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腊八节,我们首先联想到腊八粥,其次是新年就自此拉开了帷幕。

一碗稠稠的杂粮粥,用其中丰富的材料赞美着节庆的火热,大枣的香甜吉祥,莲子的连年有余,再用颜色喜人的红豆将它们一齐熬煮。就好像,喝了这碗早晨的浓粥,嘴唇上被粘上米糊的香醇后,才算满足地开始准备接下来新春的节奏。

除夕通常被人们称为大年三十,但除夕的日期会由于阴历历法的原因,在腊月三十和腊月廿九之间改变。2025 年至 2029 年的 5 年里,腊月恰巧碰上农历小月,大年三十都将“缺席”(大年二十九为除夕),不过没关系,我们总算等到了美满的年末,与这一碗为新年早早到来的腊八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俗语有“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节,农历十二月,也就是腊月的初八,又称“腊八”,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主要习俗包括喝腊八粥、做腊八蒜,有一些地区会在这天庆祝丰收以及祭祀祖先。

腊八节最早源于“腊祭”,如方志中所述“腊八粥,先祭祖。腊祭之义也”。“腊”本是祭祀之名,腊日在上古时代是最重要的年终祭祀日。古代先民敬天祭神以求丰收,至少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祭祀活动大多在十二月农闲时进行,所以十二月被称为“腊月”。腊日的具体日期最初并不固定,到南北朝时腊日已经固定在每年的农历十二月初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庆石门镇往年的腊八节年猪祭祀活动、北京潭柘寺的腊八粥

腊八节还与佛教关系密切。东汉以后佛教传入我国,据佛经记载,十二月八日是释迦牟尼成道的日子,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叫做法宝节、佛成道节。佛教的传入为腊八节增添了新的内涵和习俗,比如寺院会煮制腊八粥供信徒斋戒食用,以此表达对佛祖的敬意,这个习俗也延续至今。

《东京梦华录》载:北宋开封府十二月初八日,“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显示了腊八粥与佛教的渊源。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与外来佛教文化交流融合,形成了腊八节的文化习俗流传至今。除了吃腊八粥、做腊八蒜之外,凿冰、 藏冰习俗等都是腊八节期间的重要节俗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故宫角楼外护城河;

旧时,皇家在御河、护城河、北海等地取冰储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腊八节最重要的节俗当数熬制腊八粥。宋代时“腊八粥”这个词出现在文献记载中,其制作工艺达到巅峰,或食品材质丰富考究、或制作方式新颖独特。明清时期,腊八节已经成为全国各地广泛流传的节日,习俗也越来越丰富多样。除了煮腊八粥外,还有泡腊八蒜、吃腊八面等习俗,这些习俗南北方的不同地区也有一些区别和地域特色。节日内涵则一以贯之,即庆祝一年来的丰收,丰富的食材能让人大饱口福,提升幸福指数,寄托吉祥美好的愿望。

据刘若愚《酌中志》记载,明代宫中腊八粥的烹制方法是,在腊八前的数日将红枣捶破泡汤,到腊八早上,加入粳米、白果、核桃仁、栗子、菱米煮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京毗卢寺、登封少林寺、焦山定慧寺往年准备熬制腊八粥的材料

北京民俗博物馆的专家介绍,在百姓家里,腊八粥一般是用至少八种当年收获的新鲜粮食和瓜果煮成。所用粮食一般多为小米、大米、黄米、江米、玉米、高粱米、绿豆、黄豆、蚕豆、红小豆、江豆、青豆等,所用瓜果一般有红枣、花生仁、瓜子仁、栗子、核桃仁、莲子等。人们根据家中存有的粮果选出,腊八清早一起放入锅内熬煮。有的果豆还要在头一天用水浸泡,如豆类、花生仁、莲子等。当煮到七八成熟时再放入红(白)糖, 搅拌一下继续煮, 直到煮熟或过一些为好。

熬制腊八粥其实没有固定的方法,主料、配料、配比,包括糖的选择,都有不同,一千家有一千个口味,这也许就是每个人对自己家熬制的腊八粥的独特记忆,甚至是对家人的记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式灶台

总体来讲,腊八粥要食材多、浓稠、颜色偏红,其他的则可以自由发挥。在老北京人的记忆里,米和豆类是基本配置,而果仁、果脯则根据各家情况添加,丰俭由人。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由于粥非常浓稠,所以在加热的过程中容易煳底,在熬煮的时候要不停地搅动。

腊八粥的制作并不复杂,但它却倾注了人们的热情与心血,承载了人们对仪式感的记忆。相对其他季节,冬季显得特别漫长,好不容易熬到腊八,整年的辛苦忙碌、难挨的冰冷严寒都被这一碗热腾腾的浓粥轻轻消解,腊八粥的食物和仪式对人们来说是一种再好不过的慰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白塔寺附近的春节氛围

正如沈从文先生的作品《腊八粥》里描述,腊八节的节日氛围洋溢着甜蜜和幸福,“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子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

而腊八粥丰富的食材更是令人垂涎欲滴,“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儿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嘴里塞灌呢!”冰心先生的《腊八粥》里,说腊八粥“由糯米、红糖和十八种干果掺在一起煮成的”,而文章中饱含的对母亲的怀念和对周总理的敬仰之情,更是令人为之动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胡同的新年氛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舍先生在《北京的春节》中描述,“在腊八那天,人家里,寺观里,都熬腊八粥。”腊八节舍粥成为寺庙道观的保留节目,参与舍粥也成为节日里一项颇具仪式感的活动。在北京,雍和宫、东岳庙、潭柘寺、药王寺等都是参与舍粥活动的好去处。其中,北京东岳庙是一座道教庙宇,同时也是北京民俗博物馆所在地。

腊八节不但和佛教节日有关,与本土宗教道教也有很大的关系,前文所述腊祭即是道教“三元五腊”其中之一。在此背景下,北京民俗博物馆也会每年举办腊八节赠粥的活动,并借此拉开民俗文化节的序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雍和宫、淮安慈云寺往年的舍粥活动

舍粥活动中不乏对于传统文化的研究和创造。馆方曾经参考宋代文献记载,用带有颜色的食物,如柿子的汤汁和栗子等果料染画和拼接,做出图案。他们曾在现场复刻过狮子头腊八粥,用核桃仁当狮子头,红枣做狮身,坚果做四条腿和尾巴。狮子在传统观念里是代表祥瑞的神兽,这样的图案也表达了吉祥如意的美好愿望。

舍粥活动深受欢迎,活动一般早上九点开始,而实际到了腊八当天,有许多观众从七点钟就开始排队。有的老人每年都来,年关将至的仪式感给生活带来了幸福的期盼;有的孩子排队多次,一碗碗香甜的热粥为童年增添了欢乐的记忆;甚至有观众为了讨一个好的彩头,会热情高涨地同时参加不同机构的舍粥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民俗博物馆往年的舍粥活动

特别是疫情结束之后第一次举办舍粥活动,很多观众都翘首期盼,再次来实地感受节日的气氛。路过的环卫工人、快递小哥在暂停当天工作的时候,也会参与其中,每一个劳动者都能在唇齿留香的五谷当中感受丰收的喜悦。冬日的阳光洒在古老的建筑上,观众们在广场品尝着这一碗热腾腾的腊八粥,脸上写满了幸福和满足,可以说,喝的就是这个氛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东岳庙的碑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腊八一过, 家家户户便开始准备过年的各种事项, 忙忙碌碌地 “忙年”了,过年序幕就算是正式由“粥”拉开,自此,小年祭灶、采买年货、扫房贴花,直至除夕守岁,迎来新春。腊八节舍粥之后,春节期间北京民俗博物馆还会举办民俗文化节,也就是东岳庙庙会。

腊月二十三小年当天,会有送春联的活动,计划邀请书法家带领曾获书法奖项的中学生,共同为大家撰写春联,传统文化在代代传承中不断焕发新的生机。春节期间的东岳庙庙会则更加令人期待。它是一项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曾是北京地区最盛大的庙会,也是最早的庙会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民俗博物馆往年的小年活动

每年正月初一开始,北京民俗博物馆都会进行为期五天的北京民俗文化节,直至正月初五。门口会有舞狮表演,增添节日氛围,今年将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 6 支舞狮队伍进行表演。狮子是祥瑞的象征,在春节的契机里,南狮、北狮同台献艺,现场一定热闹非凡。除此之外,院内按照老庙会的规制和内容,设置老字号美食、传统游艺杂耍、“非遗”庙市以及生肖主题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文物特展等。

一碗香甜的腊八粥,千百年来活跃在国人的记忆之中。从寺庙道观,到百姓餐桌,它滋养味蕾,沁人心脾,寄托了人们祈求丰收的美好愿望,为严冬带来温暖,为新年带来期盼。当热气升腾,浓粥翻滚,我们知道,又一年新春的序幕即将开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民俗博物馆往年的春节庙会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腊八节(腊月八日)

腊八节是比较古老的民间节日,最早可追溯至西周时期,主要的习俗是在年末进行的祭天、祭神、祭祖等庆祝丰收的活动,以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后来习俗演变为现在的喝腊八粥、做腊八蒜,用一年辛劳丰收的五谷熬制成充满祝福内涵的粥食。

北方小年(腊月廿三)

小年也称交年节、灶神节、祭灶节、小年下等,南方为腊月廿四日,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过年,起源于古人对火的崇拜。秦汉时期中国就开始祭祀灶神,随着老式土灶逐渐消失,小年的习俗也被演变为剪窗花、扫尘土、理发、洗浴、吃灶糖、煮汤圆等,表达了人们一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扫尘日(腊月廿四)

农历腊月二十四,传统上称为“掸尘扫房子”,是大扫除的日子,也叫迎春日。全家一起清理房屋,洗刷尘垢,拆洗被褥,以清新整洁的环境迎接新年。这一习俗象征着告别旧岁,迎接新年新气象。

做豆腐(腊月廿五

农历腊月二十五,民间有做豆腐习俗,丰富年夜饭。部分地区除夕前吃豆腐渣,源自灶神汇报后,天帝审视人间,人们为显简朴而吃豆腐渣。尽管现代生活改善,这一食俗仍被保留,成为年前特色。

杀猪割年肉(腊月廿六)

农历腊月二十六,传统上是“杀猪割肉”的日子,人们准备春节肉食。古代经济条件有限,肉食珍贵,只在过年享用,称为“年肉”。制作腊肉、香肠等,不仅满足对美食的向往,也寓意新年的丰收和幸福。

洗衣服(腊月廿七)

腊月二十七,北京习俗洗衣洗澡,称“洗疚疾”,意在洗去一年晦气和疾病,祈求新年健康。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谚语,也叫“洗福禄”。

贴年画(腊月廿八)

腊月二十八,民间有“打糕蒸馍贴花花”的习俗,意味着要张贴年画、春联和窗花等春节装饰。年画起源于古代门神画,是中国民间艺术和工艺品,深受百姓喜爱。主要用于新年装饰,寓意吉祥喜庆,增添节日气氛。

除夕(腊月廿九)

除夕是农历年最后一天晚上,与春节相连。意为“月穷岁尽”,象征除旧迎新。古代皇宫举行“大傩”仪式,击鼓驱鬼,称“逐除”。除夕前一天是小除,即小年夜;除夕是大除,即大年夜。源自上古祭祀祖先,古籍有强调天地和祖先的重要性,是祭祖节。

除夕通常指大年三十,但可能落在腊月廿九或三十。有时因农历小月,大年三十会“缺席”。2025 年至 2029 年,连续五年无大年三十,廿九后即初一。

策划 / 悦游编辑部

编辑 / 王学硕

撰文 / 悦安

图片来源 /

北京民俗博物馆(dym.com.cn)、IC photo、视觉中国

版式设计 / CNT ARTROO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