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再度出山,中美俄三国会谈即将开启?特朗普提前摊牌,对华更趋强硬还是留有余地?
01.中美俄三聚首在即?特朗普提前摊牌
1月10日,特朗普向外界透露:“俄罗斯总统普京表达了与其见面的愿望,双方正在为会晤做准备。”自拜登执政以来,美俄关系持续恶化,并在俄乌冲突后达到顶点。
但特朗普的出场可能为俄美关系带来转机。从其个人立场出发,特朗普并不赞同拜登政府无休止地援助乌克兰,更倾向于通过“政治谈判”来解决战争,这与普京所表达的“对话意愿”不谋而合。
值得注意的是,有记者询问,特朗普是否可能举行其与中国、俄罗斯的三方会晤时。特朗普表示,“这将在晚些时候决定。”这或将意味着一种可能,在俄美接触之后,美方或将在合适的时机向中国发出接触信号,进行中美俄三方会谈,进而重新梳理全球地缘政治格局。
有分析表示,特朗普对于中国与俄罗斯都有急切的接触需求,对于俄罗斯,特朗普希望尽快推动俄乌和谈,以便减轻美国财政压力,彻底丢掉拜登当局的烂摊子。
对中国,当前特朗普政府如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与中国沟通,在经贸问题上稳定中美关系的基本面,对特朗普的国内施政也有裨益。
01.特朗普第一任期对华讹诈彻底失败
但需要说明的是,此前特朗普就已经提前“摊牌”,对华态度明确,其本人和团队多次在中美经贸问题、台海南海问题上大放厥词。有军事大V指出,参考特朗普第一任期的对华战略,美军在南海、台海的活动根本就不消停,挑衅姿态满满,同时也在加强美军南海的军事存在。
而且相较于第一任期,在特朗普的第二任期,其人事任免上一改惯例,并非任命专业人士而是对于特朗普有着足够“忠诚”度的非专业人士,比如至关重要的国防部长任命就是一个电视台主持人(尽管他以前是美军下级军官)、教育部长是企业家朋友的妻子等(仅有两年从政生涯)。
而且,现在相比于特朗普的第一任期,中美关系更为紧张,美国目前的主流叙事还是将中国彻底“妖魔化”,并极力炒作“中国威胁”。
共和党和民主党就“反华”早已达成一致,特朗普新政府的美军和政府高层也有反华派,比如说臭名昭著的议员卢比奥,算是极端魔怔反华人士,也被特朗普钦定为了新国务卿。
再加上特朗普炒作中国“威胁”议题,所以不排除在特朗普执政期间,美政府或者是美军的反华派或者是对于国际政治局势认识不深的这些非专业人士,故意炒作或制造中美冲突,以“反华”行动当作其“晋升”的踏板。
毕竟特朗普“经商治国”的方式常常体现在对外谈判中,极力煽动国内民粹。特朗普会先开出一个极高要价,采用各种极端施压手段,逼迫对手让步,如果对手能抗住,则再进行还价,对他而言并无实质损失,毕竟筹码都是他临时提出来的。
只有在对手“力量足够大”时,他才会真正地让步。因此对于特朗普的强硬态度,只能说“特朗普只吃硬不吃软”,一味让步只会使对手变本加厉,唯有在实力和意志层面给其明确回击,才能让他重新评估形势、坐回谈判桌,当然前提是“真的有”这个实力。
比如说这次特朗普还没上任就开始大放厥词,一方面要吞并加拿大和控制巴拿马运河,另一方面又声称想要吞并格陵兰岛,已经开始玩极端施压了,这些国家只能和特朗普“打哈哈”。
03.还想极限施压中国?记吃不记打?
这种“极限施压”的套路,在对华贸易战的过程中已经有所展现,不断加征关税,然后反复试探中方底线。
然而,这种方式也让美国商界和消费者承担了高额成本,没有解决任何问题,最讽刺的是,贸易战打了6年多,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越来越高,完全和特朗普的期许背道而驰了。
特朗普极限施压也得看对象,面对中国不能说是“蚍蜉撼树”,但一定得是“鸡飞蛋打”。
话说回来,南海局势相比之前更为紧张,尤其是菲律宾在美国的怂恿下对华挑衅不断,再加上特朗普内阁和军队安插的人马的极端对华强硬派,不排除美军在南海挑衅的可能,对于这一点实际上还需要警惕。
但令人欣慰的是,中方已经有足够的实力确保南海的和平与稳定,面对任何的挑衅行动都能够从容应对。
尤其是从2010年前后,南海的岛礁基地全部建设完成可让解放军空军部队和海军、海警部队定期轮驻,极大地拓展了解放军的南部防御圈,得以让解放军具备了常态化巡航南海纵深地区的能力。
美媒《国家利益》则明确指出,解放军已有足够的军事实力,这也是除了菲律宾小马科斯当局这种看不起局面的局内人外,大部分南海域内国家不敢再南海问题上进一步挑衅的共识。
至于美军,也无法再南海击败解放军,真要有这实力2016年进入南海下达战备命令的美军两支航母战斗群最后就不会在紧要关头临阵退缩了。
而从2016年到现在,解放军的军力更加强大,美军海空力量没有能力应对解放军的军事优势,因此如果真的出现美军舰艇跑到南海武装挑衅,考虑的就不是赢不赢的问题了,而是如何才能保住命的问题了。
综合来看,伴随其“美国优先”理念的回归,美国国内政治极化与“反华政治正确”将为中美关系增添新的变数,但在中国大陆实力愈发强大的情况下,特朗普的讹诈对于中方起不到任何作用。
文章中部分内容来源出处:1.特朗普今晚被宣判 环球时报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