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听人说:“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
不管是社会上,还是家庭里,好心的人,吃亏上当,甚至都保护不好自己的生命。
乍一看,这好心没好报,还真是那么回事。
你深入观察,就会发现,所有的事情,都逃不过因果。
《易经》中写道:“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那些道德素质很低的人,一时半会获利,但肯定不会长久。
顺理成章,我们可以断定,不孝顺父母的人,根本没有好命。
01
不孝顺父母的人,只会被社会打压。
你有没有想过,如果身边的朋友、同事、同学,是一个不孝顺父母的人,还会继续交往吗?
你多半会对其提防,他连父母都可以坑几次,坑熟人就更不在话下了;他可以狠心抛弃父母,要抛弃一段关系,更是不会心疼。
很明显,不孝顺的人,会被社会孤立。这是一种情感上的打压。反正,不孝顺的人,就低人一等。
对社交的判断,正如《孝经·天子章》中说的:“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其实,从古至今,对于孝道,还会上升到法律的约束。
在乾隆时期,就在《大清律例》中规定:“游荡他乡,远离父母者,均属忘亲不孝之人。”对应的,有处罚措施。
满洲人“明住”,去陕西做知县,带着老婆和孩子去赴任,把八十多岁的老母亲放在京城的老屋里。
赴任期间,他常常去旅游,但是从来不看老母亲。
乾隆知道情况后,马上传诏,废除明住的官职,让其回到京城,并且十年内不能被启用,任何人不能举荐,否则同罪。
乾隆认为,无法每天陪伴父母,但是常回家看看,应该是要做到的。否则,父母养育之恩,如何报答?
孟子也说过:“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把孝道上升到治国的高度,就会发现,天下人,天下衙门,都在压制不孝顺的人。
父母都不管,人的好运气,从哪里来?没有人帮忙,也没有衙门可以收留,这改命,用什么方式?答案,谁都清楚。
02
不孝顺父母的人,难免良心不安。
有一个词语,叫“做贼心虚”。
在大家都推崇孝道的氛围里,一个不孝的人,就是“另类”,也自知理亏,从而说什么,做什么,还没有开始,就底气不足。
接着往下看,会发现,底气不足的人,成大事就难了。
作家冯梦龙写了一个叫莫稽的人,父母过世后,居无定所。
莫稽遇到了好心的金团头,给他居住,还送他读书。在相处一阵子之后,金团头把女儿金玉奴嫁给他。
当莫稽参加科考,做官之后,就开始嫌弃岳父母和妻子了。
在赴任的路上,他把妻子抛弃,然后独自上路。
妻子金玉奴,命不该绝,遇到了地方长官许公,并认为义父、义女。
许公听了玉奴的诉说,就以上司的名义,安排莫稽的婚事。
莫稽到了洞房,发现许公安排的人,就是玉奴,哭着说:“有鬼,有鬼......我莫稽知罪了。”
好在,莫稽知错能改,和玉奴一起过后半生,还把岳父母接到身边孝顺。否则这一生都被良心谴责。
诗曰:“打骂一场羞满面,问他何取岳翁新?”
不孝顺父母的人,一旦良心发现,比被人打骂,更遭罪。
俗话说:“子欲养而亲不待,树欲静而风不止。”
人往往是醒悟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父母不在了,无法尽孝了,愧疚感会伴随到老。精神上的内耗,有多严重,可见一斑。
作家毛姆说过:“良心是我们每个人心头的岗哨,它在那里值勤站岗,监视着我们别做出违法的事情来。”
丢了良心,就是丢了心灵的门户,痛苦、沮丧、不安等,都会涌入心灵。
03
不孝顺父母的人,终究要贫穷。
有的人,不孝顺父母,还从父母的身上,反复索要财产。
尤其是兄弟姐妹多的家庭,自私自利的人,把父母的东西要过来,就以为自己变富了。
算计了父母,确实可以有一笔财富,但是不会长久。因为他没有打天下的本事,也失去了道德素质。
自古以来,人要富起来,讲究的是“厚德载物”。
德行和财富的多少,是成正比的。
在明朝,张晋在刑部任职,遇到了一个案子。
一个父亲,因为穷得揭不开锅,就去富裕的儿子家偷东西。
当时是晚上,儿子看不清,以为是盗贼,就带着奴仆,猛打一顿。父亲开口的机会都没有,就过世了。
按照律法,儿子是保护财产,正当防卫。但是儿子打的是父亲,血脉至亲,怎么能打呢?
张晋想了想,判定:“儿子富有,父亲穷困,这摆明了是儿子长期不孝,算计父母,就以不孝治罪。”
儿子因此获罪,家里的财产,也渐渐消失。
俗话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不孝顺父母,是一个家庭首当其冲的恶,有灾祸,是迟早的事情。
04
当然对于儿女不孝的事情,应该从两个角度来治理。
其一,“子不孝,父之过”。父母过分溺爱儿女,这是不孝的源头。
父母应该传递孝道,逼着儿女独立,读书,立业;对儿女的丑行,应该敢于揭发和教训。
其二,“人有自知之明”,儿女应该不断修整自己,反观自己。
任何因果,不是不来,时候未到,千万不要有侥幸心里。
孝顺父母,不一定会让你马上富起来,但是一定会让你自带阳光。
孝顺今天的父母,也是善待未来的自己。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