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哉,菊花

现在提起菊花,大部分人可没什么好感。

年轻人第一时间可能会想到人的排泄器官,感到不适。

很多人则会联想到悼念死人的场所,觉得不吉利

殊不知,这完全是因为受到西方的影响,在最近一些年才发生的事情。

当然,之所以我们如此轻易就被外来文化影响,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是我们对自己真正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特别是对其中深层次的精髓没有了解清楚,轻而易举将一些外来的糟粕当成了精华。

首先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在中国的传统中,菊花是一定不会拿来悼念死人的。

因为压根儿条件就不允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人传统的祭祀、悼念亡人的时间是清明节,而自然生长的菊花开在秋天。在古代,不可能有菊花拿来供人们祭祀、悼亡。

事实上,中国人压根儿没有用鲜花悼念亡人的习惯。

我们年纪稍微大点的人可以回想一下,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八十年代,我们有见过那个死人的场合出现鲜花吗?

显然没有。

鲜花出现在中国人悼念的场合,尤其是菊花被当作悼亡的专用花,完全是最近不超过三十年的事情。

事实完全相反。因为菊花开在寒冷的秋天,古人认为它有一身铮铮傲骨,对菊花所代表的品质有着很高的评价。将其和冬天开的梅花、低调清雅不媚俗的兰花、四季常青中通外直的竹子一起并称为“花中四君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深秋季节,农历九月初九又是传统的重阳节,正是菊花开得正盛的时候。所以在我们自己真正的传统中,菊花不仅没有任何不吉利的意思,反而代表着健康、长寿,是一种吉祥的象征。

在我们的一些传说故事里,甚至说菊花之所以能在万物肃杀的秋天开放,是因为它吸收了日月之精华,人吃了之后可以不再吃五谷,能长生不老、飞天成仙。

从三千年前开始,我们今天能看到的众多文献中,几乎每个朝代的文人,都给予了菊花至高无上的评价和荣耀。

“众人皆浊我独清”的屈原,喜欢以品质高贵的鲜花、香草自比。而能被他看上的,自然少不了菊花。

他在《离骚》中就说:“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屈原觉得自己品行高洁,不屑和那些唯利是图的俗人为伍。早上喝兰花上的露水,晚上吃菊花飘落的花瓣,这和庄子笔下的凤凰一样,只喝甘甜清冽的泉水,只吃竹子的果实,只在梧桐树上栖息,这都只是为了表达自己卓尔不群的品质。可见菊花在屈原心中所代表的特殊意义。

而屈原在《九歌·礼魂》中还说:“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更是立志要将菊花一样高洁的品质坚守到底,矢志不渝的决心。

而被谢灵运赞赏为“才高八斗”的曹植在名篇《洛神赋》中,更是有千古名句“荣耀秋菊,华茂春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曹植之所以将心中的女神形容为秋菊,不仅仅是为了表达其倾国倾城的容貌,更是想要表达其发自内在的,傲然挺立、独绽芳华的典雅、高贵气质。

东晋晚期的陶渊明,只爱田园的清雅自在,不喜官场的浑浊桎梏,因此他特别爱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两千年后的今天,依然叫人陶醉、神往。宋人周敦颐在《爱莲说》里也证实:陶渊明独爱菊。

因为菊花寓意美好,在重阳深秋,古人都用菊花来泡酒。菊花泡的酒被称为长寿酒。

唐朝大诗人孟浩然在重阳节和老友相聚,喝菊花酒,赏菊花,让他留恋不已,临走时依依不舍:“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白居易有一首专门赞颂菊花的诗——《重阳席上赋白菊》,其中就有名句:“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特别称赞白色的菊花。

到了宋朝,苏轼一句“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来称赞老友的名句,更是妇孺皆知。

和李清照齐名的大才女也有类似的名句:“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极度赞扬心中对菊花的喜爱。

在《红楼梦》中,孤傲得有些洁癖、离群的林黛玉更是以菊花自喻:“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古人不仅要歌颂菊花,喝菊花酒,平日里也喜欢用菊花来装点生活,甚至还经常拿来穿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朝的大诗人杜牧在重阳节登高时,在感慨“世事难逢开口笑”的同时,紧接着又说“菊花须插满头归”。头插菊花,不仅没有什么不吉利的,还能平复坏心情呢。

同样是在《红楼梦》中,几乎所有的园子里都种菊花,各位爷、姑娘、奶奶、夫人的房间里,都点缀有菊花。可见在当时,菊花在富贵人家里备受欢迎。

刘姥姥进荣国府的时候,下人就赶紧拿来盛开的菊花,老祖宗贾母还挑了一朵最大的给自己戴上,刘姥姥直接给自己头上插满了。

在1987版的电视剧《红楼梦》布景里,也到处都是菊花。这不仅仅是出于对原著的尊重,更说明在上世纪80年代末,菊花在我们的认知里,依然极具美好的寓意。

事实上,在1994年,孙浩的一首《中华民谣》传唱大江南北,其中就有一句歌词“大雁飞过菊花插满头”。

可见,菊花在我国被当作丧葬专用,应该是21世纪的事情了。

而被和人体的排泄器官联系起来,则是移动互联网高度发达,更晚的事情了。

但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输出、接纳和失去

菊花原产中国,直到18世纪末才在欧洲大规模栽培成功。

因为它能盛开在秋冬,又艳丽无比,很快就受到了喜爱。

在欧洲信仰天主教的国家里,他们传统祭祀亡人的时间恰恰和中国相反,都在深秋。在每年的10月31日、11月1日,是西方人的万圣夜、万圣节。

在他们的理解里,这一天是生死轮回的关键节点,亡灵有可能重返人间。为了安抚亡灵、驱邪避灾,天主教徒都会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

祭祀活动需要举行巨大的盛典,而在这个季节盛开的菊花,正好被他们看中。

如此,菊花开始用于西方天主教国家的祭祀、悼亡的仪式中,并沿用至今。

但不信奉传统天主教的英国人却并没有这个习俗。

2022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葬礼上,并没有出现菊花,反而有百合、玫瑰,这些在我们今天看来寓意很美好的鲜花。

而曾经作为英国人的殖民地,澳大利亚在给母亲送花时,很多人都会选菊花,究其原因,只因为菊花的英语单词结尾是“mum”。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第二年,法国在11月份举办了盛大的追悼死亡将士的仪式。

深秋寒冬,没有鲜花,当然又只有菊花上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菊花在中国慢慢演变成了丧葬专用品,则更要“归功”日本人。

二战以后,日本人以自己亚洲国家的身份为耻,一心想抱西方的大腿。

1967年,担任了五任首相的吉田茂去世,日本政府为他举行国葬。

为了表明自己完全西化,加上吉田茂自己又信奉天主教,他们将国葬的仪式完全照搬了西方的形式,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吉田茂的葬礼上,几乎是菊花的花海,而且只选用了黄白两色的菊花。

当时,全亚洲战后百废待兴,日本率先发展起来,在地区有着很大的影响力。

最先影响到了韩国,特别是中国香港、台湾等华人聚居地。

等改革开放以后,我们打开过门,热烈拥抱外面的世界,当然包括很多舶来的文化。

再随着通讯传播技术的进步,电视普及,特别是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中国人一下子见识到了西方“先进”的花样。

盲目追求时髦的风就这样刮起来。

一些商家紧随其后借机大肆宣传、诱导,慢慢的,从一些大型的祭奠、追悼的场合开始,再逐渐到平民小老百姓的丧葬白事,都有了黄白菊花的身影。直到现在,我们想到菊花,就会想到死亡,将其视为不祥之花。

我们仔细想想,这件事难免让人唏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有着几千年文化积淀、延续的民族,而菊花就是原产于神州大地上的花。

两三千年以来,我们都喜爱着菊花,歌颂着菊花,甚至是仰慕着菊花,将其视为花中君子。

但就在这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我们完全放弃了我们自己原来的初衷,而接纳了西方的一套审美体系和习惯。

这有点可怕,又有点尴尬。

都说敝帚自珍,我们为什么把明明更有底蕴、更优美的,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轻易就给舍去了呢?

仅仅是因为追求时髦吗?

还是说我们在真正去了解、正视那些属于我们自己的灵魂里的东西之前,就迫不及待而又盲目地去拥抱了别人的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