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10月15日怀宁县委编写组、怀宁县黄梅剧团通过人民日报发布杜撰、伪造历史文章《黄梅戏》
按:1961年怀宁县委编写组、怀宁县黄梅剧团将徽剧铜陵市枞阳县“枞阳腔(又称石牌调)”伪造、杜撰成怀宁县“黄梅戏怀宁腔(调)”、将黄梅戏伪造、杜撰成是明朝年间形成、将湖北鄂东“罗罗腔”(清中晚期称为“哦呵腔”)伪造、杜撰成统称为安庆“多多腔”,将石牌镇清朝晚期(1840-1912)“安庆梆(班)子(弹腔)”班社和从业艺人伪造、杜撰成怀宁县“黄梅戏怀宁腔(调)”班社和艺人,将清朝晚期嘉庆、咸丰年间(1840-1862)安庆弹腔艺人程福香伪造、杜撰成“明末清初”〈或清早期康熙、乾隆(1696—1733 )〉黄梅戏艺人和创立班社。
1930年之后唱腔和道白才由湖北腔改为安庆官话,才有所谓“怀腔”“府腔”“府调”之称
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 安徽卷》(100页):“最后于民国十九年(1930年),才由丁老六(永泉)、蔡天赐、程积善、桂春柏等,分别在安庆新舞台和爱仁戏院演出;其时阵容日益扩大,逐渐扎下根来。从此确定了以安庆官话为演唱的标准语言,使唱腔渐渐趋于统一、柔和。”也就是“怀腔”、“府调”是在1930年以后在安庆地区(怀宁县)才有的称呼,在1930年以前黄梅戏的唱腔和道白都是用湖北腔。
黄梅戏
据传说,古代的石牌(怀宁)是安徽的一个水陆交通的大集镇,向以鱼米之乡著称。每当春种秋收之时,农民们惯唱怀调山歌来歌颂自己辛勤劳动的丰收。这种民间的、优美的、抒情的山歌小调,传统地称为“怀宁调”【注:吹腔。戏曲腔调。徽剧主要腔调之一。明末清初时从江西弋阳腔发展出来的“四平腔”,受了昆腔的影响,在安徽枞阳(今铜陵市枞阳县)一带所形成,故初名“枞阳腔”,又称“石牌调”、“安徽梆子”“芦花梆子”。《安庆市文化志》曾作以概括:“徽剧源流沿革。明末清初昆弋腔传到安庆府的枞阳、石牌一带,与李自成因军事失利,军中乐人和山陕商帮带来的西秦腔(即早期的山陕梆子)融汇,吸收西秦腔剧目和音乐唱腔,使其部分曲调发生变化成为既能唱长短句,又能讴歌齐言对偶句,初具板式变化并结合当地的俚歌俗曲,渐次形成吹腔(即石牌腔)、拨子、二簧腔。吹腔、拨子,清初合称为‘枞阳腔’,乾隆中叶称‘石牌调(腔)’,其戏班称‘安庆梆(班)子’,所唱包括吹腔和拨子在内的各种声腔,统称为‘安庆梆子’或称‘梆子乱弹腔’(据《中国戏曲剧种大辞典》)。经研究得知1961年休宁县委把吹腔(即枞阳腔、石牌腔或石牌调)篡改成“怀宁腔”,把徽剧源流嫁接到黄梅戏源流。】。 另一种传说,在多年以前,湖北省的黄梅县因地势低洼,连年洪水成灾。这里的群众只得逃向外乡谋求生活,为了行乞方便,他们就将“采茶歌”民间小调,配用民间的“连厢”、“花鼓”等民间艺术形式进行演唱。当时石牌【注:1953年陆洪非撰《试谈黄梅调》一文:“据老艺人丁永泉说:相传在一百多年以前(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鄂东黄梅一带遭遇水灾,难民们纷纷逃到安徽宿松、望江等县谋生。经研究得知1961年休宁县委把湖北黄梅县篡改成“石牌”】经常有灾民凑在一起演唱,后来经过历代的劳动者和说唱艺人的艰苦劳动,在怀宁流传的民间“连厢”、“龙船”、“狮子灯”等三十多种民间艺术形式的基础上【注:1954年安徽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筹备委员会编《安徽省参加华东区第一次戏曲观摩演出大会选拔预演特刊④黄梅戏·黄梅戏的来源及其发展》:(黄梅县灾民)乞讨时敲着「道情简」,打着「连湘」和「金钱板」来演唱家乡流行的「采茶调」。】,终于在明朝年间形成了一种小戏【注:1961年休宁县委杜撰伪造黄梅戏形成于明朝,最早史料是清朝晚期光绪五年1879年8月16日《申报》刊载《黄梅淫戏》的报道:“皖省北关外,每年有演唱黄梅调小戏者,一班有二十余人,并无新奇足以动人耳目。】。这就叫做黄梅戏或黄梅调。
在唱腔上有七板、对板、阴似腔(即还魂腔)等多种,统称为“多多腔”【罗罗腔也叫“罗罗调”。戏曲声腔。清康熙年间流行于湖北、江西。有人认为也是由弋阳腔演变而成(刘廷现《在园杂志》)。乾隆年间流传到了扬州,李斗《扬州画舫录》:“弋阳有以高腔来者,湖广有以罗罗腔来者”,其后影响日趋广泛。北方人因罗罗腔来自南方称为“南锣”。罗罗腔由一人在前台演唱,众人在后台帮腔,和之以“罗罗哟哟”之声罗罗腔”之名即由此而来。罗罗腔在湖北清朝中晚期称为“哦呵腔”,哦呵腔是打锣腔系剧种的主腔,来自源出自鄂东古蕲州(今蕲水附近)所属诸县〔注:元末明初蕲州(府)领蕲春、蕲水(今浠水)、广济(今武穴)、黄梅、罗田5县。〕的田畈劳动歌曲、民间音乐基础上长期衍变形成的,形成过程中曾受到清戏(高腔)、汉调(汉剧)的影响。“哦呵腔”以锣鼓伴奏、人声帮和而得名,流传很广,后来逐渐推展流变,成为鄂、皖及赣北各路花鼓戏、采茶戏的主腔之一。哦呵腔最先流行于鄂东的圻水(今浠水)、黄安(今红安)、麻城、罗田、黄梅、广济一带(黄梅、广济、蕲春一带则称“采茶调”),早期演出剧目也多属上述地区的人和事。黄孝花鼓戏(楚剧)与鄂东的东路花鼓戏、黄梅采茶戏有明显的共性,同出一源。主腔都是在哦呵腔的基础上形成的。】,后代经过不断加工琢磨,进一步结合民间风格的小调形式,又逐步形成了一种府腔(即以安庆语言为基础)。这时在“多多腔”【注:实际上是湖北鄂东清早期康熙年间的“罗罗腔”、乾嘉以后中晚期的“哦呵腔”】的基础上又发展了一步,通过加工提炼,又从“府腔”【注黄梅调才进入安庆城区(安庆府怀宁县)是民国十五年(1926年)】的基础上,发展成为“怀宁腔”。当地广大农民都称为“黄梅戏怀宁腔”【注:1953年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成立正式命名“黄梅戏”,《安庆市志》:“黄梅戏”之称始见于1952年11月15日《大公报》。在1952年之前安庆市城区怀宁县不可能称为“黄梅戏怀宁腔”】。
在明末清初时期,由石牌地区程家牌黄梅戏老艺人程福香开始建立班社,当时劳动人民称为窝班。以后,石牌的王家灯的王幸松、石牌镇的潘龙记、罐子窑的汪芳弟、高河铺的张北海等相继成立窝班社。
1961年怀宁县伪造、杜撰、自我矛盾的“明末清初黄梅戏老艺人程福香”的证据
2009年安庆市地方志办公室编《安庆黄梅戏》 :据怀宁县文化部门在50年代、80年代组织专门班子调查走访,最早有建于清道光末年的潘名周班、程福香班,次之有建于咸丰年间的杨永田班、刘火伢班、张尚乾班和建于同治年间的汪瑚久班、朱丙奎班。
2010年王长安主编《安徽戏剧通史》 :创建于道光末年的潘名周班和程福香班。
2018年怀宁县文化委员会 《戏乡新声 增刊》 : 清朝同治与光绪年间,怀宁石牌人程福香开始组建半职业性的黄梅戏班社,农闲时逐村逐镇进行演出。
2018年3月朱恒夫等著《中国戏曲剧种研究》 :程福香班(班主程福香,始建于道光末1849年)
2018年1月安庆市黄梅戏(地方戏曲)研究院编著《黄梅戏起源》:〔程家科班〕,班主程福香,自清康熙三十五年建班至雍正十一年(1696—1733 ),班址设怀宁县石牌镇,活动于以石牌为中心皖河两岸地区。主要成员有:张启刚(生)、李明波(生)、万枫瑜(旦)、何法明(旦)、吕根生(丑)、胡我发(丑)等。该班由科班转为演出班社,在灯会上演出“多多腔”。班师潘宝霞、张守义。(P324)《安庆地区黄梅戏重点班社简表》班社名称:程家科班。班主:程福香。主要活动范围:以石牌为中心的皖河两岸活动年限:1696—1733。(p382)程福香(1670-1745),怀宁县石牌镇人。出身梨园世家,父亲系弹腔(即徽调)宜庆班小生,时称“活周瑜”。(p387)
2018年12月安庆市档案局编《黄梅戏剪影》 :另据记载,怀宁县石牌镇清朝初期就出现了黄梅戏班程家班,该班绵延了一百多年。首任班主程福香(1670-1745),原来是弹腔(即徽调)宜庆班武生演员,后弃徽调从怀腔(即黄梅戏),于康熙中晚期创办时称“多多腔”(“多多腔”即各种花腔、小调之统称,亦是黄梅戏的乳名)的小戏班(区别于徽调大戏班)。【注:安庆怀宁县石牌镇将湖北清康熙年间“罗罗腔”伪造、杜撰成为“多多腔”并嫁接成为黄梅调(戏)源头。】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