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0年,志得意满的朱元璋看着满朝文武,大封功臣。徐达被封为魏国公,李善长被封为韩国公,常茂被封为郑国公,李文忠被封为曹国公,冯胜被封为宋国公,邓愈被封为卫国公。
还有一些人被封侯,大家的想法各有不同。
这里面有一个人叫薛显,他的心情就很复杂。又有高兴,又有担心。高兴是因为他被封为永城侯,但是他并没有被赠予世券,也就是所谓的可以免死的铁券,但是这个免死,是有前提的。
不仅如此,被封为永城侯的薛显,还被贬到海南。
朱元璋给出来的原因是,“显擅杀胥吏、兽医、火者、马军及千户吴富”,面对着朱元璋的指责,薛显只能接受。
这一刻,薛显深深意识到,君臣之间的距离是非常遥远的,君就是君,臣就是臣,臣子要接受君王给予的一切,包括指责,如果不接受,有可能就是万丈深渊。
薛显曾经是赵均用的部将,赵均用任命薛显镇守泗州。
赵均用,这人也是元末起义军的一员,他和彭大后来跑到濠州,加入郭子兴的起义队伍,原本起义军内部就有分歧,在赵均用和彭大加入后,起义军队伍分为两派。
郭子兴对于彭大以礼相待,这俩人关系挺好。
然后赵均用就心有埋怨,于是赵均用和郭子兴旧部里的另一名元帅孙德崖就关系密切。
有一天,孙德崖与赵均用合计了下,找了个机会,把郭子兴绑架了,并且想把郭子兴杀了,关键时候还是朱元璋来了,救了郭子兴一命。
按照《明史》的时间线,这是1352年的事情。
按照《明太祖实录》的记载,1361年三月,泗州守将薛显投降。
从赵均用出走后,到1361年薛显投降之前,薛显发生了什么,我也不知道。
这就是历史的魅力,总有一些谜团留给你。
在1363年的洪都之战中,薛显发挥了重要作用。陈友谅信心满满,围攻洪都,在陈友谅的心里,攻打洪都,应该不是一件特别难的事。
但是陈友谅不知道的是,正是他决定攻打洪都,让他的人生走向了倒计时。
洪都之战,守将朱文正居中节制诸军,并且带了两千精锐,随时准备支援其他人。
负责带领士兵守卫章江、新城二门的,正是薛显。
洪都之战非常惨烈,陈友谅攻打洪都新城门,令人意外的是,薛显大胆用兵,指挥精锐士兵突然出击,斩杀了陈友谅的平章刘进昭,擒拿了他的副枢赵详,击退了陈友谅的进攻。
薛显队伍的胜利,也鼓舞了洪都守军。此时的洪都守军,正处在非常艰难的境地。
洪武被围85天后,等到了朱元璋的援军,洪都就此解围,此后朱元璋和陈友谅的队伍,在鄱阳湖决一死战,陈友谅身死,朱元璋取得了鄱阳湖之战的胜利。
1366年,此时的朱元璋最大的对手就是张士诚了。
在一场激烈的战斗中,徐达带领士兵再次攻打升山水寨,朱元璋手下的另一员大将顾时,带领战船绕到了张士诚的兵船,这时候张士诚船上的人俯视顾时的船只,露出了嘲讽的笑意。
顾时抓住了这个机会,趁着他们放松警惕,率领自己的士兵跳到敌船,奋力攻击,而其他的船也靠近了过来。
此时,张士诚的队伍不甘心失败,又派来援兵。
面对着这种困难的局面,猛将常遇春甚至有所退却,而薛显却率领水师奋勇向前,烧毁了敌船,击败了张士诚的队伍。
后来常遇春对薛显说:“今日之战,将军出力最多,我确实不如你。”
能让猛将常遇春说出这话,可见当时的战斗,薛显的表现有多勇猛。战场上是非常残酷的,谁也不知道能不能看到明天的太阳,勇气,是战场上必备的。
在朱元璋决定北伐中原的时候,他和诸将说,“薛显、傅友德勇略冠军,可当一面。”
薛显表现得很有大将之风,北伐中原,他立下了很多军功。
这一路的战功,无论了攻打陈友谅,还是张士诚,还是北伐中原,很多人都看在眼里。
当1370年,朱元璋大封功臣,薛显被当面数落罪行,虽然被封为永城侯,但是他没有被赠予世券,而且被贬海南。
“分其禄为三:一以赡富之家,一以赡所杀马军之家,一以餋其老母妻子。”这是《明太祖实录》的记载。
朱元璋对于薛显的责罚,一方面是惩罚他的过失,一方面也有敲打他的意思。
薛显在海南居逾年,朱元璋又想起来了自己的这位臣子了,又把薛显召回,并且赠予他世券,食禄1500石。
关于薛显的死,《明史》的记载是1387年冬天,薛显被召回,停留在山海关的时候死的。
《明太祖实录》的记载是,1387年九月,薛显卒于军。
薛显被封为永国公。
1390年,薛显被打入胡惟庸党,爵位被除。
薛显的这个结局,也挺让人唏嘘的。薛显生前有想到他的结局是这样吗?我不知道。
史料参考:
《明史·薛显传》
《明太祖实录》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