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关村中学致力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精心构建了一套拔尖创新课程体系,并于2024年4月始携手递归创新学院,借助“机加英才计划”为北京市中关村中学初高中学生提供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平台,助力其打破思维定式,实现认知飞跃,培育创新思维。近日,北京市中关村中学第二期哲科创新通识课圆满结束。
剖析哲学思想和科学原理
用实践改进思考方式
本期哲科课程是“机加英才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第一期的基础上实现了课程升级,旨在通过剖析哲学思想和科学原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探究性、创新性思维品质。在为期数月的课程中,学生们不仅深入学习了归纳、演绎与类比等思维方式,还跨越不同的领域和学科,将各种知识和信息整合在一起,形成了全面的视角和独到的见解。
课堂上,老师们以问题或主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全面分析,鼓励他们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提出新颖、独特的解决方案。学生们积极参与,畅所欲言,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每一次课程,都是一次思维的跃迁,一次智慧的启迪。
经过数月的学习,学生们在哲科课程的熏陶下,逐渐形成了多元、开放、成长、创新的思维模式。他们不再满足于被动接受知识,而是成为了积极的思考者和探索者。面对复杂的问题和挑战,他们能够多角度思考,寻找新的解决方法,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通过实践来改进思考方式。
拔尖创新人才新路径
拓展思维、提升能力新平台
此次哲科课程的圆满结束,不仅标志着学生们在思维上的成长和进步,也为北京市中关村中学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的路径。中关村中学将继续秉持前瞻性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化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为学生们提供更多拓展思维、提升能力的机会和平台。
哲学与科学互补
学生感受到其紧密联系与微妙差异
课堂上,老师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将哲学与科学这两个看似截然不同的领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哲学,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探讨着宇宙、人生、道德等宏大而深刻的问题;而科学,则通过实证与推理,揭示着自然界的奥秘与规律。在哲科的课堂上,我深刻感受到了哲学与科学之间的互补性,它们相互交织,共同构筑了一个既理性又充满人文关怀的知识体系。
初二年级 高一普
这门课程不仅是一次对哲学与科学知识的探索之旅,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思想的觉醒。学习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哲学与科学之间的紧密联系与微妙差异。哲学以深邃的思考和独到的见解,为我们揭示了世界的本质与人生的意义;而科学则通过严谨的实验和精确的数据,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又一个令人惊叹的自然现象。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
初二年级 黄悦
近期,我有幸参与了哲科创新通识课的学习,收获颇丰。多学科的认知拓宽了我的视野,使我意识到不同学科知识相互交融的创造力,而知识在生活中的学以致用,促使我主动涉猎更多领域。哲科创新通识课为我开启了一扇通向全新道路的大门,我将以此为基础,在未来持续探索、成长,积极践行所学,努力成就更好的自己。
初二年级 赵戈钧
我认为哲科课程与学习一门学科的理论知识不同,它更注重对思维方式的训练,强调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质疑,不盲从、不迷信,这种思维方式对我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积极影响。这个课程也培养了我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证精神,帮助我在面对问题时能够更加理性和客观地分析。
高一年级 郭济尘
哲科思维强调整体性和系统性,这让我在跨学科研究中更加注重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互动,从而找到更全面的解决方案。通过学习创新理论,我认识到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需要不断寻求创新,跳出舒适区,实现持续进步。
高一年级 贾茁安
我们在哲科创新课程中得到了多维度收获。于知识层面,我们明晰了科学演进脉络,构建了系统知识网络。思维上,学习的本体论助力我们看透事物本质,目的论指引我们的价值导向抉择,创新思维的演化与分形理念更是激发创意,让我们突破常规思考局限,视野得以拓展,领略全球多元科技文化魅力。哲科创新课程课程让我们增长了智慧,培养了创新思维,有助于我们成长为创新型人才。
高一年级 雷博涵
编辑 | 京教君
内容来源 | 北京市中关村中学
今日推荐视频
欢迎扫码加入
京教圈学习交流群
注意!微信算法改版了!
圈友们要是不给京城教育圈加星标,
可能就收不到京城教育圈的推文了,
所以,亲们一定一定一定要加星标!
重要的话说三遍!
然后,多点在看、多点赞、多分享,
不然我们就要失去彼此了……
亲们,快加星标,风里雨里,
京教君在这里等你!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