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资料来源:《张幼仪:这大概是最早版本的“我的前半生”》——封面新闻
1953年,张幼仪认识了自己的房客苏纪之,两人一见倾心,决定结为夫妇。但在二人结合前,张幼仪却有些顾虑,她认为自己如今结婚不是一个人的事,应该要征求儿子意见。
张幼仪的儿子名叫徐积锴,是她和徐志摩所生。此时的徐积锴已长大成人,张幼仪也50余岁,她认为的再婚可能会给儿子带来困扰,必须要说下。
可出人意料的是,徐积锴对母亲的再嫁表示衷心祝福,他甚至在信中说:母孀居守节,逾30年……母职已尽,母心宜慰,谁慰母氏?谁伴母氏?母如得人,儿请父事。
作为大诗人徐志摩的儿子,为何他能轻松接受母亲再嫁,甚至还写出这般郑重的话?
想要搞明白徐积锴这个心理,我们要回顾一下其母张幼仪的过往。张幼仪的人生其实很凄惨。根据她回忆:虽然她家条件不错,祖上做过高官,其兄也从政,但她的童年并不如意。
因为重男轻女的缘故,张幼仪的父亲并不怎么亲近她,以至于除非父亲要求,否则张幼仪绝不会在父亲面前出现。亲情如此淡漠,张幼仪万事只能自己去争取。
当时为摆脱父亲的束缚去学习,她以学费低廉为由,希望能去江苏省立第二女子师范读书。冷漠至极的父亲勉强答应,于是张幼仪终于迈出人生的第一步:读上书。
可就在她要改变命运之际,来自父权的大手再次向她伸来。1913年,张幼仪的四哥张公权看中了徐志摩的才华,于是写信给徐志摩的父亲,希望将二妹张幼仪嫁给徐志摩。
徐家是江浙富豪,张家又在官场有影响力,官商结合正是两家所愿,于是两家拍板,约定了徐志摩和张幼仪的婚事。但就是这个婚姻,差点毁了张幼仪。
当时张幼仪还在读书,结果被迫中断学业,去和一个陌生人成亲,很难想象当时她的心情,但肯定是很无奈的;与此同时,要和张幼仪结婚的徐志摩,对张幼仪也不感兴趣。
张家人发来张幼仪的照片,徐志摩看了后,鄙夷的说了句侮辱人的话。很明显,两人都对这场婚姻不满意。可双方都无可奈何,只能忍着诸般不快,在1915年12月结婚。
从徐志摩的文章中能看出来,他是一个追寻现代化和自由浪漫的人,对传统的婚姻是很抗拒的,因此后来张幼仪也成为徐志摩用来宣泄对时代、家庭不满的受气包,时常被冷暴力对待。
对此,张幼仪能怎么办?她也只好忍着,希望两人生下孩子后能有所改变。可现实是残酷的,1918年张幼仪生下徐积锴,但徐志摩却仍然头也不回的去了美国。
自此后,徐志摩逐渐成为他人眼中的大师、学者。而被他抛弃的张幼仪却一直独守空房,艰难的支撑家庭,抚养着儿子。
张幼仪也不是没想过再次努力,1912年张幼仪来到伦敦看望徐志摩,既想挽回丈夫,也打算借此重拾被终止的学业。然而她的愿望破灭了,丈夫迷上大才女林徽因,学业也被无止境的家庭任务所耽误。
后来她怀上二胎,可徐志摩的表现令人寒心,他对怀孕的妻子只有一句话:赶紧打掉。张幼仪凄婉的说:我听说有人因打胎死掉的。徐志摩则冷冷道:还有人因为坐火车死掉呢?难道你看到人家不坐火车了吗?
这些话如同刀子扎进张幼仪的心脏,让她对丈夫最后的期待也没有了。没过多久,徐志摩抛下张幼仪出走,并且托人带信给她,准备离婚。绝望的张幼仪只能投奔自己的二哥,并在1922年2月生下次子彼得。
当时生育对女性来说如同过鬼门关,刚刚闯过来的张幼仪还很虚弱,但她不得不学会坚强,因为她还要和徐志摩签字离婚,我们很难想象那时的张幼仪到底经历了多少痛苦。
离婚后,张幼仪万念俱灰,但看着两个孩子,她只能擦干眼泪,重拾抛下的学业,去了裴斯塔洛奇学院攻读幼儿教育。
然而苦难似乎一直缠绕着她,1925年彼得也死了,张幼仪再次遭到打击。不过她最终还是挺了过来,因为她的人生早已不属于自己,接下来她要为唯一的儿子徐积锴而活。
在此后的日子里,张幼仪一边抚养儿子长大,一边努力学习,压力很大。幸而后续得到家人支持,她先在东吴大学教德语,之后来到云裳服装公司当总经理,后来还成为知名女银行家。
就这样,她一步步从一个被丈夫抛弃的弱女子,成为新时代女强人。1953年,已经在香港定居的张幼仪遇到了文章开头提及的她的房客,此人名叫苏纪之,是一位性情温和的中医,两人相识相爱,于是便有了开头的那一幕。
作为张幼仪最疼爱的儿子,徐积锴知道母亲有多辛苦,也知道那个与自己一直很陌生的父亲对母亲造成了多大伤害,所以他绝不打算像父亲那样自私,而是全力支持母亲寻求真爱。
因此,他在给母亲的信中郑重的提及:母如得人,儿请父事。翻译过来就是,如果母亲遇到了良人,儿子愿意把他当父亲一样对待。得到儿子支持,张幼仪激动的流出眼泪。
她终于如愿以偿,在临近晚年时找到一段属于自己的感情。在此后的日子里,张幼仪和第二任丈夫过得很幸福,也算是勉强弥补上前半生的那些遗憾。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