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葆心,经学家、史学家、文学家、方志学家,是晚清民国间荆楚大地知名学者中的杰出代表。从23岁第一次到武汉至71岁回到罗田,王葆心来往于武汉48年,其中长居于武汉的时间约为28年,历任湖北革命实录馆总纂、武昌师范大学教授、武汉大学教授;其间兼任湖北国学馆馆长、湖北通志馆筹备处主任、《湖北通志》总纂。大江学术特转发武汉市社会科学院文化与历史研究所莫晸博士新著《王葆心评传》的部分章节,以飨读者。

王葆心四女儿在回答别人“你对你父亲一生总体印象是什么”的提问时说:“我对老人家一生的总体印象是12个字,那就是读书、教书、 著书,爱国、爱乡、爱民。”“读书、教书、著书”是王葆心一生活动和 事业的概括;“爱国、爱乡、爱民”既是贯穿于王葆心一生的思想感情,也是他所从事事业的根本动力。

以“爱乡”这种感情为例,王葆心主修《湖北革命实录》,组织 《湖北通志》的编纂工作,搜集整理《湖北文征》都是这种感情的体现。即使在撰写《续汉口丛谈》和《再续汉口丛谈》这种随笔式的著作时, 笔端亦流露乡土之思。搜集乡邦文献做到了尊重史实,既不妄自菲薄, 也不无度吹捧。因此在文献搜集上,充分表现了王葆心的人品与学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收风辑雅故楚书

王葆心表现出浓厚的乡土之情。于当代他倾心于百年树人之业,对未来他期望能通过方志的编纂对湖北的发展有借鉴、启迪作用;对历史他鞭答邪恶暴行、传承学术道德,他将楚地文献能收集者尽可能收集,收集不到的则录下书名、作者,期望有同心同德之人来共同收集。《续汉口丛谈》卷六记载:“嘉靖朝,吾楚人才最多,因之发皇盛大,并记载楚故之书,乘之迭出,争胜一时。”仅《续汉口丛谈》中所引用提及的楚地文献就有几十种。蒲圻廖道南为《楚纪》60卷,应城陈士元著《楚故略》20卷、《楚绝书》2卷,德安何迁著《全楚志》数卷,蒲圻魏裳著《湖广通志》98卷,黄安熊光楚著《三楚典故》数卷。对这些地方志书,王葆心通过对照、比较、考证,在纠正谬误之处的同时,彰显了这些资料的历史价值。

王葆心在动笔写《续汉口丛谈》和《再续汉口丛谈》时,相关题材只看到过范锴的《汉口丛谈》、黄兴庵的《汉口漫志》、徐星槎的《汉口小志》。在编写过程中查阅了大量的文人文集和笔记小说,发现记载湖北风土、民俗、历史人物的著述甚多,王葆心将这些著述录入书中,供后学者阅读、采用。王葆心记录的书录如下:

江陵三湖渔人刘南赤拔贡士璋,复有《汉上丛谈》一书,但未见传世耳。南赤此书外,又有《荆湖诗》《旧郢小记》二书。推此类求之,凡在图经方志之外,纪人物者,如《隋志》有张方《楚国先贤传赞》、高范《荆州先贤传》、习凿齿《襄阳者旧记》、郭缘生 《武昌先贤志》,明朱俨镛《江陵先贤传》、顾景星《顾氏列传》、胡作柄《荆门者旧纪略》《列女传纪略》。纪事者如楚之《祷杌》、唐卢求《襄阳故事》、唐余知古《渚宫故事》并《补遗》、易本娘《云杜故事》,明童承叙《平汉录》《大狩龙飞录》,王之垣《承天大志》。纪录事实者,王禹声《郢事纪略》、郭正域《楚事妖书始末》、朱赓《勘楚始末》、蔡献臣《勘楚纪事》、朱俨镛《荆变纪略》、张艺《殄逆纪略》、查升《鄂渚纪事》、庞颖《嘉鱼平寇录》。纪方域土风者,则自刘宋王侍郎《荆州记》以下,有可略述者,如庾仲雍《江记》《汉水记》,宋沈怀文《入沔记》,鲍至《南雍州记》,郭仲产《荆州记》,梁元帝《荆南地记志》,李氏《宜都山川记》,宗惊《荆楚岁时记》,杜公瞻《荆楚岁时记》,庾铣续、伍端休《江陵记》,吴从政《襄沔记》,韦庄《峡程记》,司马俨《峡山履平集》, 潘子韶《峡江利涉集》,王得臣《江夏辨疑》《江夏古今纪咏集》, 薛季宣《武昌土俗编》,廖道南《楚纪》,陈士元《楚故略》《楚绝书》,瞿九思《土俗章程》,何迁《全楚志》,朱俨镛《江陵志余》《郢书》,周圣楷《楚宝》,魏昌期《梅川拾遗》,高岱《楚汉余谈》,陈士元《江汉丛谈》,张氏之《汉阳县志》,沈氏之《黄州府志拾遗》。杂记文藻闻见者,如安陆李远山道平《郧小纪》,洪素人《江汉风骚录》,朱锡绶《沮江随笔》,毕训咸《汉江笔记》。他如《南中纪闻》《遼村纪闻》《荆事搜佚》皆其类也。至方志图经,尤不胜举矣。若专纪一隅之作,如任氏、方氏、田氏、王氏诸家之《太岳》《太和山志》,贾氏之《赤壁志》,王氏之《问津书院志》,沈氏之《白云山志》,胡氏之《黄鹄山志》《大别山》《鹦鹉洲》诸志,皆是也。

多亏王葆心广征博采和阅、校、考订,为我们保留了大量的书目,使后来研究湖北地方志的学人能踏着前人的足迹稳步前进,也使不少遗散的资料受到重视,得以保留。

二 、明诗四派三属楚

王葆心对章学诚的方志理论进行了研究,并吸收了章学诚的许多理论成果。他赞同章学诚欲撰好方志必须“仿纪传正史之体而作志,仿律令典例之体而作掌故,仿《文选》、《文苑》之体而作文征”。

章氏所提出的“文征”是挑选那些足以反映本地生活民情,有利于证实历史的诗文和为人们共同喜爱的,与本地自然风物、人事风俗有密切关系的名笔佳章汇编成书。王葆心既倾心于通志编纂,自然而然地在做汇编《湖北文征》的准备。

在这一准备工作中,王葆心对湖北文化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他对沈德潜所编的《明诗别裁集》极为不满,认为《明诗别裁集》对诗坛的影响是“徒梏桎人心思耳目……实则其进退无凭,何足当一代操选之巨任也哉!”王葆心引用了陈朴门的一首诗及序言,言:“曩见陈九香参军《书明诗别裁后》五言古诗一章,内言三百年中,吾楚之入选者仅十一人,其不予楚人之意自见。”在诗中,陈朴门这样评价沈德潜的评论:

吴侬从此肆讥评,今古文人每互倾。颓唐之尤攻变雅,归愚何挟鄙楚伦。我笑吴人选诗论诗必三唐,此谈徒落老生常。文章迁流随风会,何朝虎贲似中郎。吴侬太薄宋元吾不服,宋元自有真面目。初中盛晚苦分明,可惜李唐社早屋。明人不过善规模,乃谓唐音此继武。孟祯起句争五言,献吉苍茫工七古。趋步少陵与浩然,格调依稀按曲谱。我谓明人如妾仆,人歌亦歌哭亦哭。竟陵公安晚出矫其弊,语羞雷同戛造独。吴人徒好叶公龙,群取攻之如怪鹏。此时吴人视楚等陈郑,楚以偏霸称后劲。

王葆心引用汉川徐澄宇的话,“朱明代兴,文风大振。诗言四派, 楚居其三”。 其中,明诗四派指李东阳和“前后七子”与公安派、竟陵派。 李东阳字宾之,湖南茶陵人; 公安派的代表人物为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湖北公安人; 竟陵派代表人物为钟惺、谭元春,竟陵人,竟陵是今天的湖北天门,故而“诗言四派,楚居其三”。 明“前后七子”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高様所编的《唐诗品汇》被其奉为圭臬。 《唐诗品汇》是根据元代襄阳人杨士弘编纂的《唐音》而作,因此明诗四派都与楚关系密切。 根据以上资料,王葆心断言: “然则有明一代诗家风会,其得失利病,前人久已具论,姑不赘谈。 若但当倡率言之,楚人当居其最先。 ”

从以上论述足以看出王葆心在文学上有自己独立的见解。他认为馆阁体、复古派、公安派、竟陵派都是时代的产物,“诗贵因乎遇”,论诗不必老生常谈,更不能像妾仆一样“人歌亦歌哭亦哭”,应该有自己的性情,有自己的胸襟与表现方式。基于这种见解,王葆心在后来搜集《湖北文征》资料的过程中,敢于用自己的文学观念对作者和作品做出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葆心手稿

三 、诗文显楚才

王葆心为楚地的文化积累和成就而自豪。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搜寻鉴别,他了解到前代楚人编辑楚诗,多只存了书名而佚散其书。保存下来的只有廖元度的《楚风补》和《楚诗纪》,记载湖北学者的只有孝感丁氏之《湖北诗征传略》。《湖北诗征传略》在王葆心眼中“不餍人意”, 但王葆心体会到丁氏在编这本书时“搜求颇苦”。此外有王茹琰、张旋均同辑的《楚北诗佩》、高士熙的《湖北诗录》、熊两溟的《荆湖知旧集》、洪素人的《江汉风骚录》《湖北先贤诗录》……王葆心不无遗憾地写到“余皆为之见”,感慨地说:“今则篇章零落,国学颓亡。时事至此,更无复究心此事者。此道殆将灭迹矣。”担心文苑英华消逝的紧迫感转化为使命感,在撰写《续汉口丛谈》时王葆心已经有目的地搜集着湖北人的作品。仅程之祯的诗,王葆心就记录了《哀汉口》、《武昌哀》、《纪武昌再陷事》、《鄂门灾》四首。这些诗不仅有文学价值,而且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除有目的地搜集诗歌作品外,王葆心很注意不同历史时期的文风和人物。他认为明季清初汉阳人才最盛,他的依据是学者徐世溥便有“天下人士惟长汀黎愧曾、汉阳李文孙”之说。而诗人王渔洋认为崇祯中,楚中名士属“汉阳二王”,即王怀仁、王亦世。万历年间担任过首辅的叶向高在为人作序时说:“当世论才必曰楚,京山、齐安、下雉皆翘然者,至近日而云杜、江夏二三君子,始张楚矣,亦可证也。”王葆心对明人沈德符所编之《万历野获编》和清代沈德潜在编选《明诗别裁集》时贬低湖北文人的说法与做法非常不满,故而证之于典籍,为明清湖北文坛讨一个公正说法,客观上起到了尊重历史、还原史实的作用。

王葆心不仅证明了明代湖北文风之盛,也指出文风大盛是因为人才辈出。

始童承叙、张文邦、廖道南号“楚中三才子”,童、廖与长沙李东阳亦称“楚三才”。颜木、王廷陈号“楚中二杰”。而兴国吴明卿国伦为李王七子之一,蒲圻魏顺甫裳为“四甫”之一,京山李大泌维桢为“后五才子”之一,监利李伯承先芳为“广五子”之一。《瓶隐斋笔记》所谓“楚人占其四”是也。公安袁庶子宗道、吏部郎中中道、礼部郎中宏道号“三袁”。隆万间,江陵大绅则有“三张”,谓张太仆楚城、巡抚汝济、大学士居正也。汉阳戴金、黄梅石金称“楚中二金”。天门钟惺、谭元春称诗号“竟陵体”,亦称“钟谭体”。蕲州顾初、蕲水朱期至、黄冈王一鸣、黄梅瞿甲、麻城 黄建中、广济陈以闻、蕲州姜夔称“六子”。沔阳游云子士凤等称“黄鹤九老”。麻城梅长公、李梦白等称“西陵三老”。广济胡笃生与同里杨认庵、韩南皋、江夏段焕同受学于管东溟门,东溟称“楚四君子”。而诗人杨大鳌、刘养微、寇学海三家,知县刘燕及为刻其诗,谓之“三良”。

参考文献略

作者简介:莫晸湖南桃源人,历史学博士,武汉市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区域文化史和公共文化政策研究。承担湖北省社科项目“国学大师王葆心名人文化资源研究”,国家“十三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革命家家风》。出版《物阜汇通——长江流域的商品与集散》《拳剑纵横——长江流域的武林与流派》等著作,发表论文数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