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吴歌
秋季的江南稻田炫耀过它的金光灿烂,到了10月下旬至11月初,就开始收割。这是江南晚稻,脱去稻谷,就被碾成了新米。新米登场,就是江南人吃新米粥的季节。早稻和中稻大都以梗性为主,只有这一季的晚稻,才能碾出最有糯性的新米,煮出最好吃的新米粥,而且完全不需要加糯米增加粘稠。
无锡人的新米粥
小时候粮食计划供应,每到秋季,就有可能在粮站里买到新米,不过肯定不是当季新米,而是所谓“陈谷新”,即是用粮仓里库存的隔年稻谷碾出的新米,腾出的粮仓则换入当年的新稻谷。这种“陈谷新”因为保存条件还好,碾出来的米尚有一点新米的风味。城市居民买到这种米,都很喜欢,因为可以吃新米粥了。有时,乡下亲戚进城,会带一小袋新米,那就特别稀罕了,祖母会掺一点粮站买来的米煮粥,滋味比“陈谷新”好许多。
祖母用一口小铁锅煮新米粥。锅是生铁锅,无锡王源吉锅厂生产的,这家厂在伯渎港,是轻工局下属的一个工厂,浇注出来的生铁锅在江南有些名气。那时无锡人家一般都有两个铁锅,一个浅的锅炒菜,一个深的锅烧饭煮粥,条件好的人家还会有一个大的深的铁锅,用来蒸东西,煮粽子,烧年货。小铁锅放在煤球炉上,3两米大约放1200克水,米与水的比例在1:8-10之间,如果想吃稠一点的粥,那就按1:6左右的比例。水烧开之后,关掉煤炉风门一半,转小火慢炖15至20分钟,喷香的新米粥就煮好了,表面浮了一层乳白宛若油脂,祖母称之为“粥油”,说它是最有营养的,经常会趁烫舀半碗给我先喝。
如果去外婆家,就能喝到地道的新米粥。我母亲和三位舅舅都已经到城里工作,只有外婆在乡下。外婆家在原梅村公社东安大队东周巷,我寒假去住几天,每天早晨都能喝到外婆在大灶上煮出来的新米粥。我起床,外婆已经把新米粥煮好了,对我说:去鸡窝里找个蛋。待我拿到鸡蛋,外婆把鸡蛋敲在大碗里,从粥锅里舀出滚热的粥汤,冲到大碗里,放几粒盐,捣一捣,说:端去喝吧,男老小喝这个最补脑子。我读书在中小学都不错,不知是不是与小时候一早喝粥汤冲鸡蛋有关系?
血糯红豆粥
外婆家的堂屋沿墙脚,放着一些瓮头和一口小缸,瓮头里是腌的咸菜,小缸里是水腌菜。水腌菜里有雪里蕻、长杆青菜、白菜和萝卜,平时的吃粥小菜就是这些水腌菜,我喜欢其中的白菜和萝卜。祖母的吃粥小菜也有水腌菜,但还有从店里买来的紫香大头菜、酱瓜和腐乳,还有自家用酱油腌渍的萝卜皮,酱油里放一点麻油,滋味立马升级。祖母经常会说一句话:新米粥,酱萝卜,郎中先生看见嘚嘚哭。[1]应该是说吃了新米粥加酱萝卜营养好而不容易得病,老法头里的郎中(医生)生意没了就急得哭。后来,我在好几位小伙伴家里听老人讲过这话。小孩子听了这个话,赶紧端起粥碗,努力吃粥。
其实,过去上门出诊的中医,亦是经常劝人吃粥的,尤其是新米上来的季节。医者仁心,总是希望人们少生病。汉代名医张仲景 对粥药合用有丰富的经验,在其《伤寒杂病论》中就有很多粥药同用或药后食粥的论述,被后人称为使用药粥的先驱者。其中一方说:“桂枝汤,服已须臾,啜熟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南宋费衮《梁溪漫志》载有张耒《粥记赠潘邻老》文,说粥之补益:“张安定每晨起,食粥一大盎。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脏腑相得,最为饮食之良。妙齐和尚说,山中僧每将旦一粥,其系利害,如或不食,则终日觉脏腑燥渴。盖能畅胃气,生津液也。”[2]明初以前的大型方书《普济方》说:“米虽一物,造粥多般……治粥为身命之源,饮膳可代药之半。”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介绍了50多种粥品,都是用来治病的。清代光绪年间黄云鹄所著《粥谱》中记载了247个粥方,分成了谷物类、蔬菜类、植物类、卉药类和动物类,还简介了每一种粥方的功用和主治之症。清代《调疾饮食辩》认为:“粥性能养脾胃,生津液,利小便,消胀满,调中健脾,除烦止渴,利膈益气,推陈致新,万症皆宜,平人亦妙,其功不可殚述。”[3]以此而言,我祖母那句“新米粥酱萝卜”有利健康的老话还是颇有道理的。
小米养生粥
中国人吃粥的历史很早,古籍中把粥的发明权归于黄帝。《说文解字》有“黄帝初教作糜”之言,《释名》说:“糜,煮米使烂也。”[4]所以,糜是古人对粥的一种叫法,现代汉语认为,糜作名词是粥的意思,作动词有粉碎捣烂的意思。而这层意思是由粥为煮烂的米之意引申而来。《通鉴外纪》记载:“黄帝作釜灶,而民始粥。”[5]黄帝被视作继三皇之后的古代五帝之首,是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之一,炎帝是先民用火的教导者,黄帝则是先民种植谷物草木的教导者,黄帝还发明炊具使先民学会了用水煮食谷物,我们由此可以把黄帝看作粥的创始者。粥的本字是鬻,这是个会意字,鬲,煮食的炊具,两个弓字代表热气蒸腾,米在鬲里热气腾腾,此为鬻字本义,后来才被简化为粥字。《康熙字典》对“粥”字作了详解:“粥,《广韵》、《集韵》、《韵会》、《正韵》之六切,音祝。糜也。《释名》粥濯于糜,粥粥然也……《说文》本作鬻。今俗作粥。《注》鬻与粥同。师古日:黄帝始烹谷为粥,周谓之馇,宋、街谓之筋。又姓。鬻熊,周文王时人.省作粥。楚有粥权,卸熊後。又粥粥,谦貌。……《注》粥,音育。又卖也”。[6]其中说糜字发音为之六切,音祝,这正是现今无锡方言中“粥”的读音。
吃粥是人类文明的一个进步。从直接用火烧熟食物,到用水煮食物,必要前提是盛水炊具的出现,那就是经得起火烧的坛坛罐罐制作,这当然是生产力进步的结果,是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而吃粥的历史,似乎也标志着人类物质生产水平的发展,昭示着人们的食物从匮乏到充足的经历。
杂粮粥
人类开始熟食之初,还是采集时代向农业时代逐步过渡的时期,生产力水平不高,粮食肯定不够吃——人们从采集转向农耕的根本推动力就是希望得到能够饱腹的粮食,加之烹饪初始,不会有多少料理功夫,也就只能煮一些粥来喝,南北方的煮粥食材虽然都是米,但北方是小米,南方是大米,区别很大。估计黄帝教老百姓煮的就是小米粥,而南方的良渚文化的遗存显示,民众已经会煮大米粥了。虽然食物不够充足,但粥有营养,容易吸收,不仅能够充饥,还有利于身体强壮,如果偶尔能打到猎物,吃烤肉,喝粥,绝对是古时的美食了。随着农业文明的发展,人们煮粥的方式越来越多,煮出来的粥越来越丰富,比如咸粥、甜粥、菜粥、肉粥、八宝粥等,既是烹饪技艺的进步,更是物质生产的进步,还是人们对美食文化的追求,粥亦就从普通的充饥之食物,演变为承载了文化的餐饮美食了。
现代人可能会奇怪,粥在古代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竟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吃腊八粥是通行南北方一项重要民俗,文脉源自古代君王的腊祭。我国自古有腊祭的传统,属于年终朝廷的大祭,君王以干肉蔬果并煮粥,敬献神灵,庆祝丰收,告慰先祖。东汉蔡邕《独断上·十一》云:“臘者,岁终大祭。”又云:“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汉曰臘。”再云:“蜡之言索也,祭日,索此八神而祭之也。”汉应劭《风俗通义·祀典》说:“臘者,獵也,言田獵取兽以祭祀其先祖也。或曰,臘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 先秦时的腊祭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这个月因腊祭而被称为腊月。佛教传入后,因为佛教典籍宣传十二月初八是“佛祖成道日”,释迦牟尼独坐菩提树下,静观思维,苦修六年,喝点粥糜,终于在这一天夜睹星辰璀璨而悟道成佛。大约在南北朝时期,君王的腊祭与佛家得成道合流为一,腊日被锁定在十二月初八,并相沿成俗,举国广吃“腊八粥”。
腊八粥(咸味)
腊八粥可能是最有文史内涵的粥,但我以为不一定是最好吃的粥。腊八粥的口味分甜咸两种,北方的腊八粥一般是甜的,用糯米、粳米、小米、红豆、豌豆、麦仁、花生、红枣煮成并加糖,而南方的家常腊八粥却以咸味偏多,食材除了大米、黄豆、花生、白果、莲子还会用干贝、咸肉、菌菇等。江南的腊八粥也分甜咸两种口味,咸味一派的食材用大米和黄豆、青菜、百叶、油豆腐、胡萝卜、山芋、茨菇等,甜味一派可参考风靡一时的“八宝粥”,这种罐装粥品已经销售了几十年,它所用食材基本就是江南甜味腊八粥的配方。我祖母那一代每年都会煮腊八粥,到我这儿,早已不煮了,也不会在腊八那天去街上找粥喝。
我喝过陕西和山西的小米粥,这儿是古代小米文明的核心区域。北方的小米粥通常都很稀,近乎于江南人的汤羹,这大约是北方人往往把粥叫作稀饭的缘由。这种稀薄的小米粥,最适合搭了面饼或者馒头吃,加点酱,喝起来特别舒服。还喝过河南的粥、山东的粥、安徽的粥、江南的粥和更南方的粥,相比之下,两广地区的粥是最好喝的。有人说福建的粥也好喝,可是我去过三四次福建,居然都没有去喝粥,早上除了在宾馆吃自助餐,就光顾着去吃“捞化”、“扁食”和肉片鱼片了。
皮蛋瘦肉粥
1987年,我主编的第一部书在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责任编辑陶征先生是南京师大中文系的学兄[7],毕业后在无锡任教多年,80年代调入广西师大任出版社编辑。书稿三审通过后,陶学兄请我去桂林落实出版事宜,住在师大的招待所。广西师大的前身是明朝靖江王府,著名的独秀峰和月牙池就在园内,清朝改作广西贡院,民国时成了广西省府。那时的招待所比较简陋,不提供免费自助早餐,陶学兄的太太王志英教授建议我们可以在街上吃早餐,尝尝桂林风味。在师大门前的一条小巷里,我吃到了香葱瘦肉粥,舀在大碗里,撒上葱花,再加一点桂林辣椒酱,绝对好味道。还吃到了糊辣粥,稠粘的粥汤里有腐竹、蘑菇、黄花菜等,盛入碗中再加入几滴麻油、白胡椒粉,搭配油条吃,口感特别好,把油条撕碎泡入粥汤,更加好。后来广西朋友告诉我,这是桂林一种地方小吃,其实不是粥,是用米浆调制的羹汤。
广东的粥大概是名气最大的。这几年我每年都去广东住二三十天,一有空就到处闲逛,尽享广东美味,除了吃各种粉,就是吃粥。越是小地方,好吃的美味越是多。广东人把粥做到了极致,在广东似乎万物皆可粥,牛、羊、猪、鸡、鸭、鹅、鱼、虾、蟹、蛇、鲜蛋、咸蛋、皮蛋、油渣、干贝、海参、鲍鱼、蘑菇、木耳、青菜、白菜……凡我们能吃到食材,一切皆可入粥,被料理成为一锅美味粥品。吃得多了,也就吃明白了,广东的粥大体可分为两类:生滚和老火。生滚粥是把白米粥煮好,然后把鱼片、肉片、丸子之类放进去滚熟,调味。老火粥则是把各种食材与白米一起煮开后慢炖至粘稠。在无锡的粥店里,以老火粥居多,但我比较喜欢吃生滚粥,图的是那个清新而层次分明的口感,嫌老火粥太过混沌了。
生滚猪杂粥和老火咸骨粥
从桂林回来,我学会了烧香葱瘦肉粥。从广东回来,学会了烧生滚粥,如猪杂粥、皮蛋瘦肉粥,鱼片粥、海鲜粥等,但都浅尝即止,不会经常态,最常烧的还是无锡新米粥。无锡人家也会烧绿豆粥、赤豆粥、桂花糖粥和菜粥,但频率都比不上新米粥和白米粥,这一口清新是无锡人对粥的厚爱。无锡大米品种自古就好,京城的高官们喜欢,就成了古代贡米。每年秋天,朋友们会给我送一点新米,拿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煮一小锅新米粥,二两米,1000毫升水,不放半粒杂粮,煮成刚好两碗,经典无锡传统新米粥,尝新的感觉极好。
那时给学生讲文学课,在讲到传统文论的“本色美”时,我就举例了无锡人的新米粥。美学大家宗白华教授是非常赞赏本色美的,他认为“白贲,绚烂而归于平淡”就是一种本色美,是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如玉之美,如李白的诗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而高标,如中国画中的水墨画一系以墨色和留白表现山水神韵。本色美,即以事物本身固有的特质呈现未经雕琢的自然之美,这不正是无锡新米粥的滋味吗!在这个意义上称其为“至味”并不算夸张。
广东名粥-海鲜粥和艇仔粥
父亲生前喜欢吃粥,退休以后尤其,新米登场后几乎天天要吃粥。他对煮粥要求也很高,必须达到米水交融、稠稀适合的程度,恰如袁枚所言:“见水不见米,非粥也;见米不见水,非粥也。必使水米融洽、柔腻如一,而后谓之粥。”[8]吃粥时父亲必备五六样搭粥小菜,虽然都是一些不同的酱菜腐乳咸菜或拌蔬,但装在几个小盆子里,摆起来很有仪式感,把粥吃成了一件挺隆重的事情。看父亲那时的吃粥神情,就会联想起陆游的《食粥》诗,诗言:“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邱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到我这儿,吃粥就被简化了,一二样小菜即可,最喜欢的依然是豆腐乳、萝卜干和咸菜,吃新米粥的时候,正好冬笋上市,买几只冬笋,切成小片,与咸菜一起炒熟,调味时用一点桂林辣椒酱,那必定是搭粥小菜中的极品美味。
随着物质生产和饮食资源的丰富,社会化早餐品种越来越多,以粥当早餐的人可能越来越少,但吃粥作为一种民俗文化依然蓬勃。我在上海喝过一家曼玲粥店的粥,不错。无锡著名餐饮品牌战略师朱先生告诉我,曼玲粥是他们策划过的一个品牌,在全国10大粥店中排名第二,已经开了1400多家连锁粥店。网络平台上有不少在售的快速粥品,只需回家用开水冲泡就可食用,如方便面一般,省去了煮粥的那段繁琐和时间,也是以年轻人上班族为消费群体。前几年我在无锡胡埭参观过一家名叫魅力厨房的餐饮工厂,专业生产新米粥、黑米粥、红豆汤和绿豆汤等,我最喜欢的是新米粥,因为是电脑控制的智能生产线,新米粥每一包都是“水米融洽、柔腻如一”,300克一份,正好一碗,用微波炉烧热就可以吃,非常适合懒得煮粥的年轻人。魅力厨房的投资人是无锡荣氏家族一位后人,还是央视二套“回家吃饭”栏目的赞助商。这家工厂已经取得了工业旅游的资质,很值得去一看。显然,煮粥已经进入工业时代,传统的粥与工业文明的相遇,非常值得我们一品其味,顺便看看与苏东坡陆游所吃的粥有什么不同。[9]这亦可谓一种与时俱进。
保健医师提醒,粥的升糖指数比较高,无论小米粥大米粥都有这个问题。但只是糖尿病患者及那些需要控制血糖者需要注意,并无必要人人紧张而不敢吃粥。江南人早晨那碗因高汤加猪油而美味的汤面升糖指数并不亚于粥,但照样面客踊跃。
[1]嘚,在南方部分省市引申意义为形容词或者程度副词,表示极端。嘚嘚哭,形容哭得伤心状。
[2]费衮,南宋无锡人。《梁溪漫志》是一部文人笔记。张耒,北宋大臣、文学家、苏门四学士之一。
[3]以上所引各段论述详见古籍《伤寒杂病论》《普济方》《本草纲目》《粥谱》《调疾饮食辩》。
[4]《释名》是东汉末年刘熙的是一部专门探求事物名源的作品。
[5]《通鉴外纪》,亦称《资治通鉴外纪》,北宋刘恕著。
[6]参见《康熙字典》“粥”条。
[7]陶征先生已经因病去世多年,讲述这段往事以表达我对他的深切纪念。
[8]详见袁枚《随园食单》。
[9]苏轼、陆游等宋代诗人都写过多首吃粥诗,如苏轼的《豆粥》:“君不见呼沱流澌车折轴,公孙仓皇奉豆粥。”《过汤阴市得豌豆大麦粥示三儿子》:“逆旅唱晨粥,行庖得时珍。”陆游的《病齿》:“一杯藜粥吾所美,幸可自办不待求。”《雨中作》:“解渴黄粱粥,尝新白苣齑。”
部分图片选自网络,谨向摄者致谢。
作者简介
吴歌,文史学者,品牌战略学者,资深媒体人,研究员,江大江南文化研究中心首席策划,努力成为一名有文化有情怀的吃货和文史写手。
关于江南文化播报
江南文化播报是一个关注江南,讲述江南,播报江南的公众号,文章部分来自江南文化研究会主办的《江南文化》杂志。欢迎广大作者惠赐大作,以文会友,欢迎关注传播。投稿信箱:jiangnanwenhua001@163.com
点击公众号名片关注我们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