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河北的家长又“眼红”了!因为“隔壁班”的河南,也进行了中考改革:第一,今年(2025年)起,生物、地理不再全省统一命题,改由各市自行组织,学完即考,成绩等级呈现,不计入中考总分。第二,历史、道德与法治实行合场(不合卷)考,总时长130分钟,两科各60分钟,中场换卷10分钟,历史50分,道法70分。第三,中考实验由物理、化学、生物三科调整为物理、化学两科。
前有北京把历史、地理、化学、生物这四门科目从中考科目变成考察科目;后有河南中考调整地理和生物的考试方式,这些做法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尽量减少计入中考总分的考试科目,最大程度地减轻学生的考试负担。当然,前两天河南中考改革的消息一出,粉丝群里的家长就不淡定了,很多家长纷纷表示,河北中考何时可以效仿河南,甚至是北京的做法,减轻初中孩子们的学业压力和考试负担啊。
家长们希望我可以多呼吁呼吁,今天写这篇文章也是希望,河北中考能更进一步完善(虽然新中考才刚刚开始),切实减轻学业负担,确保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另外,很多人还希望加入粉丝群,一起探讨孩子学习教育的话题,但说实话我比较忙平时,粉丝群也不太活跃。最近找了个小助理,大家可以搜索“童言不轻”微信公众号,在上面找到这篇文章,先加小助理的微信,让她把你们拉进群吧。
言归正传,说一说家长们为什么极力希望河北中考能向北京“看齐”。因为现在初中的孩子学业压力真的是太大了:中考满分800,而且一共考9门,再加上物理化的实验考试,信息技术考试和中考体育测试,那就是12门,而且从初二就要参加“小中考”,中考的压力其实是前移了。而面对中考12门课程的考试测试,对于一个年仅十五六岁的孩子来说,真的是关关难过,但关关都要过。因为只要是计入中考总分的,都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复习和准备。去年理化实验考试前,我跟一位初三家长聊天。他说,孩子这一周什么都没干,天天泡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准备测试。据说信息技术考试前也是如此。一门小小的信息技术和实验还是如此,那其他科目的考试要如何准备和复习,需要耗费多大时间和精力就不用赘述了吧。
元旦假期,跟石家庄一位初二的同学聊天。我问他,这个月14号就要期末考试了,你准备怎么复习?他说,语数英没时间复习了,考试之前能把“小四门”背完就不错了(因为初二下要进行“小中考”,生物地理复习量不小)。我说,那你语数英的期末考试怎么办?怎么准备?他说,全靠小学阶段的积累、日常的掌握以及期末的作业练习,因为实在是没时间。于是,我想到为什么现在的小学非常流行“先修”初中知识了,因为到了初中,孩子都需要把精力花在背诵和记忆的“小四门”上面。肯定会有不少人会说,现在中考命题不也改革了吗?减少死记硬背的东西,突出学科素养的考察。
但是,如果大家看一看上图初中历史考试的题目,全都是材料分析的内容,题目也并不简单。而且,所有这些灵活的题目背后,其实还是需要记忆很多必背的知识点,只有对知识点有了足够的积累和记忆,做题的时候才能灵活应对,才能有理有据的找到答案、回答问题。因此,单纯记忆类的题目减少,反倒是提升了答题的难度,因为背诵的内容可能并没有减少。
其实,除了“小四门”不计入总分,我们可以用来减负的方式还有很多。比如,最近北京开始实行集团校直升高中的升学新模式。大概的意思是,从2025年这届起,集团校的高中可以与集团内部的初中尖子生签约(初二下、初三上,初三下的一模、二模,有5-6个时间段可以签约直升),中考前就把牛娃招进本部高中,而且被选中的娃,下学期一开学就可以在本部高中学习了。他们比正常走中考录取的同学,早了半年学高中课程,因此就叫“0.5+3”。
这对于“学霸们”来说肯定是好事,但更是“初升高”多元升学的一个新路径。将来,既有传统的中考统招,又有不看中考成绩只看平时成绩的直升(避免学霸中考没发挥好),还有科技特长生等等,这些多元的升学路径,都可以减缓中考分流的压力和交流。而且,当学霸被提前录取或者直升,中上等的孩子可能也会迎来机会,因为分配生名额可能会更多的落在中上等同学的身上,他们进入好高中的机会也变多了。在这方面,河北能不能也向北京学习借鉴一下呢?总之,要想真正减少中考压力和减轻中小学生学习负担,一方面要在考试内容上压缩压减,另一方面还要在高中招生录取上建立科学、多元的选拔机制,方可双管齐下,治标治本!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