日军和坦克,朝岸边悄然驶来。日军企图在天亮之前,一举攻占扬州。
然而,令侵略者没想到的是,军舰才靠岸,下船的士兵还未辨清方向,就突然遭到早已埋伏在此的中国军队迎头痛击,密集的枪弹伴着连串炸响的地雷,在江边燃起了一片死亡的火焰。日军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顿时死伤一片,余者东西鼠窜,阵形大乱。扬州人民抗击日寇,保卫家乡的第一战,在六圩江边打响。
指挥这场战斗的,就是东北军111师中将师长、中共特别党员常恩多将军。
中共特别党员常恩多将军
长江边上的抗登陆战,从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守军阵地几经失守,复又夺回。战至当日上午9时许,日军凭借猛烈炮火占领了江边制高点都天庙,守军一个排悉数阵亡。紧接着,日军又在3架飞机的空中掩护下,出动十几辆坦克沿扬圩公路直扑扬州城。
却不料,鬼子坦克遇到了守军事先挖好的反坦克壕,顿时纷纷陷入壕沟,111师敢死队员们跃入壕沟,隐蔽接敌,以集束手榴弹塞入坦克履带间,接连炸毁坦克4辆......
中国军队坚守六圩阵地
然而,在异常激烈的战斗中,日军的火力优势充分显示出来:停泊在江里的日军大口径舰炮,对守军造成极大威胁,150毫米的日军舰炮,只需一发炮弹就能摧毁一个篮球场大小的阵地,常恩多部队伤亡惨重,被迫接连放弃六圩渡口等阵地,将部队分散在扬圩公路两侧的褚坝、邓庄和陈庄一带继续阻击日军。
战斗最激烈时,从指挥所观察孔已经可以看到日军的坦克炮口喷着火舌,高速冲击过来。常师长冒着弹雨赶到平射炮阵地,亲自操炮,摇动手柄,降低炮身,通过瞄准镜将炮口对准“咔啦咔啦”碾压上来的日军坦克,猛地拉动火绳。只听平射炮发出“轰!”的一声巨响,炮弹呼啸着冲出炮膛,几十米外的日军坦克顿时窜出浓烟烈火,敌人的进攻又被打下去了。
被炸毁的日军坦克
由于111师的激烈抵抗,登陆日军遭到沉重打击,伤亡惨重,当晚没敢继续攻击。夜幕降临,江边日军点起篝火做饭,江面上游弋的日舰不时朝北岸盲目射击,漆黑的江面不时火光一闪,一发大口径炮弹便呼啸着飞过头顶,在远远的后方村庄里炸响。火光闪处,烈焰腾起,百姓哭嚎着扶老携幼往扬州城方向逃难而去。
然而,在炮弹爆炸的火光中,更闪动着之前百姓们的身影……
常恩多派出几个夜袭小组悄悄摸到日军阵地,约摸十多分钟后,漆黑的江边突然响起手榴弹的激烈爆炸声,团团火光闪耀,伴随着“捷克式”轻机枪的猛烈射击声,隐约传来日军的惨叫声……
又过了半晌,夜袭组的战士们肩扛手提着战利品,兴高采烈地跑回了阵地。这边,我军夜袭凯歌而旋;那厢,扬州城里的支前队和救护队也忙碌着送来弹药和干粮,同时抬下伤员。
12月14日一早,从上海方向飞来几架日本军机,对设在六圩及施家桥一带的我军阵地狂轰滥炸,平坦地面无处可隐藏的战士们顿时血肉横飞。
大批日军挑着膏药旗,从江边向我军阵地涌来,等敌人冲进手榴弹的30多米投掷范围后,才纷纷投出数百枚手榴弹,伴着一团团炸起的硝烟烈火,轻重机枪一齐开火,密集的弹雨编织起一张死亡之网,把日军一批批击倒在阵地前沿。
随后,利用敌人大乱的当口,我军投弹手小组分头冲上去,甩出集束手榴弹,炸得日军坦克接连起火。顷刻之间,阵地前沿硝烟弥漫、爆炸声声。血肉模糊的日军尸体,就像秋后收割的麦捆,铺遍了一马平川的旷野......”
老照片:扬州人民积极支援前线
六圩战斗中,111师官兵在师长常恩多的指挥下,奋不顾身,英勇杀敌,激烈的战斗从13日凌晨一直持续到14日下午。扬州人民冒着枪林弹雨,主动支援前线,男人们或推着装满弹药的独轮车,在田埂上奔向战场;或在炮火之中,抬着担架往后方运送伤员;更有大娘小媳妇们在各自家里烙面饼,送到前方。这些,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齐心抗日的不屈精神。
2022年深秋的一个上午,笔者沿着当年的扬圩公路骑车一路南下,来到六圩古渡口。
长江岸边,花木绽开鲜艳的花朵,草丛织成一片片青色。眼前,除了望不到尽头的漫长堤岸,就是滚滚东去的江水。
原来,因为近百年来江水回旋,不断冲刷北岸,造成扬州境内施桥镇至大桥镇一带的江岸,持续发生大面积塌江。
六圩古渡口也早已消失得无踪影,这个名字已然成为了历史。
当年的战场已经变成了灯塔公园
当年枪炮轰鸣,硝烟弥漫,厮杀呐喊的抗日战场,如今已经修成了一座漂亮的灯塔公园,成为人们游玩戏嬉的好地方。
昔日的古渡口之处,如今修建起了一座场景式模型小品,真实反映着民国那个时代的渡口景象。
原址上新修建的六圩渡口
当年,六圩周边一带的村庄有许多人参加过这场战斗。村民们冒着炮火,用独轮车往前线运送弹药和食物,再把伤员装上车子推下阵地,演绎出了一幕幕中国军民齐心抗敌寇的历史大剧……时隔80多年,这些令人尊敬的抗战老人们均已过世了。
站在长江岸边,可以清晰地看见对面的镇江焦山。
长江对岸就是镇江焦山
伫立江边,极目远眺:江水烟波浩渺,近处远影,几艘巨轮悠然行驶,宽阔的江面上不时传来“嗡—嗡”的沉闷汽笛声。此时此刻——
眼前仿佛又弥漫起烈火硝烟;
耳畔又响起一阵阵激越、高昂的冲锋号;
天地间回响着雄壮的呐喊声:“——冲呀,杀鬼子啊!”……
千里大运河从这里汇入滚滚长江
六圩古渡,“扬州抗日第一战”发生地,彪炳千秋!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