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就是24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小寒了。它同时也是冬季的第五个节气,后面就是大寒了,这是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了。

关于小寒,在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的记载是:“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意味着此时天气寒冷,但未到极点,所以得名小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民间,关于小寒节气则有“小寒来得早,春节暖烘烘”,那今年的小寒是早还是晚?2025年春节很冷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小寒节气简介

这里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小寒节气,此时的气候特点也是比较显著的。其中在民间就有“三九四九冰上走”的说法,而小寒就基本是在三九期间,此时就是比较寒冷的。

特别是在我国的北方地区,小寒节气甚至要比大寒节气更冷,这主要是因为在小寒节气的时候,此时冷空气降温过程频繁,但达到寒潮标准的并不多,大部分地区已进入严寒时期,土壤冻结,河流封冻,呈现出天寒地冻的景象。

而在南方大部地区来说,却是大寒节气要比小寒节气更冷,不过在小寒大寒及雨水和惊蛰之间这两个时段气温也会明显下降,且小寒时是干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寒来得早,春节暖烘烘”,是什么意思?

这是一句非常经典的农谚,是过去人们根据长期的气候观察和经验总结出来的。

根据古人的经验来看,如果小寒出现在农历十一月下旬,被称为“早小寒”,那么春节往往会比较暖和;

反之,若出现在农历十二月上中旬的,则就是属于“晚小寒”,春节期间可能就会相对寒冷。

而今年小寒交节在公历1月5日,对应的农历日期为腊月初六,属于“晚小寒”,按照农谚的说法,今年春节期间可能会比较冷。

除了“小寒来得早,春节暖烘烘”,小寒节气还有其他有趣的说法。比如在南方很多地方就有“小寒不寒寒大寒”的说法,反映了在有些年份里,小寒时节并不十分寒冷,反而大寒节气时会更冷,这在南方大部地区较为常见,体现了节气间气温变化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另外还有“小寒暖烘烘,烤火到清明”,说的是如果小寒期间天气异常温暖,那么这种寒冷天气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甚至要到清明时节才会真正暖和起来,这也是古人对气候变化长期观察后的一种经验性总结。

而今年的小寒节气前夕,南方很多地方的气温都要比往年高,再加上今年又是“晚小寒”,一些老人就根据古人的经验之谈,认为今年的春节期间可能会大降温,甚至会有雨雪的天气,这也是他们认为今年冬季“冷到哭”的原因。

不过,小寒节气当天的天气,也对后面有影响,比如在民间有“小寒大日头,开春冻死牛”的说法,意思是如果小寒这天阳光明媚,天气暖和,那么开春的时候可能会出现极端寒冷的天气,甚至能冻死牛,这其实是一种气候上的连锁反应,小寒时的温暖可能导致后续冷空气积聚,到开春时爆发。

不过,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和自然环境的演变,这些农谚的准确度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现代气象学通过更精密的仪器和复杂的气候模型来进行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虽然节气与气候变化之间仍存在一定的关联,但不能仅仅依赖农谚来判断天气。

总之,小寒节气不仅有着独特的气候特点,与之相关的农谚也蕴含着古人的智慧和对气候变化的观察总结。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参考这些农谚,但也要结合现代气象科学,提前做好应对不同天气状况的准备,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