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健康报社主办的“医药协同,创新实践交流会”在上海市举办。当前,探索并实践医药协同发展的新路径、推动药师管理和药学服务的转型升级是行业内外广泛关注的话题。会议邀请了众多业内专家共同交流探讨公立医院药学服务的创新与实践,完善药学服务转型发展的新思路,致力于挖掘更科学有效的方法论,从而推动药学服务更加专业化、精细化。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药剂科主任郭澄在致辞中表示,药学部门转型发展的关键词是创新,这要求我们不断创新模式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其中包括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服务临床、服务患者。药学服务的利好政策越来越多,但我们要清晰地认识到,药学服务发展要符合其内在规律,要“物有所值、物超所值”。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管中心技术指导处副研究员林夏从提升患者就医体验的角度,分析了医院药学服务需要改善的环节。她介绍,医管中心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以及满意度调查工作。从患者对药学服务相关工作的留言分析来看,患者反映的主要问题包括药品种类不齐全、排队取药时间长、服务态度不佳、信息告知和服务不到位、药品价格和医保报销问题、医患沟通问题、多病共患的药物整合问题等。通过应用新技术,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所在,以促进医院提高服务水平,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药剂科主任刘继勇分享了《临床药师药学服务能力培养及科研实践》的报告。他表示,一名合格的临床药师需要四方面基本素养。一是专业知识,需要掌握合理用药、临床基础、辅助治疗、政策法规等相关知识。二是逻辑思维,要学会与患者沟通、与医生配合,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三是沟通能力,既要善于与患者沟通,还要学会与医生交流。四是工具使用,既要有资料检索、信息收集、量表评估等基本能力,还要能够掌握新技术。对于临床药师如何开展科研工作,刘继勇总结为“两阶段、三结合、一坚持”,即要根据临床药师的年龄、资历和经验分为青年基金阶段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以上阶段;结合自身基础和医院特色寻找科研问题,结合临床需求发现科研问题,结合临床问题开展系列研究;最后一定要坚持到底。
南京鼓楼医院临床药学中心主任葛卫红以疼痛科专科药师的成长分享了题为《从专科药师成长看临床药师队伍建设》的报告。她介绍,在初入临床阶段,专科药师要做好知识储备、打好基础,学会分析临床问题,并进行临床实践。在融入医疗阶段,专科药师需要推荐构建围手术期疼痛管理多学科诊疗团队,建立临床药师术后疼痛管理模式,梳理围手术期镇痛药物用药路径与审核要点。在临床科研阶段,要针对临床存在的问题提出科研方向,并找到解决方式。在崭露头角阶段,由成熟的专科药师构建起全院整合型疼痛管理模式,能够探索慢病管理、规范癌痛管理、引领围术期疼痛管理,同时完善药师培训体系。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药剂科主任助理周双以《“以患者为中心”驻科药师新模式》为题进行分享。她介绍,相比于临床药师,驻科药师更接近临床,在日常工作中往往会对临床一线倾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和临床医生一起在床旁开展药物治疗的评价工作。医院根据临床需求,一方面考虑到慢病患者需要全程化管理,另一方面兼顾到“一老一幼”重点人群,确定了驻科药师试点科室。在日常病房工作的基础上,各个驻科临床药师结合科室特点、既往工作基础和临床需求,探索提供多学科会诊、慢病管理药学门诊、多重用药管理、不良反应的主动收集和管理、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单病种费用管理等特色服务。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药学部副主任金朝辉以《九年之储 与时偕行——药师胜任力提升建设实践》为题进行分享。金朝辉表示,一个好的平台对于药师成长而言至关重要,因此,药师需要医院为其搭建科研平台、成果转化平台。在院内制剂转化方面,华西医院临床药学部乘政策之东风,成功研制转化了六合丹、海棠合剂、胃炎合剂等“明星”产品,能够较好满足患者需求;在临床药学领域,聚焦临床问题,探索重症监护室复杂用药解决之道,构建了“三全监护”药事管理模式,即对所有患者都要全覆盖,对所有关注药物都要全覆盖,对进出重症加强护理病房的患者实行全程化监控。作为临床药师,一方面要将自己研究的问题转化成优化患者用药的合理建议,另一方面还要根据临床需求创研出更好的药物。
会议分别由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高申教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副主任程宗琦、西安市人民医院药学部主任闵慧、天津市肿瘤医院药学部主任张洁主持。会议还设置了讨论环节。与会专家围绕医院如何创新临床药学服务实践、如何进一步优化医院药学服务收费模式、如何更好地搭建药学人才建设体系等问题展开交流。
编辑:谢文博
审核:孙梦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