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节选自我的新书《从零开始写故事:非虚构写作的11堂必修课》。
文 | 叶伟民
世界上有很多问题似乎不证自明,例如“1+1=2”,或者“两点之间直线最短”,故事也大抵如此。什么是故事?即便问个孩子也会被嘲笑:“啥?你没上过幼儿园吗?小蝌蚪找妈妈、奥特曼打怪兽都没听过吗?”
我想起大学时,有门基础课叫“光学”。不学还好,学完你问我啥是光,还真说不上了。看似司空见惯的东西,突然像玩变脸,一会儿是粒子,一会儿是波,简直要把人“忽悠瘸了”。
故事也是如此。我们听得最多的语言,不是训斥,不是哀求,不是说服,而是故事。关于它们的记忆,在枕边昏灯下,在爷爷膝盖上,在收音机旁,在图书馆里……我们一直在享受故事,也自以为懂得故事,然而一旦要创作故事,情况就不一样了。
这就像从未掌勺的美食家转型厨师,对着满眼食材一筹莫展。这和我们写第一笔时何其相似,明明看过故事万千,下笔却卡住了,而且越琢磨越迷惑,甚至陷入自我怀疑——世间纷纷攘攘,可写之事却寥寥。故事,到底是什么呢?
这就是常说的“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混沌态。为此困扰的人还不少,例如有位学员的提问就颇为典型:
“故事”这个词,邻居大妈讲两口子离婚分财产打架的八卦,好像是个故事;外星人入侵地球,打算消灭人类,也是个故事。但两个事情的幅度明显不同。
什么能算故事,什么不能算故事,可不可以把“故事”二字本质解析一下?
——简兮(故事写作营第6期学员)
回答这个问题前,我想先说说赫拉利的《人类简史》,里面有句话蛮打动我:人类偶然获得的讲故事能力,是使得人类称霸世界的工具。这么说来,讲故事还具备进化意义了。当时,我脑里浮现出以下场景:
狮子包围了部落,袭人无数,伤亡满地。
人王率众出击,战至一人一狮,决战。
人王终胜狮王,英名永流传。
对于这个极简故事,我们只要稍加琢磨,就会发现更多。遭遇危机—千钧一发—解除危机,这三段代表戏剧艺术最基本的结构——三幕式结构,即开始、发展、结局。从千年前的古罗马剧场到现在的好莱坞银幕,都受其统治。
这样的结构很稳固。故事要有困境,还要处理困境,最终提炼意义。就像前述的人狮之战,如果人狮不相遇,就没有困境,也就没有然后了。而人狮相争,无论胜负,大自然都是无所谓的,不过是正常的优胜劣汰。但人类却会赋予其意义,创造出英雄、勇气、奉献、牺牲等抽象概念,实现某种道德感召和精神图腾。
没有困境,就没有故事。人生在世,终究会遇到他的“狮子”。因而我们写故事,一定要思考:他的“狮子”是什么?又该到哪里寻找他的“狮子”?最后他战胜“狮子”了吗?……
说到底,故事就是关于人与困境的哲学。
关于故事的本质,罗伯特·麦基的总结我也喜欢。奥妙就在他《故事》一书的封底上——故事,是生活的比喻(Story is metaphor for life)。不过有人说这翻译不精确,metaphor应为“隐喻”。我更喜欢后者,它更具语义张力。
与隐喻相对应的,就是“投射”。读者和观众会将自己代入故事中的角色,包括他们的欲望、困境、对抗和挣扎,最终观照思考自己的人生。这些都是故事的功效与价值。
回到上述“外星人入侵和两口子吵架哪个才算故事”的迷思。之所以说其具有代表性,是因为它犯了“只看其表,不思其里”的通病,过于浅层、狭窄地理解故事要义,从而限制了对故事的想象。
我们都看过电影。花几十块钱,就是希望在两个小时里挠中两个点:爽点和泪点。这其实是故事的两个旅程:一个是外部的,剧中人如何升级打怪,最后有所结果;另一个是内部的,历经考验,内心世界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
这一外一内,是我们理解故事的两条路径。而浅层的认知,总会过度放大外部路径,即情节、场面、矛盾冲突等因素,似乎非天崩地裂山呼海啸不足以称为故事,却忽略了更强大的内在冲突。前者虽好,但后者才更隽永,也更逼近故事的精髓。
世事何其多,为什么只有少数才值得付诸笔下?因为它们通过展示人在极端条件下的选择与对抗,带来新的生命启示,并被我们沉淀为经验,最终反哺生活,修正人生。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