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研团队曾推演南海冲突,最终结果让港媒很意外。

有港媒援引中国学术期刊《指挥控制与仿真》刊载的论文,称中国一支科研团队进行了一次罕见的、以南海冲突为主题的高水平仿真兵棋推演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南海训练的解放军055万吨驱逐舰】

这并不是中国第一次推演南海冲突,之所以说它罕见,是因为与之前的推演不同,这次推演的细节更多,科研团队连美军发射的反舰导弹的飞行轨迹都进行了精准还原。

据港媒透露,推演中的导弹数据模拟的是美军现役的LRASM远程反舰导弹。并成功再现了导弹在射程前半段进行高空巡航,后半段以贴近海面的飞行高度,进行超低空突防的弹道特性。

此外,科研团队在推演中还模拟了导弹遭到解放军电子战干扰,失去雷达引导能力后,自动转换为光学锁定模式的场景。得益于此,美军的反舰导弹也成功在这场模拟中击中了解放军的驱逐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港媒报道中国推演南海冲突】

这一推演结果令港媒感到意外。倒不是说解放军输掉了这场推演,因为科研团队并没有启动解放军驱逐舰的硬杀伤防御系统,这就是一场理想条件下的袭击行动测试。

真正令他们感到意外的是,科研团队完整记录下了从美军导弹超低空突防,到反制解放军的电战干扰,再到解放军舰船被命中的整个推演流程数据。

这个数据有多具体呢?他们连LRASM导弹的超低空飞行高度都记录了下来。虽然说这些数据都是模拟出来的,但在兵棋推演中,越精确的数据,越能体现出武器装备的作战效率,而这也是这场推演被称为“高水平仿真”推演的理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港媒曝光的推演系统界面】

港媒分析认为,这种级别的仿真推演能够更好地模拟中美爆发南海冲突后的交战场景。从而帮助解放军找到问题、短板,并进行针对性地改进优化。

例如在这次推演中,美军的LRASM虽然成功击中了解放军的驱逐舰,但其飞行速度慢的弱点也暴露无遗。

这意味着在实战中,即便导弹能够凭借超低空突防、抗电子干扰等性能,飞到距离解放军驱逐舰十几公里的位置上。随着导弹进入到舰船视距内,一旦驱逐舰启动船上的近防炮、近防导弹乃至可能存在的激光武器,LRASM导弹的突防效率也会大幅下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军的LRASM反舰导弹】

而且LRASM导弹在雷达失效转为光学锁定后,还意味着舰船可以通过释放热干扰的方式欺骗来袭导弹,使其脱靶。

硬杀伤、软干扰,多种反制手段齐上阵,足以让我们的驱逐舰有效应对一定数量范围内的LRASM反舰导弹袭击。

除了找到问题、解决问题外,高仿真推演还能够让解放军更好地推测美军指战员的作战理念与战术倾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做到知己知彼。

因为在现代海战中,舰船自身的作战性能是一个相对固定的数值。雷达能看多远、导弹能打多远,都是这些武器装备在设计之初就已经确定的。而这也意味着,一国海军的作战体系、战术理念,往往是围绕这些武器装备的性能建立的。

说白了,海战战术的制定会受到武器装备性能的限制,而部队想要打破限制就得提出新的需求,研发新的武器装备诞生,然后再以此为基础建立新的体系、战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55万吨驱逐舰发射高超音速弹道导弹想象图】

解放军的055万吨驱逐舰会被视为新时代的“无畏舰”,引来了包括美国海军在内的各国海军参考、模仿。就是因为这型驱逐舰的性能极大拓宽了中国海军的战术选择空间,给现代海战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变量,导致西方军事专家无法摸清解放军的海战体系运行逻辑,进而难以发展出针对性的反制手段。

相反,如果一支海军从舰船到武器,所有装备的性能数据被外界知道了个一清二楚,那么在专业人士的代入下,完全有可能把这支海军的作战体系、战术习惯等,也猜个七七八八。

还是以LRASM导弹举例子,这种导弹的最大射程可以达到1000公里。但考虑到飞行时间、突防效率、发射导弹单位的战场生存性以及敌军舰船状态等因素,美军在具体使用这种导弹打击解放军时,必然会缩短发射距离,并尽可能寻找最合适的发射阵地。

这时,如果解放军这边手握LRASM导弹的具体性能数据,就可以根据己方掌握的各种已知情报,如美军舰船位置、数量等,逆向推断美军可能选择的发射阵地、采取的打击战术,以便更高效地开展反制作战,甚至是先于对手发起进攻,打对面一个措手不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某论文模拟的推演战局】

这也牵扯出了另一个关键信息,那就是既然中国能够在推演中,尽可能地模拟出了LRASM反舰导弹的具体性能。那么这同样意味着,中国对美国的情报收集力度也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

毕竟武器装备的具体性能向来是各国军队的机密,哪怕是军事信息比较透明的美国也不会随随便便公开。

所以在港媒报道中表示,中国收集到的导弹数据源于开源情报的长期积累。这也证明了中国对中美冲突的担忧,并不只是停留在嘴上,而是真的在付出资源与精力,为这种风险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