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河南省“万名中小学校长培训”第五期学员石丽敏 郑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
随着阅读的深入,深深地感佩于李校长持之不懈的创新精神。学生爱什么样的学校,我们就办什么样的学校,做适合师生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当然,有好的教师才会有好的教育,学校要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一个稳定、支持和积极的环境,才能为教师筑起新时代成长的护城河。
一、完善的政策和制度支持
利用教代会制定和完善校本化教育教学、行政评价等相关制度,明确教师成长的路径和激励机制,重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持续发展,为教师的培训、研究、学术交流等活动提供相应的经费支持。学校要凝心聚力,让一所学校每一位成员共同管理,通过领导力让每个人发挥领导才能,使每一个头脑都显现出智慧,学校有了希望,教师也就有了成长的安全保障。
二、持续的培训和专业发展
利用好国培、省培、市培、区培等各级培训,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鼓励教师参与课题等实践研究,满足不同教师自我提升的需求。优化“三展″,即教师每月一次的备课、观课、作业批阅,可以学习十一学校由学生、家长依据教学成效来进行评价。教师专业成长,可以依托读书沙龙、立己·月论坛等活动,让教师师徒结对、项目式学习、研究共同体等形式,共同寻找力量,启动教师成长的引擎,稳步、有效成长。
三、良好的生态和工作环境
学校要为教师创设和谐、包容、公平、激励的工作环境,减轻工作负担,关注教师身心健康,树立“教师第一,学生第二"的师生观。关注学生应该先从关注教师开始。教育是塑造人的事业,通过教师不懈努力,共同塑造学生美好的人生。学生在校园的全方位成长,每位教师,举手投足间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他可以春风化雨,让学生“近朱者赤”。
四、积极的激励和认可机制
通过师德建设,不仅要评价教师发扬红烛精神,热爱学生,热爱岗位,也要让老师有被爱的感觉。一般驱动点,被爱就会有成就感,被包容就会有安全感。要塑造学生感恩的品格,被爱才会施爱,把学校真正办成充满爱意的家园。
五、联动的机制和共同体建设
教育的空间,不仅在教室里,教师要重新认知和改善物理空间,学习表达,适应教学。通过家、校、社联动更利于管理好学生的空间,快速进入学生的领域,创造适合每一位教师发展的教育空间,建立以教师为中心的治理结构和管理体系。
首先,我们要确定改革的目的和价值观。让所有人的同向、同心、同行,既描绘愿景,也续写概念。把握好变革节奏快慢相宜,改革步子要稳,切记跨越式前进。在实施策略时要先立后破,给当事人心理留有缓和的时间。学校领导要为老师们做好风控管理,防患未然,当风险来做好预警机制,为教师提供安全成长的港湾。每次教学活动要学会鼓励先进,同时也允许个别教师落后,都要不遗余力地进行激励,增加激励的主体。引领教师学会讲故事,通过故事把教育创新的成果积淀下来。作为一个学校的领导者,要沉浸改革队伍的中间,鼓励先进,安慰后进,为每一位参与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帮助老师解决困难,降低整支队伍的风险。
教师发展,不在于寻找同道人,而是寻找目标相同人。营造生态而非构筑道路。建立教育良性闭环,做好大的生态建设,让治理结构教师与课程发生碰撞,大力建设学习生态系统,教育创新生态系统,个性化成长生态系统,动员基层力量,家长力量,社会力量给教育生态做良性宣传,为教师们筑起新时代成长的护城河。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