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的力量
——读鹏飞兄《书信集》有感
文/张刚
南北朝诗人陆凯,其《赠范晔》诗云:“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古诗》中也有名句:“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此两首诗句,被宋代秦观所引用,赋得千古名词:
踏莎行·郴州旅舍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从此,“驿寄梅花,鱼传尺素”,成为经典名句广为传颂。再加上李清照“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一句看似娥眉半卷的描写,更突显出思情之深远。文人墨客的笔下,相思赋予闲愁,抑或闲愁赋予相思,这一纸薄薄的书信,总是载不动千般离别,万般情愁。
好友鹏飞兄,突然从网上传来他整理的《书信集》,深夜读来,竟是不忍放下!在网络喧嚣的今天,在连短信都视为奢侈问候的今天,在人与人之间连虚情假意的寒暄都掩盖不住人情冷漠的今天,一册《书信集》无疑是一缕清风,一扫生活中的污浊之气:原来人世间还有如此深沉的父爱,有如此深厚的手足之情,有如此温暖的友谊!
书信是最美的语言之一,这里有叮嘱,有旅思,更有鼓励,字里行间,都是亲情最淳厚的表达。这里,既有家风的传承,也有励志的故事,更有对友情的守望;有对家园的深深眷恋,更有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和感悟。可以想象,这一封封书信,带着深切的问候,跋涉万水千山,来到你的身边,信就是成长中最美好的陪伴,人生还有比这更幸福更快乐的事吗?
鹏飞和我等,都是社会阶层中的小人物,被老天抛在几乎与世隔绝的大山深沟之中,通过读书,经过一番艰苦卓绝的打拼,终于从大山深沟里走出来,终于摆脱了父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方式,正因为这段宝贵的经历,才对人生之路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在漫长的人生之路上,作为芸芸众生中的最平凡最普通的一员,以踏石留痕的毅力,奋力向前。每一刻,每一天,都在做最真实自己,因为,在这个家庭,在这个朋友圈里,和鹏飞兄一样的我等,又是不平凡的,是这个家庭的希望,是这个家庭的支柱,也是亲人仰望的坐标。从这一封封信件的字里行间,我们仍能读出奋斗的汗水,能读出那个时代青年人对命运的呐喊!这一封封没有半点虚伪辞藻的信件,在书写那个时代农村青年的奋斗史。
青春不会消逝,而是在酿一坛老酒,越久越醇,经久弥香。读懂了岁月,便读懂了人生。现在,当我们重新审读这些拂去了生活尘垢的动人信件,每一封,都深深烙进一个远行少年成长的足迹中,融进了一个青春少年的血液,迸发出炽热的青春火焰。从中能读出家庭对鹏飞的期望,朋友们对他的真挚,从亲朋好友这些金子般的话语中,也能读出鹏飞兄的为人:他是一个正直的人,纯粹的人,鹏飞兄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浇灌出了一个大写的人字,直立的人字。
受鹏飞兄的感染,我从书柜中把和鹏飞兄的通信也都翻了出来,保存下来的鹏飞兄的来信一共有十封。在灯下一封封仔细研读,那些隽逸刚健的笔迹,激情飞扬的文字,再次把我带进当年激情燃烧的岁月,字里行间表达出的鼓励与希望、热忱与阳光,苦闷和彷徨,同学们一起经历过共鸣过,青春的声音,友谊的呼唤,永远在人生的旅途上回响。
春江流不尽,云山千重叠。美中不足的是,《书信集》,全是亲人、朋友、同学、学生写给他的,如有可能,能否再补上鹏飞兄写给别人的,书信互答,重现当年亲情互动,友情互助,才更加完美!
【作者简介】张刚(男),甘肃通渭鸡川人,毕业于兰州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原山东齐鲁晚报高级记者,现供职于山东管理学院。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曾当选山东省人大代表、山东十大杰出青年,2017年当选为十九大党代表。业余时间从事文学创作,著有《底层行走》《乡书何处》等。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