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立见

曾康霖是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是我国金融学大家。曾康霖教授在90高龄之际,仍关注我国金融业的创新与发展,为我国金融学研究而耕耘不辍。2024年10月,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曾康霖教授的最新专著《金融强国理论与实践》。我拜读曾康霖教授这本有关金融强国研究的最新力作,受益匪浅、感受至深。该书从多个方面浓墨重彩地勾画了金融强国研究的画龙点睛之笔,现综述如下:

一、金融强国理论与实践的内在逻辑。第一,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运动规律;第二,人们必须遵循马克思发现的这两个客观规律办事;第三,按照这两个客观规律办事需要充分利用金融杠杆;第四,利用金融杠杆是为了充分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第五,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为了社会物质、精神财富的极大丰富,尽可能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第六,最终目的是实现马克思发现的这两个客观规律的统一。

二、金融强国具有两层含义。一是指金融自身强大,即从各方面指标来看,其金融体系在世界上处于强势或优先地位;二是指一国的金融发展足以支撑一国国力的强大,即金融助力强国建设。这两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曾康霖教授认为,大国崛起的背后都有强大的金融体系支撑。

三、金融竞争是国家竞争的主要方面。金融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大国崛起的重要支撑力量。国家之间的竞争有经济竞争、军事竞争、科技竞争和金融竞争等。金融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竞争是国家竞争的主要方面。

四、关于金融强国的论述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金融强国需要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之需要八个坚持: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坚持把防范金融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发展;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六、实现金融大国向金融强国的转变。我国已是世界重要的金融大国,但离金融强国还有一定的差距。我国在普惠金融、绿色金融、数字金融等领域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在科技金融、养老金融方面还需要发力。曾康霖教授认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无论是新兴技术的研发,还是科技成果的转化或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都需要金融强有力的支持。找准金融与科技的结合点,提升金融服务科技的质效,推动金融——科技——产业的良性循环,是做好科技金融的重要发力点。

七、金融强国需要基于强大的经济基础,更需要自身强大。建设金融强国,需要具有领先世界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作支撑,同时需要具备一系列关键核心金融要素的强大,如强大的货币、强大的中央银行、强大的金融机构、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强大的金融监管、强大的金融人才队伍等。

八、金融强国的核心在于金融安全。曾康霖教授认为,金融安全与金融风险、金融稳定密切相关。金融安全是特定意义上的金融稳定。金融安全赖以存在的基础是经济主权独立。从整体上看,一国维护其金融安全的能力至少受制于内外因素的影响。内在因素包括国家经济实力、金融体系完善程度。外在因素包括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国际游资的冲击等。曾康霖教授认为,我国现阶段存在较多金融安全问题,如:资本的非法流出流入对我国金融安全的负面影响,经济全球化对我国金融安全造成的风险,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金融安全的挑战,资本账户开放对我国金融安全的冲击,国际游资对我国金融安全的影响,网络金融对我国金融安全提出的新课题,金融装备落后的重大隐患,金融监管不能完全适应我国金融安全的需要,金融法制建设与保障我国金融安全的要求不完全适应等。我国对金融安全问题必须超强研究对策,做到趋利避害。

此外,曾康霖教授在本书中还对建设金融强国的实践基础与路径、建设本土国际金融中心、培育中国特色的金融文化等课题展开了系统深入的论述,立意深刻,具有实践上的指导意义或借鉴意义。

本版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