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店生意不好做!电商的冲击、高昂的租金、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
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曾几何时,各类实体店星罗棋布,构成了繁华商业景象的底色,然而近年来,一种令人唏嘘的场景频繁上演:
街头巷尾的商铺卷帘门一扇接一扇缓缓落下,曾经热闹的店面变得冷冷清清,“旺铺招租” 的告示醒目地贴满空荡荡的橱窗,仿佛在无声诉说着实体店的衰落。

一时间,“实体店末日”的论调甚嚣尘上,大众似乎已经默认实体店在电商的猛烈冲击下,正无可避免地走向衰败。
实体店的未来在哪里?它们真的要消失吗?但现实情况并非如此,《人民日报》亲自解答了这个问题。

- 环球网2025.02.23《人民日报“读者点题”:全民网购,实体店的未来在哪里?》
从“躺着赚钱”到“坐以待毙”
过去,实体店做生意特别讲究位置,好位置就是成功的保证。地铁口、学校边、医院旁边,都是抢手的地方,大家觉得在那里开店肯定能赚钱。
二十年前,实体零售业特别信奉“地段为王”这个说法,只要店铺位置好就像有台自动印钞机,顾客会自己找上门。

那时候老板们不用费心思了解顾客想什么,也不用想办法提供更好的服务,只要守着店就能轻松赚钱。
像家乐福、大润发这些大超市,就是靠着抢占好位置,在中国市场快速扩张,创造了“十九年不关店”的记录,很多人都跟着它们学。

然而时代变化很快,电商的出现就像一道闪电,彻底改变了零售业的规则,快捷的购物方式迅速占领市场,吸引了很多消费者。
传统实体店反应迟缓,认为商品好就不怕没人买,把销售额下降归咎于年轻人喜欢网购,却看不到自家商品落灰和服务态度差的问题。

曾经的零售巨头接连失败,永辉超市巨额亏损,家乐福关闭大量门店,这些企业就像被时代抛弃的人,手里拿着过时的票。
电商兴起确实大大改变了人们的购物方式,大数据分析消费者喜好进行精准推荐,算法根据用户浏览习惯推送商品,直播带货提供实时互动,网络红人引导消费,七天无理由退换货提供售后保障,各种促销活动层出不穷。

这些优势使得网购体验非常便捷,甚至让老年人也能轻松上手,享受在家就能买到各地商品的便利。现在,很多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也学会了用手机购物。
2024年全国快递量超过1700亿件,这个数据说明了电商发展迅猛,市场影响力巨大,但如果把实体店的衰落完全归咎于电商,就有些片面了,也忽略了问题的关键。

电商提升了购物效率,但在购物体验方面始终存在不足。
有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上表示,网购便捷,但当他去胖东来购物时,员工微笑服务,帮忙推购物车,蹲下为老人系鞋带,主动提供购物袋,耐心解答疑问,这让他意识到一些东西是线上平台无法提供的。
这种人与人之间真诚的互动,被尊重和关怀的感觉,是电商通过技术手段难以实现的。无论电商平台如何改进算法,也难以完全模仿线下门店提供的服务和温度。

用“心”连接你我
现在人们购物,不仅要买东西,更要享受整个过程。他们想要的是情感上的共鸣,体验上的满足,以及对自身身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胖东来之所以能在一众零售商中脱颖而出,正是因为它抓住了这一点。
顾客们不远千里而来,不仅仅是为了买东西,更是为了体验那种真诚的服务,感受员工90度的鞠躬,董事长于东来亲自扶老人的温暖。在这里,顾客感受到的是发自内心的尊重和关怀。

胖东来没有将顾客视为高高在上的“上帝”,而是用真诚和温暖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一位老太太逛了三个小时,最后只买了一瓶酱油,于东来说:
“她来不是为了购物,而是为了那份被尊重和被关怀的感觉。”

这句话点明了胖东来的成功秘诀,也指出了新时代零售业的真谛。
胖东来那种做到极致的贴心服务,简直是零售界的理想模式,也给其他实体店做了好榜样,30天随便退换货、买贵了还退差价、所有商品都精心挑选…...
这些做法看起来好像不太赚钱,实际上却紧紧抓住了顾客的心,建立了非常信任和深厚的感情。

西西弗书店也很懂这个道理。它不光是卖书,更是在卖一种“精致生活”的感觉,打造一个充满人文气息的“心灵港湾”。
顾客可以在店里点杯好喝的咖啡,舒舒服服地坐在皮沙发上看书,跟兴趣相投的人聊聊心得,拍一张文艺范儿十足的照片。

当别的书店还在抱怨“没人看书”的时候,西西弗已经通过提供优质的空间体验重新定义了阅读的价值,把书店变成了一个集阅读、休息、社交于一体的文化场所。
在夹缝中开辟新天地
能在电商冲击下生存的实体店,不再只是打价格战,而是找到电商做不到的地方。他们很了解消费者需要什么,提供独特服务,找到了自己的生存之道。

武汉一家便利店发现大家晚上急需买药的需求,推出“30分钟送药上门”,疫情期间生意特别好,成了大家的“健康守护者”。

郑州一家超市提供“代收小孩”服务,解决了家长没法一边看孩子一边购物的难题,让家长放心购物,回头客增加了很多,也赢得了很多好评。

苏宁发现,清洗家电比卖家电还赚钱!看似不起眼的服务,其实有很大的商机。这些小小的创新,正好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也让实体店有了新的发展机会。
更值得关注的是,现在越来越多实体店开始尝试线上线下结合的新方法,想办法把两边的优点合在一起,争取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杭州四季青的老板娘,她在抖音、淘宝上直播卖衣服的同时,也让顾客到店里试穿,这种线上直播、线下体验的模式,成功把退货率从40%降到8%,大大提高了效率和顾客的满意度。

现在全球各地的实体店都在积极寻求新的发展方向,日本的无印良品用它独特的极简风格,把店铺变成了生活方式的展示场所,顾客在这里感受到的是简约精致的生活态度,买到的不只是商品,更是一种生活理念。

这些成功的例子都说明了一点:
必须以顾客为中心,提供量身定制的、注重体验的服务,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
数字技术的发展给实体店带来了新的机会。物联网让库存管理变得更简单更清楚,大数据分析帮助商家准确了解顾客的需求,人工智能则让个性化推荐成为现实。

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24年传统超市通过数字化转型,销售额反而增加了2.7%。
这看起来不多,但持续增长说明实体店还有机会:它不是电商的对手,而是新零售中重要的一部分,两者可以一起发展。
疫情加速了大家使用数字产品的习惯,也让人们更渴望真实的交流,现在大家更珍惜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更看重线下体验带来的情感连接。

面对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实体店究竟该怎么做?是完全投入数字化转型的大潮,还是坚持自身的特色优势,成为数字时代里独具一格的存在?
或许更稳妥的做法是,实体店不必孤注一掷,而是找到一条兼顾线上线下,彼此促进的融合发展道路。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实体店只要勇于打破陈旧思维的枷锁,积极拥抱变革,不断创新经营模式,提升服务品质,就一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实现华丽转身。

热门跟贴
你不死,谁死?