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跨越三千公里的文化与梦想之旅。首次走出大山的孩子们在清华大学校史馆与国家博物馆的殿堂中,遨游知识的海洋,北控篮球俱乐部为他们精心设计了一堂异彩纷呈的研学课。

步入清华大学校史馆,孩子们的目光瞬间被“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点亮。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一份份珍贵的手稿,串联起中国近代教育史的峥嵘岁月。 在“清华人物长廊”展区,孩子们驻足于华罗庚、杨振宁等大师的生平展板前。 当触摸到按原样复制的西南联大课桌椅时,随行教师感慨:“这木头上的刻痕,比任何说教都更让人懂得‘读书改变命运’的份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展厅,孩子们第一次直面中华文明的浩瀚长卷。从三星堆青铜面具的神秘纹路,到《清明上河图》数字长卷的市井烟火,孩子们不停记录,想要将这份壮阔留存下来:“原来‘历史’不是课本上枯燥的文字,而是祖先用双手创造的真实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告诉没能来的同学:大山从不是边界,我们的文明比想象中更辽阔。”矣进宏对孩子们说道。一天的旅程结束了,孩子们都震撼于外面世界的精彩。夜晚,窗外的银河静静流淌,那些曾在山坳里数星星的孩子,此刻正带着满衣襟的星光,展望着大山外浩瀚的夜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字:韩雨峰

校对:陈丹军

审核:陈凯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