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书乐 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
日本在游戏产业兴起之初,
各种山寨中国经典。
四大名著能不能都改编成游戏,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播利器?
在《黑神话:悟空》红火之后,成为热点。
这个事,日本很多年前就在自己游戏产业兴起之初,发挥过昔日“遣唐使”的路数,早早山寨了,有成也有败。
1988年,日本曾推出过一部哆啦A梦剧场版《大雄的平行西游记》。
其中有一幕在很多年后,也让中国观众很是羡慕。
剧中,大雄又一次得到了神奇道具:能体验西游记的游戏机。
大雄可以直接进入游戏中,大闹天宫、重走取经路、挑战八十一难……
这种沉浸式体验,放在现在可以叫作元宇宙了。
而片中有个很未来的脑洞,可能为了配合故事背景,开头出现了“机械猫·乃比太的同次元西游记”的汉字。
这是哆啦A梦系列剧集中罕见的官方中文翻译。
现在看来,次元也好、元宇宙也罢,似乎都和三十年后的二次元潮、元宇宙热有些暗合。
更有意思的是,片中出现的游戏,还真在现实中存在过,同样是发布于1988年,且整体风格高度相似。
不得不让人怀疑,这个剧场版有植入广告嫌疑。
不过,这款名为《西游记世界》的红白机动作通关游戏,剧情与画风虽然严重不符合《西游记》。
而且最终Boss竟然是牛魔王,取经故事都成了删节版。
即使如此,这个魔改西游依然得到了不少玩家的喜欢,理由很简单,八十一难太难了:
游戏里,个别妖怪在设定时存在问题,导致攻击方式有些无赖,稍有不慎就会无限放大招,而让悟空“出师未捷身先死”。
在红白机游戏的难度普遍不高的时代,《西游记世界》就成了部分硬核玩家展现自身实力的试炼场。
后来,所谓魂类游戏(对手种类众多、游戏难度较大)的走向,也是走的这一路线。
由此,《西游记世界》也可算是魂类游戏的先锋试作。
事实上,《西游记世界》不只是搬运了中国经典,还是个地道的换皮游戏。
当时的主流游戏缺少对名著改编作品,日本世嘉公司觉得是个机会,就在1987年出品的《神奇小子:怪物大冒险》(Wonder Boy in Monster Land)架构上,进行“换皮”:
把游戏主角从开局穿个白裤衩的神奇小子,变成了穿着虎皮裙的孙悟空,关卡也都被强行解释为西游打怪故事。
不得不说,早期游戏的像素级别画风和简单的关卡剧情,使得“换皮”显得非常容易,就是当玩家操作悟空拿着小刀捅人时,多少有点膈应,而趁手的金箍棒,咋就没啦。
题外说一句,神奇小子作为经典IP,时至今日一直有新作推出,而《西游记世界》则只是昙花一现。
但更让人惊讶的则是还有个经典游戏IP也是从“换皮”神奇小子起步。
1986年,游戏公司Escape推出的《神奇小子》首作。
这款游戏采用了当时流行的横版卷轴过关玩法,主角穿着一条草裤衩,靠吃水果来续命,脚踏滑板一个劲往前冲……
是否感觉特别像《高桥名人的冒险岛》。
还真如此,由于《神奇小子》大获成功,游戏公司Hudson就买来了授权,推出了销量更大、影响力更广的《高桥名人的冒险岛》。
套路和换皮猴哥差不多。
由于神奇小子的形象版权在世嘉公司手中,所以为了规避风险,游戏中加入了当时现实世界中的游戏冠军高桥名人的IP,做了一定的“美图”。
当然,像素级时代,这种“美图”主要是在封面上做大头贴罢了。
然而,尝到了中国经典带来销量奇迹的日本公司,开始了更疯狂的“拿来主义”,目标则锁定在《三国演义》之上。
顺便提一句,1994年,一家名为“成都台晶大东”的软件公司,制作了国内第一款登陆了红白机的游戏《西天取经》。
这也算是开启了悟空的国产游戏之路。
只是真的没名气。
刊载于《人民邮电报》2024年11月8日《乐游记》专栏420期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