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学草书时,言必称张旭、怀素,除了这两位,谁的字也不学,这样做虽然符合“取法乎上”,但很容易误入歧途。这是因为“草圣”的字虽然精妙但难度太大,不适合初学者,而“写经体”堪称学草入门的捷径。
它有三大优点:其一,由于深藏敦煌莫高窟藏经洞,未经自然和人为损坏,因此保存极为完好,件件都是真迹,不用担心书写细节不清晰或者被伪帖误导。
其二,写经体草书用笔细腻精到,艺术性与实用性结合,临摹起来上手快,出成果也快,且不会出现难以出帖的情况,非常适合初学者。其三,这些作品往往字数多、篇幅长,内容包罗万象,几乎涵盖日常常用字,适合长期练习。
藏经洞曾出土过数万件“写经体”真迹,而有三件被学界称为“敦煌草书三大高峰”,它们融合魏晋隋代笔法,又开唐草之先河,张旭、怀素、孙过庭这几位“草圣”在它们面前,只能算“小学生”。
这三件作品就是《因明入正理论后疏》《因明入正理论略抄》和《妙法莲华经》,合称“章草三宝”,尤其是前两件,《略抄》全卷共517行、12478字;《后疏》共550行、13364字,字径大小约1厘米,洋洋洒洒、一气呵成,一经出土便受到世人追捧。
1908年,法国汉学家伯希和来到敦煌,以极低价格买走了一大批“写经体”真迹,其中就包括这三卷草书。如今,它们藏于巴黎国立图书馆,是该馆的“镇馆之宝”,每一件估价都超过了10亿欧元。
此作在书法史上地位极高,因为它标志着草书规范化的开始,不论是结字、笔画,都出现了精致、严谨和简约的倾向,而这些倾向最终由张旭、怀素发扬光大。用笔丰富精到,先顺锋入纸,笔尖与纸面形成一个小虚尖,再衄挫、调锋,以中锋行笔。
笔画遒劲饱满、骨肉匀称,扎实又不失姿态,书写过程中轻重得宜,提按有致,起笔扎实,行笔稳健,收笔干脆,既有法度,又顾及到了书写速度。转折处圆笔为主,绞转连带,线条如“折钗股”富有韧性。
此作结字因字赋形,多以横取势,舒展开张,章草的圆巧婀娜得以充分保留。字势高低俯仰、欹侧险绝多变,虽字字独立,然气脉相通,无丝毫迟滞。墨色浓淡适宜,章法疏密有致。纵观全卷,笔笔细腻,字字精绝,气韵庄严,称得上是“神级”了。
如果我们能将整部作品细致临摹,把每个字的笔法学习通透,草书也就能超唐入晋,与古人同行了。
妙法莲华经
因明入正理论略抄
而今,我们将这三部作品都进行了超高清1:1复制,见此作如见原作,并添加释文一一对应,非常便于您临摹和欣赏。如果您感兴趣,请点击下方链接一观!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