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让每一次的术后苏醒都伴随着温柔的呼唤;他们以仁心仁术,为众多患者撑起了一片无痛的天空,他们就是麻醉科医生。近日,上海市同仁医院麻醉手术科获批“2024年度上海市卫生健康系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13年前,廖先生在某医院接受了心脏支架手术,但术后症状仍反复。这几年,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心脏病变愈发严重,体力不断下降,也因“反复胸闷气急”多次到医院接受抢救。
前不久,已经83岁的廖先生被救护车送到同仁医院,医生建议他接受冠脉搭桥术,但廖先生的心脏功能极差,被评估为麻醉手术高风险。
为了解决廖先生的胸闷气急,为手术“保驾护航”,同仁医院麻醉手术科为其制定了精准麻醉方案,采用血流动力学监测,实时监测患者心脏情况。
“我们在先进的监测技术指导下进行麻醉,精准滴定麻药来加深麻醉,观察到他出现心衰状况时,立刻使用强心药物。”同仁医院麻醉手术科主任张光明介绍,最终,这位高龄老人手术非常成功。
术后第1天,廖先生就脱离了呼吸机,术后第4天可以下床活动,术后半月不到便可生活自理,术后一个月心功能恢复良好,用廖先生的话说就是“可如健康人一样生活、锻炼”。
除了在高龄老人的麻醉上经验颇丰,同仁医院麻醉手术科在急危重症抢救方面也展现出卓越的能力。
前不久,69岁的陈先生因“突发胸痛”入院,入院血压仅60/40mmHg,处于休克状态,情况极其危急。
“患者急诊血管造影术确诊为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并伴有大量心包积液。”张光明回忆道,于是一场“与死神的赛跑”开始了。
麻醉团队与外科团队紧密合作,仅用时1小时就将患者推入手术室。在麻醉医生的严密监护和调控下,为外科手术创造了良好条件。尽管患者术前休克且需大剂量血管活性药物维持,但麻醉团队临危不乱,精准把控麻醉过程,手术历时6个小时,顺利结束。
术后,陈先生还一度出现脑梗、肝衰竭、肾衰竭等严重并发症,但在麻醉学科重症团队的努力下,患者安全度过了危险期,肝肾功能恢复,脑梗也无明显后遗症,成功康复出院。
近年来,同仁医院麻醉手术科人员结构优化升级,人才储备不断丰富,形成了老年麻醉、疼痛管理和重症管理三大学科特色,改善了患者就医体验,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通过精准麻醉和智能化麻醉体系,有效降低了老年患者的手术风险和并发症发生率。开展舒适化医疗服务,使无痛内镜和无痛分娩率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优质的服务和出色的技术,也让同仁麻醉手术科实至名归。
同仁医院麻醉手术科曾获上海市劳模集体和上海市红旗班组,目前是上海市第一批麻醉学医学重点专科、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麻醉专业基地、长宁区麻醉与重症医学硕博士创新人才基地、同仁医院的“重点学科”和上海市长宁区麻醉质量控制挂靠单位。目前,同仁医院麻醉手术科总人数181人,其中,医生46人,科研人员4人,护士131人,手术室22间,PACU床位19张,SICU床位19张,2019年至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项。
在过去的4年中,在上海市区级医院科研竞争力排行榜上,麻醉手术科获得一年麻醉学第一名、三年第二名。科室近5年承担包括国自然、上海市科委、上海市卫健委和上海交大医工交叉等项目30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58篇,影响因子大于5分的文章24篇,获批专利20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
“你只管乘风破浪,我为你保驾护航。”张光明说,这是麻醉手术科对全体手术医生的承诺,也是他们工作永恒不变的目标。
部分图片来源于同仁医院
撰稿/摄影:赵 立
视频:金志成
编辑:竺嘉茹
责编:王 博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