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业看似光鲜亮丽,在风口的时候,一个个都能飞起来,可风口一过,无锡尚德做光伏的施正荣倒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赛维LDK彭小峰也倒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能集团的李河君更是输的一败涂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有河北邢台的靳保芳依旧坚挺的在光伏行业,更是在2023年新财富500富人榜中以674.1亿身家排名全国第34位,成为名副其实的邢台首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靳保芳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为何他能屹立不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年电力局长,7年国企一把手

能在七八十年代端上铁饭碗,不是家里有人,就是能力出色,而靳保芳就属于后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2年,靳保芳出生在河北省宁晋县一个农民家庭,在他3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

没了父亲庇护的靳保芳跟着母亲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那个靠体力吃饭的年代,一个单亲妈妈带着孩子并不容易过活,靳保芳常常是一个人在地头玩泥巴,母亲则在田间劳作,可即使如此,也只能勉强维持温饱,特别是到了靳保芳上学的时候,母亲常常为了给靳保芳交学费,把家中的细粮票换成粗粮票来节衣缩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中养了母鸡,下的鸡蛋母子两人也从没吃过一口,都卖了换成钱给靳保芳交学费,因为母亲坚信,上学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

可即使母亲支持,靳保芳也只是上到初中毕业就回来了,他不忍母亲太辛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0年,靳保芳到宁晋县一个服务公司工作,他当过服务员,当过厨师,那时候没有机器,做什么全靠人力,有时候一天要蒸2250个馒头,也烙过450斤面的大饼。

这些工作看似简单,可一天下来也让人精疲力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靳保芳并没有停下来,他还帮着单位办板报、搞宣传,日积月累下,大家都知道了靳保芳是个勤奋有上进心的小伙子,有了好事情自然第一个就想到了他。

就这样在单位的推荐下,靳保芳上了中专学校。

那个时候,中专很吃香,毕业后国家还包分配,靳保芳算是赶上了好时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4年,中专毕业的靳保芳被分到了农机局上班,虽然有了铁饭碗,但他也就是个小透明。

可靳保芳依旧是兢兢业业,踏实肯干,就这样他从一个办事员、打字员、通讯员,到最后升到了办公室主任。

如果是普通人,可能就会很知足,可靳保芳却不甘心一直待在这一方小天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4年,农机局旗下的农机供应公司搞不下去了,处在濒临破产的边缘。

靳保芳觉得机会来了,于是他就到领导面前自荐,想要处理这个烂摊子。

领导一听,有人要接手这个烂摊子,瞬间开心的把这个问题给靳保芳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农机供应公司的经理,靳保芳瞬间就找到了公司倒闭的要害,他打破大锅饭,搞承包责任制,把混日子的人彻底清除出去,调动人的积极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承包制一搞,清除混日子的人,瞬间农机厂就被搞活了。

领导看靳保芳这么有能力,于是就把他再次调到了电力局做局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职位上听着很好听,可实际上是领导又给靳保芳出了一个难题,要他解决用电供应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电力局的电经常不够用,连大家喜欢的春晚都看不完就没电了。

该怎么解决用电问题?

靳保芳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就烧向了内部。

靳保芳不怕得罪人,把局里没有用的闲人全部裁掉,一个小小的电力局,官多人少,常常是1个人干活9个人看,靳保芳直接让这样的闲人下岗。

之后就把刀对向自己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电力局家属院内,只要是电力局的职工,电费都是免费的。

靳保芳只给各家各户装上一个电表,这一下子让家属用电量从原来的6万度降低至2万度,一下子就缓解了当时的电力压力。

之后,还在工作上搞末位淘汰,淘汰管理层而是普通员工。

这三点一执行,触怒了很多人的利益,还有人拿着土炸药炸了靳保芳家的门。

可即使如此,靳保芳依旧坚持自己的原则,在电力局,靳保芳一干就是4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正是在电力局的工作,让靳保芳接触到了光伏产业,搞单晶硅,在靳保芳的带领下,这个单晶硅搞的有模有样,为很多人提供了工作岗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光伏巨头

2003年,随着国家电力系统的改制,靳保芳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光辉时刻。

电力局实行主业跟副业剥离,由职工出资购买单晶硅厂的全部国有资产,改制成晶龙集团。

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靳保芳就卸任了电力局长,拿下晶龙集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后,光伏产业处在风口上,晶龙集团的发展可以说是顺风顺水后又引进“光伏教父”的杨怀进,及澳大利亚光电科技公司,三方合资成立了晶澳太阳能有限公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7年,晶澳太阳能便在美国挂牌上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上市不久后,晶澳便经历了产能过剩、光伏双反等各种打击,无奈从美国退市。

回归国内后,晶澳太阳能并没有一蹶不振,反而借壳天业联通回归A股,上市后更名为晶澳科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市不到一年后,靳保芳却被调查,传出不利消息,后经查实没有任何问题,晶澳科技才算平稳渡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光伏产业的风口虽国,可晶澳科技依旧挺立,除了有靳保芳的功劳外,还跟他经营的另一个产业有很大的关系。

靳保芳虽在国企多年,但他却是一个做生意的好手,他最初经营的晶龙集团,如今已发展成为一个集餐饮、物业、地产、医养、金融等业务为一体的集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是市值千亿的晶澳科技,一个是横跨多个领域的晶龙集团,让靳保芳的事业发展的如鱼得水,虽有些破折,但都迎刃而解,铸就了如今他百亿的身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如今的靳保芳已经70多岁,他也在把两个女儿引进集团,有意培养。

但二代人毕竟年轻,更没有跟一代初创员工的默契,所以对于这些家族式企业,二代子女接班,未来企业发展有着很多不确定因素。

可具体发展会怎样,我们不能盲目下结论,只能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