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时间,该连战士在图书室学习交流。作者提供
“做法不奇,招数不新,训练计划和我们差别不大,难道是把真本事‘藏’起来,不愿意教给我们?”前不久,第82集团军某旅组织某新型装备操作考核,某连在同批列装单位中表现出色。原因何在?带着好奇,笔者随慕名前来取经的兄弟连队战友一探究竟。
来到该连,笔者只觉静得出奇:除哨兵外,官兵都捧着书低头读着,直到该连指导员刁逸飞带大家走到该型装备操作班班长陈荣旁边时,他才猛然起身,中断阅读。
刁逸飞介绍,现在是连队每周2小时的集体阅读时间,官兵一致,雷打不动。这项规定从他去年四月到连队任职延续至今,已渐渐变成连队官兵的习惯。
笔者边听边算了一笔账:“每周2小时,到现在累计不到70个小时,只凭读书能带来什么变化?”
“新型装备形成战斗力,科学刻苦的训练是首要的。”陈荣说,他们列装该型装备已一年有余,大家平时起早贪黑,刻苦攻关,打下了坚实的操作基础。
“但学习习惯的养成,确确实实让我们受益很多。”陈荣介绍,过去是他拉着班里战友训练,如今反倒是同志们推着他一起边学习边训练。
问及细节,刁逸飞打开了话匣子——
就任之初,他发现大家虽然训练成绩好、工作热情高,但主动学习意识不够、等靠思想严重:技师休假,遇到装备“趴窝”,全连挠头;执行任务,自告奋勇的总是那几人;日常训练,稍有进步就沾沾自喜。大家只盯着自己手里一摊活,进取劲头下降。
为改变连队面貌,刁逸飞决定结合自身成长经历,从读书入手,帮大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这一想法,得到连长孔令岩的全力支持。无论集中读书还是分享会,孔令岩总是带头参加,带动感染了不少同志。
“养成习惯并非朝夕之功……”活动开始不过两周,刁逸飞就察觉到了抵触情绪。有的同志静不下心看书,在本子上胡写乱画消磨时光;有的同志学用脱节,对读书慢慢失去了兴趣;个别同志甚至直接发问:“光靠看几本书,连队战斗力就提高了?”
针对部分官兵乐于“扑下身子干”,不善“沉下心来学”的情况,刁逸飞决定改变思路,坚持学以致用,让大家学有所乐、学有所用、学有所得!
于是,他组织官兵购置自选书籍,以“三互”小组为基础结成共学对子,干部骨干带头进行学习分享,还以多种形式表扬通过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个人……如此点滴积累,连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刁逸飞发现,训练时,随身携带小本子记录问题,并主动钻研的人变多了;用网络资源学习机械原理、科学训练知识的人变多了;就连以往一翻书就犯困的个别老兵,理论知识也能脱口而出……
去年6月,上等兵杨世兵、马刘潼交流至该连,陌生的环境一时让他们不适应。连队骨干、中士原波和二级上士赵东主动靠上去,利用所学心理学知识帮助他们排解负面情绪,增强信心动力。经过帮带,两位新来的同志很快调整好状态,训练表现得到全连官兵一致认可。
还有一次,技师赵新带着中士尚元奎对装备进行机动前检查,赵新三下五除二便排除一个风险隐患。尚元奎心生佩服,缠着赵新学习小妙招。
看到大家的改变,刁逸飞和孔令岩开始有意引导官兵将读书学习向提升战斗力聚焦:训练展开前,孔令岩带着骨干研究训练难点;训练场上,刁逸飞注重引导官兵思考问题,主动克服现实困难;复盘检讨时,他们带头总结不足……如此一来,官兵心中“用学习力撬动战斗力”的热情得到了充分激发——
上等兵张旭,过去一到自主支配时间就刷手机,现在却一头扎进学习室,掌握了电脑操作技术,辅助陈荣探索新型装备信息系统的操作使用;
一级上士芮汉峥,在备战成人自考过程中,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参与攻克了装备操作多个难点堵点;
二级上士周治达,善借书本里的经验为己所用,改进训练方法,指导很多战友突破了训练瓶颈……
“当今时代,学习力就是战斗力,越善于学习的军队越能掌握战场主动权。”连队党支部一班人就如何进一步调动官兵学习劲头进行商讨。他们最终决定,以连队任务职能为出发点,坚持“缺什么就补什么”“差什么就学什么”,根据官兵理论功底、学历层次、接受能力等情况,制订学习计划,组建各种兴趣小组、技能小组,打造人才培养的“孵化器”,鼓励大家深学苦练、考级考证,早日成才。
朝着“向战研学,学而为战”的目标,该连去年在多个训练课目中取得突破,1人被军校录取、6人完成学历提升、16人取得各类职业技能鉴定证书,为旅里输送了多名教练员。
听到这里,兄弟连队的干部骨干不禁感慨:“这里的学习氛围真浓!”几名官兵闻言,越发来了兴致,又谈起了其他变化——
“连队内部关系越来越好,大家以连为家的意识明显增强”“年轻同志快速成长,干劲更足了”“身边战友越来越有文化内涵了”……从他们自豪自信的表情里可以看出,或许他们自己都没想到,这些新气象新风貌的产生,竟是始于每周2小时的集体阅读。
笔者看到,集体阅读结束后,连队官兵各自散去。排长刘鸣达走进健身房,用自己掌握的运动学知识指导战友科学训练;排长蒋芳俊回到宿舍,翻阅专业书籍,为新年度指导教练员编写教案作准备……
“我们也没什么秘诀……”送别兄弟连队战友时,刁逸飞说。但笔者相信所有来过这个连队的人,都已经找到了答案。(刘凡 胡堂梁)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