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饭天机

最近这两天,相信大家都被国家出台的购新补贴政策给刷屏了吧。

手机、平板、家电、新能源车,各种补贴那叫一个诱人,本想着这是实实在在给咱消费者送福利,让大家能开开心心换新物件,提升生活品质。可发改委突然发布声明,要严厉打击 “先涨价后打折” 的行为。

这可就有点让人惊诧了,难道这购新补贴才刚落地,“先涨价后打折” 这种糟心事儿就已经泛滥开来了?

先说说这次的购新补贴政策

1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那可是明确了不少补贴细则。像买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这些数码产品,单件销售价格不超过6000元的,按产品销售价格的15%给予补贴,每位消费者每类产品能补贴1件,每件补贴上限是500元。

家电产品更是给力,不仅继续支持冰箱、洗衣机这些常见的8类家电以旧换新,还把微波炉、净水器等4类家电也纳入补贴范围。

1级能效或水效标准的产品,补贴标准能达到产品销售价格的20%,每位消费者每类产品补贴1件,空调产品最多能补贴3件,每件补贴最高2000元。

汽车方面也不含糊,报废特定旧车,再买新能源乘用车或者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新能源补贴2万,燃油补贴1.5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系列政策看上去,简直就是给咱老百姓的消费热情打了一针强心剂啊!

可这政策的春风还没吹多久呢,发改委就开始喊话要打击“先涨价后打折”,这就好比刚给你一颗糖,马上又告诉你,可能这糖里可能有猫腻。

为啥发改委要专门发声明呢?

很明显啊,这“先涨价后打折”的行为大概率已经不是个别人的小打小闹了,很可能已经在市场上有了一定的泛滥趋势。

就拿之前一些购物节的例子来说吧。

就像“双十一”,每年都有消费者吐槽,说好多商品在活动前悄悄涨价,然后打着“双十一”打折的旗号,实际上消费者根本没占到啥便宜。

有些商家那套路玩得贼溜,比如一款平时卖1000元的手机,在补贴政策出来前,偷偷涨到1500元,然后再给你打个八折,说是补贴优惠后价格1200元。

你一看,好像是便宜了,还有补贴拿,可实际上呢,你要是没补贴的时候买,还能省200块呢!这不是妥妥的坑消费者嘛。

再看看家电市场。

之前就有新闻报道,在一些地方的家电促销活动中,商家先把家电价格标高,然后再以补贴打折的名义销售。

比如说一台原本售价3000元的冰箱,活动前涨到4000元,再给你按补贴政策算,看似打了折还有补贴,消费者以为捡了大便宜,欢欢喜喜买回家,结果一打听,才发现自己多花了不少冤枉钱。

从这次购新补贴政策的实施来看,也难免会有一些不良商家动起歪脑筋。毕竟,在利益面前,有些人就容易丧失底线。

试想一下,这补贴政策一出来,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肯定大增,市场需求一下子就被激发了。这些不良商家就想着,怎么能在这波热潮中多捞点钱呢?“先涨价后打折” 就成了他们自以为聪明的手段。

而这对于消费者来说,可不就是赤裸裸的欺骗吗?

消费者本来是冲着补贴政策,想着能花更少的钱买到心仪的产品。结果呢,被这些不良商家一算计,不仅没省钱,还可能多花了钱。

这就好比你满心欢喜地去赴一场盛宴,结果到那发现菜不仅涨价了,还不好吃,你说气不气?

长期下去,消费者对市场的信任度就会降低,以后再有类似的优惠政策,大家可能都得掂量掂量,是不是又有啥套路。

而对于那些老老实实做生意的商家来说,这些 “先涨价后打折” 的不良商家就像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他们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更多的利润,挤压了诚信商家的市场空间。诚信商家按照正常价格销售,再加上补贴,可能价格上就没有那些不良商家 “先涨价后打折” 后的价格看起来那么诱人。

这样一来,消费者可能就会被不良商家的虚假优惠吸引,导致诚信商家的生意受到影响。

从宏观层面看,这还会影响国家政策的实施效果。国家出台购新补贴政策,本意是为了刺激消费,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发展。可要是被这些不良商家搅和得市场乌烟瘴气,消费者都不买账了,那政策的目的怎么能达到呢?

就好比你精心策划了一场精彩的演出,结果中间老是有人捣乱,观众都没心情看了,这场演出还怎么成功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为啥会出现这种 “先涨价后打折” 的现象呢?

一方面,自然是部分商家的道德缺失和逐利心态作祟。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追求利润本无可厚非,但要是为了赚钱不择手段,那就说不过去了。这些商家只看到眼前的利益,不顾长远的商业信誉和市场的健康发展,只想着在补贴政策的风口上狠狠捞一笔。

另一方面,监管的难度和滞后性也给了这些不良商家可乘之机。市场那么大,商家那么多,监管部门不可能时时刻刻盯着每一个商家的每一个产品价格。等发现问题的时候,可能已经有不少消费者上当受骗了。

而且,价格的变动有时候比较隐蔽,商家可能会通过一些手段来掩盖 “先涨价后打折” 的行为,比如在不同平台设置不同价格,或者在补贴政策发布前短时间内快速涨价,给监管增加了难度。

面对这些防不胜防的“套路”,消费者也得提高自身的消费意识和辨别能力。在购买产品的时候,不能只看补贴后的价格,要多关注产品平时的价格走势。

可以通过一些价格查询平台,了解产品的历史价格,做到心中有数。如果发现商家有 “先涨价后打折” 的行为,要及时向监管部门举报。

这次的购新补贴政策本来是一项利民利国的好政策,绝不能让 “先涨价后打折” 这种歪风邪气给破坏了。

发改委发布声明,也表明了对这种行为的零容忍态度。

做人呐,还是要拎得清,哪些钱该挣,哪些钱不该挣,心中还是要有个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