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像煮泡面。你还在纠结是加牛肉味还是老坛酸菜,水却凉了;你还在犹豫煮三分钟还是四分钟,饿得快冒火星子了。其实,煮成啥样都好吃,关键是先把锅开了。
很多人对“开始”总有一种莫名的仪式感,好像非要天时地利人和齐全,再配点背景音乐,才算得上“正式开始”。结果,迟迟迈不出第一步。梦想的种子就这么被困在了肥沃的土壤里,没能发芽。
其实,一个粗糙的开始,才是最好的开始。
混两天,混出奇迹
每个人都有过“混两天”的心态,比如,突然兴起想写篇文章、学点新东西,却总觉得“不够准备好”,所以迟迟不动。小明就是这样,总觉得写文章需要查十篇参考资料,学吉他得先挑一把好琴,于是一直拖着不开始。
而他的朋友张三呢?张三随手拿起了一支圆珠笔,在废纸上画了几条歪歪扭扭的线条。他没想太多,只是随便画着玩。混了几天,他觉得画画有点意思,于是混着混着,每天多画两笔。半年后,他的画挂在了画展上,还卖出了不错的价格。
“我本来只是想混两天的。”张三腼腆地笑着。
混两天,其实没什么大不了。你懒懒散散地开始,结果混着混着,突然发现原来犹豫不决的事情早就成了日常。奇迹往往就发生在这种“不经意”的开始里。
从60分到80分,没你想得那么难
很多人害怕随便开始,怕“浪费时间”。但你有没有想过,真正浪费时间的是那些永远停留在脑海里的“完美计划”?
60分的作品比零分的空白强太多。那些“随便做”的事儿,才是真正的起步。等你完成了60分,再冲到80分其实并不难。
小时候写作文,最难的总是第一段,绞尽脑汁都想不出怎么“开门见山”。可当你硬着头皮写了几句乱七八糟的开头,接下来就顺畅多了。生活就是这样,最难的永远是开始。只要动手,剩下的事自然就水到渠成。
打败完美主义,就是最大的自由
完美主义者有一个共同的毛病:喜欢提前焦虑。他们不敢开始,总觉得“万事俱备”才有资格行动。可事实上,计划得越多,越容易停滞不前。
聪明人从来不被“完美”绑架。他们知道,生活无非就是见招拆招,哪儿需要提前准备那么多?要健身,别等健身房办卡了,先随便跳个操;要学外语,别等教材买齐了,先打开手机学几个单词;要创业,别憋着写完商业计划书,先摆个地摊试试。
真正厉害的人,都懂得用“粗糙”对抗“拖延”。行动起来,一切都会慢慢变好。
成功,就是从粗糙开始的
你仰望的那些成功人士,第一步也未必比你强多少。乔布斯的第一台苹果电脑,是在车库里用零件拼凑出来的;贝多芬的早期作品曾被评价“毫无特色”;甚至世界级作家的初稿,也可能被编辑退回来无数次。
但他们都不在乎。他们知道,只要肯开始,未来可期。
所以,不要再犹豫了。随便写下第一行字,随便换上运动鞋跑两步,随便打开一个软件学点东西……只要动手,就算是个粗糙的开始,也比空想强一万倍。
人生最棒的地方就在这里:起点不完美没关系,只要开始了,你就比停在原地的人领先一步。
放下对“完美”的执念,接受“粗糙”的勇气,去尝试,去改变。你会发现,最初那点看似敷衍的努力,才是后来一切辉煌的起点。
记住,一个粗糙的开始,就是最好的开始。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