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2月23日4时39分,位于南京雨花台区岱山安置房片区的明尚西苑6栋发生火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经查,火灾原因系电动车停放处起火引起。本文第一张图就是火灾现场图片。
2021年5月10日,成都一小区电动车在电梯间爆炸
本文第二张图也是一张电动车自燃的图片。近年来,电动自行车引发的火灾数不胜数。仅2021年以来,电动车引发火灾的新闻出现了多起:
2021年6月26日凌晨4点多,福州市台江区同德路彬德园小区发生火灾,大火从一楼架空层往上窜到四楼,浓烟滚滚,有人被浓烟呛到。现场约有百来部电动自行车,几乎都被烧得只剩钢架,一片狼藉。四五辆停在在架空层附近的小汽车被火灾殃及,其中四辆后挡风玻璃破碎,车尾外壳被大火烧烤呈现翘起状,白色车变成黑色车。据现场目击者说,火灾疑似因电动自行车充电引起,着火时听到了几声砰砰疑似电动车电池爆炸的声音,燃烧后引发大量浓烟,造成一大一小两人受伤。
2021年6月23日凌晨3点,四川成都西门三环外一小区的车棚突发大火,200多辆电动车同时爆燃,瞬间形成了巨大的火场。
2021年6月23日凌晨3点左右,广东东莞市消防救援支队接到火灾报警,位于大朗镇蔡边社区宗兴街2号一出租屋发生电动车起火。
总有人抱着侥幸心理,认为电动自行车自燃毕竟是小概率事件,只要自己注意一下,就不会有事;所以就把电动自行车停放在楼道、楼梯间等公共区域,不仅挤占了公共空间,一旦发生火灾,更会堵住消防通道。


据不完全统计,电动车火灾致人伤亡的案件中,90%发生在门厅、过道以及楼梯间等场所。超过一半的电动车火灾,发生在夜间充电过程中,这个时间段人们都在熟睡,即使发现了,也不太有可能逃离。如果在楼道内起火,更会直接阻断消防逃生通道。
2021年6月21日,应急管理部公布了《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该《规定》第四十七条中内容是,“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消防救援机构责令改正,对经营性单位和个人处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对非经营性单位和个人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在列述的违规中,具体有七项、其中第七项是“在高层民用建筑的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拒不改正的”。
据悉,该规定将于当年8月1日起执行;也就是说,届时再在公共区域停放或充电电动车,将不再只是不讲公德,受到舆论的谴责的问题,而成了一种违规行为,要受到罚款处理。
- 但就电动车充电时起火甚至爆炸的事情,从技术层面来讲,原因较复杂;除了电动车电池本身的质量问题,还有个人的充电习惯问题。某地消防员曾就安全使用电动车给出过建议:
不易长时间充电。充电前,要检查电池是否发烫或者有无鼓包现象,一旦发现有上述现象请立即更换电池;
充电时,需要等电瓶降温后再充电,并注意充电前将电瓶和车身分开;
充电时,要注意查看充电线路接口的连接是否可靠。


另外,选购电动车时,一定要选择正规厂家或知名品牌的车型;使用时,随意留意查看充电线路是否老化,电池是否存在短路隐患,并建议每半年至一年到维修点做一次检查。根据有关技术标准,普通电瓶的使用年限为1.5-2.5年,需定期进行更换。
最后一点也很重要,就是车辆的停放上,一定要停在指定区域,且在指定区域应配备灭火器!楼梯间不停!安全出口不停!电梯内、房间内不停!自己家里的门厅也不要停!
因为电动车一旦冒烟起火,3分钟内,火温即可达到千摄氏度,30秒内有毒气体即可覆盖整个房间,烟气温度超过1000℃,4分钟左右,烟气就可以充满整个建筑楼梯间,如果这些高温烟雾进入人体呼吸道,则会导致严重灼伤,危及生命安全!
南京雨花台区“2·23”火灾后,全国各地纷纷发布《关于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法律责任通告》,严禁在居民住宅楼公共门厅、疏散通道、楼梯间、安全出口等影响人员疏散的区域停放电动自行车或为电动自行车充电。这算是亡羊补牢吧。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