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黄土高原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区域之一,覆盖了陕西、山西、甘肃等省份。该地区因长期的农业过度开发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导致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地退化和生态环境恶化。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家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旨在通过恢复植被、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农民收入,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将通过对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在黄土高原落实的适应性分析以及未来挑战的预测,为当地退耕还林还草政策落实提供有益建议。

【关键词】退耕还林还草;黄土高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可持续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引言

黄土高原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区域,涵盖陕西、山西、甘肃等多个省份。由于地理环境的特殊性以及长期以来的人类活动,这一地区面临着水土流失、土地退化以及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等诸多问题。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大规模的耕作与放牧加剧了这一区域的生态压力,导致了不可逆转的生态损失。为应对这一严峻形势,国家于20世纪90年代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旨在通过退还耕地、种植森林和植被,恢复生态环境、改善生物多样性,并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

“退耕还林还草”政策不仅是生态保护的实际行动,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有机结合,提倡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创造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该理念体现了可持续发展观,倡导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重视生态保护,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此理念自提出以来,已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在此背景下,黄土高原的生态恢复与经济转型成为了一项重要任务,针对这一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深入研究,以评估其成效与挑战,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分析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在黄土高原的实施现状、取得的成就,以及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旨在为进一步优化政策措施、促进生态恢复提供参考。通过了解这一政策的落实情况,可以为其他生态脆弱地区提供借鉴,推动全国范围内的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背景与目的

(一)、背景

黄土高原因其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加之历史上长期的过度放牧和耕作,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植被稀疏等现象普遍存在,导致地方生态系统功能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甚至影响到了区域的水源供应和农田生产力,因此黄土高原本身具有的生态脆弱性对当地生态管控有着高于其他地区的需求。另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农业的过度开发,黄土高原地区面临着日益加重的生态压力。传统的农业模式在追求短期经济利益的过程中,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使得土壤退化、产量下降等问题日益突出。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开始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提出了多项生态恢复政策。“退耕还林还草”政策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工程于1999年正式启动,旨在通过系统性、综合性的措施改善生态环境,恢复自然植被,减轻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的影响。

(二)、目的

政策的首要目标是通过减少耕地面积,恢复森林和草地,改善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通过种植树木和草植被,防止水土流失,提高地下水位,增强土壤的肥力,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退耕还林还草”不仅关注生态恢复,还强调可持续发展。通过促进生态农业、林下经济等多样化发展,帮助当地农民实现收入的稳定和增加,从而逐步形成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从当地民生角度来看,

政策旨在给当地农民提供经济补贴和支持,以帮助他们在退耕的基础上发展其他经济活动,实现脱贫致富,改善生活条件。通过引导农民转变生产方式,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农业和林业发展技术,提升整体收入水平。最后还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这一政策的实施有助于提升全社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促进社会公众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参与和关注,推动形成绿色发展理念,使生态保护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在黄土高原实行的现状与挑战

随着“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黄土高原地区在生态恢复和经济转型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面临多种挑战。

(一)、生态环境的改善

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实施以来,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率显著提高。根据相关研究,植被覆盖率由实施前的约10%-15%提升至30%以上。通过种植森林、草地和营造生态屏障,水土保持效果得到了明显改善。政策实施后,水土流失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在一些地区,水土流失率显著下降,土壤侵蚀的程度降低,有效保护了水资源和土壤健康。植被的恢复促进了生物多样性,许多地区的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有所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二)、经济发展的促进

在政策的推动下,农民转向生态友好的生产方式,通过参与林下经济、发展生态农业等新型产业,实现了收入的增加。有研究表明,参与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农民收入普遍高于未参与农民的收入水平。政策促进了地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部分地区通过发展旅游业、林业等替代产业,使得传统的单一农业模式向多元化发展转型,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政策落实所面临的挑战

尽管中央与地方政府对退耕还林还草政策进行了资金支持,但一些贫困地区仍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影响了政策的有效落实。部分地区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持和管理经验,导致生态恢复的效果不理想。此外,部分农民对新的种植或养殖技术知识掌握不足,影响了经济效益的实现。在一些实施区域,存在生态恢复的单一化的问题,由于过于依赖简单的退耕还林措施,当地缺乏生态修复的综合性和多样性,限制了生态环境的全面改善。一些地区的农民对于生态保护的意识还不够强,参与政策实施的积极性不高,影响了政策的成果和可持续性。

总体来看,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生态和经济成效,但仍面临一系列挑战。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落实力度,注重技术支持和农民培训,提高公众参与度,以推动可持续的生态恢复和经济发展,使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与经济效益实现双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结语

为进一步提升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效果,文献建议:加强政策宣传和培训,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提高农民对政策的认识和参与度。完善资金支持机制,政府应加大对退耕还林还草项目的资金投入,并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鼓励技术创新,推动生态恢复技术的研究与推广,提升项目实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建立监测评估机制,通过建立科学的监测和评估体系,及时总结经验,调整和优化政策实施策略。

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在黄土高原的落实为改善生态环境与提升农民收入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仍需在政策宣传、资金支持、技术创新等方面努力,以实现更全面、可持续的生态恢复目标。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延安市延川县退耕还林办公室 刘东艳)

参考文献:

[1]刘子凡,李娜,李宏韬.基于GEE的陕北退耕还林前后植被变化[J].甘肃林业科技,2023,48(02):35-38.

[2]李岩,商冉,曲衍波.退耕还林还草前后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动态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评估:以陕北黄土高原为例[J].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2023,54(06):156-166.DOI:10.13928/j.cnki.wrahe.2023.06.014.

[3]王晓飞,孙智辉,刘志超,等.退耕前后20年延安市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23,62(04):12-19.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3.04.003.

[4]白志刚,孙晓莉,再造一个山川秀类的新延安门陕西林业,2003(5)32-13

责任编辑:安心 审核:杨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报料关注西北信息报微信公众号(xbxxbwx)留言或加编辑微信号:y609235490 投稿邮箱:xbxxbxm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