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中国汽车芯片自给率,有了长足的进步,目前已经达到了15%左右,另外还有85%需要进口。

而这则消息一传出来,有人说这是好消息,也有人说这是坏消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好消息的,则是因为在一年前,也就是2022年到2023年的时候,这个比例还只有10%左右,当时国内一年进口汽车芯片高达200多亿颗,其中90%左右甚至更多需要进口。

而如今一年过去了,从10%降至15%,实际上已经是提升了50%,这是多么快的增长率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说坏消息的则是,目前国内整体芯片自给率已经超过了30%,而汽车芯片的自给率仅15%,还有85%需要进口。

中国是汽车产销大国,每年的生产、销量汽车达到3000万辆,对汽车芯片的需求量非常大,这么多芯片靠进口,形势还是很严峻的。

但重要的是,新能源汽车需要的芯片,可能是传统燃油车的5-10倍,燃油车需要芯片300-500颗,而新能源汽车,可能需要2000-3000颗,随着新能源渗透率不断提升,我们需要的汽车芯片更多,85%靠进口,说明我们对外太过于依赖了,肯定不是好消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真的,从不同的角度来看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

但在我看来,能够一年左右时间,从10%提升至15%,肯定是一个好消息。

要知道汽车芯片本身是非常有难度的,汽车芯片不用其它消费电子产品芯片,汽车芯片要求更为严格,对耐用性,稳定性、耐高温、潮湿等,以及良率等,都会更高。

中国汽车芯片起步晚,所以早期几乎100%靠进口,但后来我们从低端做起,慢慢进行国产替代,如今达到了15%了,而一旦进入这个行业,未来的发展,肯定会相当快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别是目前国产汽车企业们,有些自研,有些开始支持国产后,国产芯片替代,会越来越加速,一年提升50%,只要按这种速度发展,只在三、四年时间,我们的汽车芯片自给率,就会超过50%,这有多夸张?

所以说,虽然总体来看,15%的自给率确实不高,看起来很严峻,但只要保持50%的增长率,就根本不用愁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