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九流”与“五行八作”
1/“三教九流”的最初含义
记得小时候生活在乡村,过得都是集体生产、按工分吃饭的“规矩”生活,人们的交际圈是窄而又窄,除了同村的乡亲,就是偶有来往的亲戚。这样的人家,是规矩人家。
而有些“不务正业”的,出工时耍滑偷懒,有时还会偷偷跑出去做搞点副业,做点小生意,因此认识了一些奇奇怪怪的各类“社会人士”。
用大人们的话说就是,“三教九流”的人他都认识。那时,“三教九流”就成了不务正业的江湖闲人的代称,是被人所鄙弃的。
其实,“三教九流”的本义是非常高大上的。
“三教九流”的说法在中国自古有之。三教,在汉朝时,汉儒将“夏尚武,殷尚敬,周尚文”称为三教,也有将儒家的施教内容称为三教的。
在佛教传入中国后,三教通常是指儒教、道教、佛教。后世的三教,意思基本固定,指儒、释、道。
九流,在《汉书•艺文志》分别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2/三教
●儒教又称“孔教”“圣教”(儒教不等于儒学)。以“儒家思想”为最高信仰,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终极目标。儒教是礼乐文明的代表,上古宗教的直接继承者。
●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以神仙信仰为核心内容,以丹道法术为修炼途径,以得道成仙为终极目标,追求自然和谐、国家太平、社会安定、家庭和睦,相信修道积德者能够幸福快乐、长生久视,充分反映了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宗教意识和信仰心理。
●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方法,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
3/九流
所谓的九流,就是在先秦诸子百家共生的那个历史时期非常有影响的著名学派,都是对社会发展与进步有积极作用的。
●儒家是孔子所创立、孟子所发展、荀子所集其大成,之后延绵不断,至今仍有一定生命力的学术流派。
●道家以“道”为核心,认为天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提出道生法、以雌守雄、刚柔并济等政治、军事策略,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代表人物有老子与庄子,是“诸子百家”中一门极为重要的哲学流派。
●阴阳家是盛行于战国末期到汉初的一种哲学流派,齐国人邹衍是其创始人,阴阳家的学问被称为“阴阳说”,其核心内容是“阴阳五行”,阴阳学说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哲学思维之一。
●法家是战国时期平民的政治代言人,在政治上可谓是“独步天下”。强调“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他们提出了至今仍然影响深远的以法治国的主张和观念,一直被沿用至今,成为中央集权者稳定社会动荡的主要统治手段。当代中国法律的诞生就是受到法家思想的影响,法家思想对于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道德方面的约束还是很强的,对现代法制的影响也很深远。
●名家是以辩论名实等思辨问题为中心,并且以善辩成名的一个学派,又称“辩者”、“刑(形)名家”。由于他们的研究方法奇特,虽然名家擅长论辩,但其论辩又流于“苛察缴绕”,疙疙瘩瘩,诡谲奇异,所以历史上一直名声不好。
●墨家约产生于战国时期。创始人为墨翟(墨子)。墨家是一个纪律严密的学术团体,其首领称“巨子”,其成员到各国为官必须推行墨家主张,所得俸禄亦须向团体奉献。从他们的组织管理来看,墨家可称是中国最早的帮派之祖。
●纵横家即合纵连横的两大阵营。合纵派的主要代表是苏秦,连横派的主要代表是张仪。这两大名人对手,都是鬼谷子的学生。
●杂家是战国末至汉初的哲学学派,以博采各家之说见长。杂家在历史上并未如何显赫,虽然号称“兼儒墨、合名法”,“于百家之道无不贯综”,实际上流传下来的思想不多,在思想史上也没有多少痕迹。 “杂家”这称号,现在基本上说的就是此人没有专业本事,什么都知道一点,但什么都不精通的意思。
●农家又称“农家流”,是先秦时期反映农业生产和农民思想的学术流派,奉神农为祖师,祖述神农,主张劝耕桑,以足衣食。”由于儒家轻商农汉朝中期以后农家迅速衰落。
4/“混元三教九流图”碑
中国的传统文化并不是割裂开来的,而是相互补充与融合的有机整体。追本溯源,儒释道三家本是一体,九流学派同出一源。至今,在少林寺还有一通镇寺之宝在讲述着“三教九流”的济世辉煌。
那件宝贝,就是“混元三教九流图”碑。2006年3月22日,俄罗斯总统普京造访少林寺时,曾对镇寺之宝“混元三教九流图”碑产生浓厚兴趣,中方人员向他介绍此碑的来历与寓意后,他不断点头,表示认同。
“混元三教九流图”碑粗看是一位大阿福,细看是一个胖和尚,而仔细一细看,就发现在人脸的左侧脸部,是一个头戴方巾者,为儒教的代表,即孔子。右侧脸部是头后挽个发髻的人,则是道教的代表,即老子。在这个石刻图像上佛教的释迦牟尼的脸部,由儒家孔子的脸,道教老子的脸组合而成。
三教共存一碑,人的图像成一个大圆形,有混元太极图的含义。图像头、上身,浑然一体,两手捧“九流混元图”,构成佛、儒、道三教及“九流”的“混元三教九流图”。
画面上方刻有唐肃宗李亨的“三教圣像赞”:
“佛教见性,道教保命,儒教明伦,纲常是正。农流务本,墨流备世,名流责实,法流辅制,纵横应对,小说咨询,阴阳顺天,医流原人,杂流兼通,述而不作。博者难精,精者未博。日月三光,金玉五谷,心身皮肤,鼻口耳目,为善殊途,咸归于治。曲士偏执,党同排异,毋患多岐,各有所施。要在圆融,一以贯之。三教一体,九流一源,百家一理,万法一门。”
此赞语点明了三教九流的思想实质,最后归结为“三教一体,九流一源,百家一理,万法一门”,阐述了三教合流的思想。
5/“三教九流”的演变
后来,“三教九流”泛指宗教、学术上的各种流派,也泛指社会上各种行业、各色人物,当初本无褒贬。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九流”(包括“三教”)往往被用作贬义词,如明清白话小说中,“三教九流”即泛指那些在江湖上从事各种行当的人,几成“不入流”的代名词。
按通常的说法,“九流”又分为上、中、下三种。
上九流:“一流佛祖二流仙,三流皇帝四流官,五流员外六流客,七烧八当九庄田。”
中九流:“一流举子二流医,三流风鉴四流批,五流丹青六流相,七僧八道九琴棋。”
下九流:“一流巫二流娼,三流大神四流帮,五剃头六吹手, 七戏八丐九卖糖。”
元朝的时候,政府按人们所从事的职业,把被征服的臣民详细划分为十个等级,
即“十流”: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
元朝统治者是骑在马背上的征服者,敌视知识分子,儒被列在娼妓之后。就像文革期间,知识分子被叫做“臭老九”、儒家成为批判对象一样。
另:“九流”之外,尚有“十家”的说法,即“九流”以外加上“小说家”。小说家不耕不织,又无功名家业,在古代被人认为是不学无术,因而被认为“不入流”而列为“九流”之后。
谁能想到,几千后的小说家,值老钱了。
6/“五行八作”都指啥
“五行八作'是杭州民间泛指各行各业的传统俗称,源起南宋,泛指各行各业。
南宋时,市肆各种行业分别称为“团”、“行”、“市”、“作分”等。 “团、行、市”多为商业, “作分”则是小手工业。
南宋吴自牧《梦粱录·团行》载:“有名为‘团’者,如城西花团、泥路青果团、后市街柑子团,浑水闸鲞团。又有名为‘行’者,如官巷方梳行、销金行、冠子行、城北鱼行、城东蟹行、姜行、菱行、北猪行、候潮门外南猪行、南土北土门菜行、坝子桥鲜鱼行、横河头布行、鸡鹅行。更有名为‘市’者,如炭桥药市、官巷花市、融和市南坊珠子市、修义坊肉市、城北米市。”
“其他工役之人,或名为‘作分’者,如碾玉作、钻卷作、篦刀作、腰带作、金银打鈒作、裹贴作、铺翠作、裱褙作、装銮作、油作、木作、砖瓦作、泥水作、石作、竹作、漆作、钉铰作、箍桶作、裁缝作、修香浇烛作、打纸作、冥器等作分。”
元、明、清至民国,这种“行”、“市”、“作分”(作坊),各行各业仍沿用。
(图片来自网络)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