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徒十里长山位于镇江城区西南,为宁镇丘陵地带东缘,主峰海拔349米,山体东西长约12里,故得名十里长山。
十里长山的人文典故史载稀少,曾有米芾、靳贵等名人墓安葬于山中,今日已无迹可考。(市区鹤林的米芾墓,实为明崇祯年间修建的纪念墓)。
米芾晚年居于丹徒(府衙西侧)期间,有《弊居贴》以描述周围环境、宝晋斋及山林间寻获奇石,天降甘露等奇异祥瑞现象。所以长山下的米芾公园内,有”宝晋斋“这一纪念性建筑。
丹徒十里长山的历史建筑多为寺观。
山下东侧现有一长山寺(修建状态),原为宋代绍圣四年始建,历代镇江方志中多有记载。该处的工程目前时断时续,主体已现但未见完成。
山顶中部,有一座建于1923年的道教“万福宫”,道观所占土地、山田由当时附近的村庄提供(宗教上称供养者为“大檀越村”),历史资料上对该道观未见记述,只是本地爱好者发现过一块记事石碑,简略的记录了一些修建信息。
“万福宫”道观废弃后(可能为抗战初),建筑主体构件逐渐被附近村民搬走自用。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后,仅存一些垒石件、蓄水池。2023年在该处原址上修建了长山滑翔伞营地,遗迹残留彻底消失。现存两座小屋,为近二十年间周边村民集资修建而成。
十里长山山麓还有一座“龙王庙”,日军攻占镇江时期,周边官塘桥等地的不少乡民曾躲藏在该庙避祸。
十里长山在抗战时期曾与一些战事有关:
1、南京保卫战打响之前,中国军队南京警备司令部的参谋程奎朗,及执行部参谋任培生曾接上级命令,要求在南京外围选定阵地构筑位置。十里长山在其此行中,即被选定为南京外围前进阵地。
2、1937年日军进攻南京,一路由丹阳直攻句容,其在十里长山附近有一次分兵,与他路部队合击进攻镇江城。
当时十里长山地区的守军战斗报告为:“十二月七日,敌由丹阳直趋句容,以一部由十里长山方面(镇江西南)向镇江攻击前进,盖避我步兵阵地(因筑有深固战壕及刺铅丝网等)与要塞炮之火力也。自下午三时起,与一 0 三师作战,至晚两方尚能相持。八日拂晓,敌方炮火甚烈,我要塞炮均对江装置,且在镇江城东北八里外,势难超越镇江市区协助友军,至九时一 O 三师不支。职于十一时接到戴师长九时所发命令,大要如左: ( 1 )敌以猛烈炮火攻击甚烈,我军有不支之势,拟向龙潭方面转进。( 2 )贵部即行渡江,向六合转进。”(资料来源:民国史资料集)
3、新四军及部分地方抗日力量,曾经在十里长山一带与40多公里外的茅山等根据地相呼应,进行了一些袭扰战斗。代表人物为丹徒籍新四军烈士马峰、王正锁等。
经济建设方面,民国时期即在十里长山南侧设置林场,以杉木、松木为主,育林保植工作亦延续至今。同时在一个时期内,十里长山的耐火黏土、石灰、石英等建筑石料采掘也较为兴盛,不过随着生态环保的要求提升,本世纪初期即基本关闭。
十里长山目前已是镇江周边群众户外郊游的一个热门打卡点,配套的文旅产业建设稳步推进,山下的航空飞行营地已初具规模。
目前的长山登山路径,其一为东段的“长山阁”线路,从登山口到长山阁,大约720米左右,高度从海拔115米至250米,其二为中部的“万福宫”线路,现在已修建了很好的健身道,长度大约1940米,海拔高度从96米到290米。
丹徒十里长山在镇江近郊诸山中,历史知名度不高,相对环境也较为天然原始,非常适合野趣徒步穿越,是个市区半日游的很好目的地。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