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两三年,很有可能北京局部新房价格会突破16万、上海局部新房价格会突破25万。从这个角度看,一线城市的房价,可能要企稳了。

最近国家悄悄放两个大招:一是提出好房子标准,给新房价格上涨找理由;二是打造央企地王,用历史新高的新房价格,制造龙头股领涨效应。

所以,你会看到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北京和长三角的城市土拍出奇火热,杭州单价“地王”两个月内出现三次易主。

国家这两个妙招,孤立地看一般人看不懂,但如果对照调控股市的思路,那就十分清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提供好房子,让你炒上天。

今年开会时提了一个“好房子”的概念,还给出了“层高3米以上、电梯要有信号”等具体标准。不过你千万不要天真地认为,好房子就是给你住的;在楼市调控层面上,这是在给市场提供新的炒作标的。

我们还是用炒股视角来理解。A股市场涨跌都容易过头,尤其是好公司,在顺风顺水的时候,股价可以炒上天。比如茅台的股价可以干到3000块还继续涨,宁德时代股价鼎盛的时候,估值可以照60年后的来算。这类例子也是层出不穷了。

尽管事后来看,再好的东西估值也是有限度的,买贵了也要巨亏,事后免不了一地鸡毛。但就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大多数人是不懂的,很多人潜意识里认为,只要是好东西,就给了无限炒作的空间。当有人怀疑说估值贵了,他会拿一万个理由告诉你,这是个好东西。但其实,这是两个维度的事情。

所以结论很简单,提出好房子标准,改善房屋质量,本质上就是在熊市的时候,推动一些优质公司上市,给大家炒作的理由,如果这些好公司上市后股价大涨,那就能够维稳大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制造热点,打造龙头股

A股熊市里,常常人气不足,这背后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比如宏观经济不行、流动性不够宽松、风险偏好比较低等等,这些原因都是系统性的,很难一下子解决掉。

这时候,怎么才能托住市场呢?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找一个板块,给题材,给想象空间,最重要的是直接拉涨停,而且是连续拉涨停,用持续的、大幅的上涨,聚集人气,创造赚钱效应,最终吸引增量资金入场。

对应到楼市,路数也是一样的。龙头股从哪里来?当然是一线城市,并且还得是一线城市的国家队、也就是央企来拿地,才能体现政府意志。

所以,我们看到今年以来京沪杭地王频现,成交金额创造了近3年新高,这背后不光是清一色的央企打头阵,而且溢价幅度很高。

最夸张的当然是创下历史新高的楼面价了,北京是9.5万一平米,涨幅比历史新高都算小的了,只有5%;杭州、上海的楼面价涨幅比历史新高都上涨超过24%,像上海的楼面价更是创下全国新高,达到16万一平米,预估未来售价可能突破25万元/平米。

这不就是妥妥的国家队打造龙头股么?这个情况在2015年就已经发生过了,当时也是房地产有点萎靡,但是众多央企率先在一线城市高溢价拿地,最终,很多地方的房价上涨了50%以上,完成了至今被大家诟病的涨价去库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大家最关心的是,这些楼市调控手段有用么?

从过往A股的经验看,楼市会呈现“漂亮50”“要你命3000”的格局,类比2017年的A股行情,众多散户持有的小票跌跌不休,而有钱的机构和大户靠着白马股抱团,赚得盆满钵满。也就是少部分面向高收入群体的好房子价格坚挺,大部分房子价格难以上涨。

原因很简单,无论是股市还是楼市,市场要好系统性起来,需要的条件是很多的。A股就不说了,楼市长期看人口,中短期还是要看大家的收入,看大家对未来的预期有没有显著改善。这三个问题,我们国家正在努力改变,但是具体到每个人,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体感。

总之,房地产的最佳结局,类比股市,那就是以时间换空间,横盘托底,反复震荡磨底,最终随着经济复苏,随着债务化解,随着收入提升,慢慢地把泡沫消化掉,把信心找回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个过程中,再多的题材炒作,本质上都是难以持久、难以扩散,不解决根本问题的,更多的是为了防止陷入无尽的阴跌。

熊市里,散户能干啥呢?该割肉的,可能都割肉了。对应到楼市里,对大多数背负贷款同时又希望住自己房子的人来说,等待和忍耐可能已经是最好的办法了。

生财之道,还得从楼市之外去寻找,比如我反复推荐的黄金,可以持续关注。

好,关注大林哥,带你认识财经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